APP下载

从高中化学小班化教学谈教师角色的转变

2009-12-02孙留英

关键词:小班化探究教师

孙留英

小班化教学是指一种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在缩小班级规模压缩班级学生名额后,真正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双主体”式的教学活动方式。它是与当前传统的大班式教学相对而言的。目前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一个新的亮点。小班化教学之所以成为教育的亮点,是因为它以素质教育为背景,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加强“师——生” 、“生——生” 、“师——师”的多向交流和合作。

一、小班化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观念,教学模式的转变缓慢。我国传统教学时间较长,根深蒂固的观念,要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在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的模式上还是容易混淆,这也是小班化教学的有效优势无法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

2.教师对小班教学理念的概念模糊。有大部分的老师对小班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有所了解,正在努力走着小班之路,但内心也是冲满了迷茫,缺少学习的机会,缺少交流的机会,在他们心中很少有人自信地说:“我懂小班化教学。”

3.“有效教学”没有完全走入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上意识不强,对待课堂中应用的讨论手法没有明显的目标性,对于自己的角色并不十分清楚了解。

二、小班化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1.学习任务设计者

设计好学习任务及其流程是开展学习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享有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平等互动,教师不仅仅是组织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该着眼于几个方面:一是为得到某些结论,学生必须分工,各自承担责任,共同来完成探究工作;二是需要对个体独立获取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从不同实践经历、不同结论的展示过程中发现和优化学习方法;三是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生互动,通过相互协作、配合来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并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2.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创设一种“需要合作”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因此,设计好学习任务后,教师应设法将学习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这样的情境创设,能营造浓郁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喜欢完成学习任务。

3.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发他们的疑问,对他们的学习实践给予帮助,并在学生需要时承担一份任务,同时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策略给予指导。

4.学习实践的管理、调整者。

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要能有序把握好课堂的节奏。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实践过程给予学习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时间,掌握进程方向,必要时进行学习任务、进程的调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调控。密切注意学生的合作情况,及时调整、修正要求,提供必要的帮助,促进更好地合作;二是内容调控。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在组间巡视,了解情况,给“吃不了”的学生指导,对“吃不饱”的学生加以激励;三是时值调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过长,学生无所事事,影响正常教学;过短,学生不能充分发表意见,起不到作用;四是进程调控。教师全程参与合作学习活动,随时导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引导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有效地组织学生多交流、讨论有价值话题。

三、教学模式

下面我以《钠》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在课改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的思想,发挥小班化的优势,进行教学的。

1.创设情景

〔视频画面〕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桶内窜起黄色火焰,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给附近居民造成极大的威胁。消防队员、广州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赶到事故现场。——《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广州日报大洋网” 2002.7.9报道

2.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

〔学生甲〕怎样解决钠“水雷”造成的危险。

〔学生乙〕快速调查爆炸物——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根据其性质研究对“水雷”处理对策。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师指导,调控每四人分成一组,将每组同学进行分工,有操作员,监督员,汇报员,记录员。 然后开始探究实验,实验操作由操作员动手为主,监督员监督操作员操作过程中是否正确,记录员及时记录,完成探究实验的过程。实验结束,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果。在整个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汇总实验结果。

〔小组探究〕探究金属钠单质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

〔实验小组〕分析讨论,实验观察后,归纳总结钠的物理性质。

小组汇报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原因并进行归纳总结。

〔小组1〕学生甲:我觉得生成的是氧气,有的同学人为是氢气。

〔教师引导〕进行验证性实验

〔小组2〕该气体是氢气。

〔小组探究〕探究钠在空气中能否燃烧。

〔小组3〕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学习,归纳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并指出产物是过氧化钠。

〔小组4〕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并且放出热量。

4.解决问题

〔讨论解决〕水面之所以漂着金属桶是因为钠的密度比是水小,“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是因为钠和水反应放出氢气,“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 “巨响”是因为反应剧烈、放热,氢气发生了爆炸。“桶内窜起黄色火焰”是大量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部分钠燃烧。〔讨论解决〕把金属桶打捞上来扔到煤油中;向金属桶内撒沙;钠失火不可以用泡末灭火器,因为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会越烧越旺;也不可用水来灭。

四、教师在这次课中的角色

课前我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再发现”,而我积极地认真的关注,对不恰当的地方,进行引导和补救。课上我是欣赏者、参与者,引导者。我认为,这节课的最大优势在于,结合了新课程理念,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发挥小班化的优势,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自主性、探究性和有效性,最终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这样的课需要老师事先对整体有一个精心的设计,预测同学可能出现的情况,有较好的预案;同时还对课上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料的因素,老师应高度关注,用教师深厚的化学知识底蕴去应变解决。

五、学生的感触

“这样以小组的形式围桌而坐,一时没听懂的问题,及时与同学研究,课上就解决了。”据学生反应,他们就喜欢这样的化学课,不是老师自己讲,而是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自己讨论、探索,并最终解决了实际问题,不枯燥,非常有趣。

这节课学生的收获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多的是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过程中被自然而然的焕发出来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综上所述,实施高中化学小班化教学,突出了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理念。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实现了教与学,人与环境的最佳组合,是在新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促进每一个同学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作为中学教师,应该认清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新期望,积极主动地做好角色转变。这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教师扮演好新时期新教师的角色,最终教书育人,为祖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课堂,“唤醒”和“激励”的地方》沈勇 国内外教育文摘

2003

[2]《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傅道春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小班化教育》毛放 2003.8 上海教育出版社

[4]《小组合作学习 》陈斌 2008

猜你喜欢

小班化探究教师
设问引导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小班化的“化”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