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2009-12-02张志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0期
关键词:习作情境情感

张志英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对一向耗时多、效果差的习作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习作冷漠、呆板的面孔,使之变得更加活泼,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的写作灵感,从而大大优化了习作教学,给我们的习作教学提供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

●情境造势,激发写作欲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表明,能调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人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

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等手段,结合习作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明了的写作情境。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再现习作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具有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等特点,集各种媒体优势于一身,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突破时空局限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把一切原先不能直接搬进习作课堂的情境搬入课堂供学生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写作的欲望。

例如“打开悬念的大门”习作教学中,一位徐老师巧妙地利用情境造势,成功地上了一堂写作指导课。首先她利用媒体播放麦当劳电视广告片,引出“悬念”这一课题,在婴儿一哭一笑的神情变化中,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这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堂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接着徐老师继续造势,朗读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让学生猜想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此时屏幕上出现图片并配上敲门声。营造了直观、形象的习作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勾起了强烈的写作愿望。

●比较观察,发现写作规律

传统习作教学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形式讲授写作方法、技巧,实则为灌输,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现在,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在比较思考中得出写作规律。

例如讲《人物的细节描写》,上课先播放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玛利亚”与7个孩子见面的片段,要求学生口,述画面内容。然后,教师展示范文,引导学生比较发现:“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丰满、生动。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分解动作,合理选择,摒弃滥俗,“舍本逐末”。之后通过网络用大量的资料加以佐证。由此,学生深刻理解了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训练。这样借助媒体,结合画面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学生亲自比较分析得出的写作方法,学生印象当然深刻,写作中也能自觉的运用。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使学生在如同实地一样的环境中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想象或联想,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场景再现,点燃写作情感

以往的习作课,基本是教师布置题目,明确要求后,学生默坐其位,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习作,习作不是情感的自然释放,而是娇柔造情,写起来的文章自然难以打动人。为此,我们须有意识再现最佳生活场景,提供鲜明生动的形象诱发学生活生生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与写作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得到深切的情感体验。

如进行“心理描写”的写作训练时,笔者将近期班级的一次颁奖会的现场用摄像机拍摄了下来,之后借助信息技术投放在大屏幕上,学生看到影片中的自己都睁大了眼睛,无比兴奋地诉说着、评价着。轻易地把学生经历的过眼云烟的事情通过计算机再现在学生眼前,勾连起过去和现在,唤起形象记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创作的情感,结果学生都兴趣盎然,写出了极具艺术魅力的文字。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习作教学,能把图像、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融合,实现教学网络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与我们的教学密不可分,我们不妨利用它,激活我们的习作教学,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猜你喜欢

习作情境情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台上
习作展示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