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教育视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2009-12-02沙凤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文化教育视域

沙凤林

[摘要]当前,在信息技术教育“工具性”和“技术性”认识的影响下,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定位偏离正确方向,造成课堂教学内容单薄、气氛沉闷,不利于国家教育意志体现、新课程改革向前推进和“本课”教学有效实施。对此,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转变落后观念,把信息技术教育置于文化教育层面理解并落实,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材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多措并举,纠正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偏向,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文化教育;视域;信息技术教育

●问题的提出

以前,曾经听到有教师把信息技术课叫做“技术”课,当时没有过多在意。最近,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连续听了几十节信息技术课,发现有近半数的教师的确把信息技术课上成了“技术”课。在这些课上,核心是师生围绕某一“技术问题”展开课堂“教”与“学”。课堂教学目的是了解工具,掌握技术。例如,电子邮件的发送、Word图文混排等。教师只管围绕“技术”详细讲解和示范操作,学生一味按照老师的要求熟记操作要领并上机练习操作。然后,便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和师生的“鉴赏”与“评点”。这种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技术”教学现象,呈现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表现愈益突出的态势。笔者观察发现,在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似曾认真地听,亦步亦趋地练。虽说“技术”的学习差强人意,但给人的感觉是整体教学沉闷乏味;课堂教学内容不够厚重,缺乏文化教育因素渗透;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效果的达成难于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与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绝不能漠视此种现象,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文化教育视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所谓文化教育视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将信息技术教育置于文化教育的视野中,用文化教育的眼光审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以文化教育的理念来观察信息技术教育,指导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信息技术教育,最终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文化教育视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一般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文化教育范畴的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育。

(一)一般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

概括地说,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们信息功能的技术,涉及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信息技术的功能主要通过网络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有人将信息技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感测与识别技术,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第二类是信息传递技术,主要指信息快速、可靠、安全地转移。包括通信技术、广播技术等。第三类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即信息的“再生”。第四类是信息使用技术,它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信息技术教育是关于信息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内容的教育活动,通常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为教育目标。

(二)文化教育范畴的信息技术教育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由此提出文化概念。之后,陆续提出的文化概念的定义多达百种以上。

一般地,将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制度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指生活、家庭、社会等制度;心理文化指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狭义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

汉语中文化是指“人文教化”,意即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和教育有着先天的联系。文化教育就是要将文化与教育链接,通过教育认识文化,传承与传播文化,规范认同的手段和过程。

简言之,文化教育视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具有鲜明技术工具特色文化而实施的教育。这使信息技术教育具备了技术工具和文化内涵的双重意义,它所彰显的是技术学习与文化传播。因此,文化教育视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方面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的工具技术性特点,另一方面更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的文化性特色,从工具技术和文化传承两个层面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绝不允许在教学实践中将信息技术课上成计算机专业技术课,从而忽视信息技术课教学自身的文化教育之责,忽视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要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育

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1.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上述要求中至少包含了以下要点:1.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终极指向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2.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公民。合格公民的要求很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恪守道德、尊重他人、乐于奉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等,这些都是信息时代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3.营造良好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平台。4.在课程设计上,要求相关人员面向全体学生,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5.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信息生活中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共同构建健康向上的信息文化。

总之,文化教育视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求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技术特征鲜明的文化教育来设计和实施,把信息作为文化中的信息,把技术作为文化中的技术,在文化教育背景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兼顾信息技术学科的技术性与文化性特点,切不可将信息技术当作纯粹的技术教育来施行。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缺失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文化教育确实主要表现在“工具论”的沉渣泛起、“技术课”的普遍盛行。

(一)“工具论”再度泛滥

在学校听课、调研,与师生就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进行交谈时,发现有不少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工具,上信息技术课就是教给学生怎样使用工具。学生则认为上信息技术课的根本目的就是学会怎样使用各类软件,中考、会考能考出个好成绩。信息技术教育中“工具论”沉渣泛起,同新课程改革要求相左,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计算机和网络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信息技术,学习计算机和网络就是学习掌握工具。因此,持“工具论”观点的人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应用方法就足够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中小学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和教材,也逐步朝着面向基本应用的方向转变。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的《应用软件》,就是为编写面向基本应用的教材而做的一些尝试与准备。这本教材大约使用了5年,近100万学生利用它学习了有关DOS或CP/M操作系统等软件的知识和用法。当时的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走的是由文化到工具的路线。其实,从文化到工具的路线图所折射的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极,一个是文化,一个是工具。其实,文化视域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既不是单一的“文化”极,也不是单一的“工具”极,它应当是文化传播与工具学习的有机融合。只有从文化视域观照信息技术教育,强调信息技术教育文化与工具并重才是正确的,才能客观反映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本来面目,才会有利于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才能提高学生以信息技术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二)“技术课”普遍盛行

在信息技术教育工具论的影响下,把信息技术教育当作纯粹技术课来上的现象较为普遍。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述现象,且呈现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递增的状态。例如,笔者所听的两节信息技术课,小学的“制作生日贺卡”和高中的“如何运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前者以动画、音乐(生日歌)导人,引出本课所学内容“制作生日贺卡”;接着,教师发给学生一些贺卡,由学生说出贺卡内容,教师接着讲授祝福语的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祝福语;之后,教师详细讲授生日贺卡的制作:确定主题、选择图片、写祝福语;然后,学生练习、展示作品、教师小结(强调贺卡的意义);最后,教师以音乐(铃儿响叮当)结束本课教学。该课教学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在于教师虽然谈到了确定主题、选择图片、写祝福语以及贺卡的意义,但未能就学生掌握“制作生日贺卡”的同时,从文学、美术、伦理、道德等更广泛的文化层面去发掘教学内容,如文字选择的适合、图片色彩的搭配等,从人文、美学的视角去关注。给人的总体感觉仍是把信息技术课上成工具课,教师像带徒弟一样教给学生某一方面的技术。

后者的教学情况也是如此,教师以复习的形式导入本课。复习前面所学电子邮件的标准格式、邮件申请网站、邮件用户、邮箱连接等内容;接着讲解用邮件客户端发电子邮件,如何发送与接受,教师演示,学生仿练;之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课所学重点;最后是学生当堂练习。一堂课下来,给人最深的感受是教师不折不扣地进行纯技术的传授。在课堂上,课堂气氛是那样沉闷,学生表情是那样无奈。究其根源,乃是因为教师没有把信息技术置于文化视域中,以文化的视野审视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的要求对待信息技术教学,难于发现和运用信息技术中“技术”以外更加宽广深厚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黯然失色也就在所难免。

(三)“工具”、“技术”下文化教育的缺失

在教学实践中,把信息技术课上成“工具”课、“技术”课的主要表现:一是教学目标定位跑偏。在工具课、技术课的错误观念误导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者往往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出现方向性错误,他们执著地把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工具、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看成是教给学生使用工具、掌握技术,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课堂没有别的目标。显然,这种理解与定位十分片面和有害,无论是从教育活动本身来看,还是从素质教育要求及新课程改革目标来看,必须使信息技术教育置于文化教育的层面加以理解与落实。从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要求和“本课”具体教学实际出发,制定出能够当堂衡量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设计实施单一。在工具课、技术课的陈旧观念误导下,整个课堂教学的环节安排、师生活动、教学策略等等都是围绕让学生掌握“工具”和学会“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训练学生掌握“工具”的行动计划,课堂教学实施是教给学生学会“技术”的实战演练。无疑,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只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搞成纯粹的工具使用与单一的技术训练,课堂教学更像是一场实训演练。文化教育层面的信息技术教育荡然无存。三是课堂教学缺乏厚重。正是由于“工具论”和“技术论”的深刻影响,造成教学目标偏离正常教学轨道,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终极指向成为掌握工具,学会技术,因此,课堂教学应有的厚重丰满被轻浮单薄所取代,教师教之枯燥,学生学之乏味。这样的课怎能不成为师生抹不去的心?

●如何纠正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偏向问题

走出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纠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偏向,必须在以人为本、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深化教材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正本清源。

(一)强调以人为本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改变人,任何教育都不例外。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必然在于改变人,但这种改变绝不是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工具、掌握技术,而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工具、技术的同时,促进学生其心智的健全发育与健康成长,包括学生的文化知识积淀、思想品质提升、审美情趣培养、美好习惯养成等。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只强调学生了解工具和掌握技术的做法,委实是把学生当作缺乏生命活力的物质,而没有把他们当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的生命体来对待。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拨乱反正,首先强调的当是以人为本,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需要来反思以往的信息技术教育,以便在日后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二)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决定着今后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观与国家需要、个人成长和学科课堂教学要求的确存在着差距,并由此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形势的不容乐观。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从思想上真正把信息技术教育置于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树立信息技术教育乃文化教育组成部分的基本理念。用这种正确的思想指导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

(三)提高教师素质

一名好的信息技术教师就是一节好

的信息技术课堂。纠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偏差,必须大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持续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往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大多在技术层面,使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却忽略了教师其他方面的培训,如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理念、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对此,建议有关部门在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工作中,要统筹兼顾,从提高教师综合职业素质上通盘考虑培训计划,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在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着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文化教育素质,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教学能力。

(四)深化教材改革

俗话说,“课本课本,一课之本”,课本即教材。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这决不意味着教材失去了用途,可有可无,相反,这是对教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之本,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材,课堂教学的有效起点则难以保证。一堂好课首先是深入教材,然后走出教材,使教学在合理的范围内“深入”和“走出”。增强课堂教学张力。在此过程中,教材不仅应当提供课堂起步参考,而且应当为师生“深入”和“走出”教材提供启示,在突出信息技术工具、技术性特点的同时,努力挖掘和呈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教育因素,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

(五)完善评价机制

任何教育的成功都离不开评价的调节,信息技术教育也更是如此。所以,在探讨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努力完善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十分重视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合理确定评价内容(文化层面、技术层面、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层面),科学利用评价手段(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有效利用评价结果(教师教学效果评定、评优评先、职称晋级)。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评价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在健康轨道上不断前进。

●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的“工具论”与“技术论”给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使得信息技术教育生态变得扭曲,不利于国家教育意志的实现,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运行,不利于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发展。为了从根本上扭转不利局面,纠正信息技术教育中的种种偏向,必须摆脱信息技术教育“工具论”和“技术论”的束缚,以文化教育的视角看待信息技术教育,用文化教育的理念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在强调信息技术教育工具性和技术性的同时,关注其文化教育性,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深化教材改革,完善教学评价,还信息技术教育以内涵丰富、多彩多姿的教育教学生态原貌。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文化教育视域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