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增添光彩

2009-12-02周德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0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阅读教学

周德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是实现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创新阅读教学,加大信息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和探究知识的能力。我们要以此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推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下面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就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视听情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信息成为多元信息,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美景,并打破常规教学的时空限制,创造一个多向活动的崭新的审美时空。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气氛,通过生活情境展示、实物情境演示、图画情境再现、音乐情境渲染、表演情境体会、语言情境描述等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全面和谐发展。

《三峡》一文,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的风光之美,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针对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三峡,对三峡景观没有形成形象的认识,而文章又较难理解,学生单凭想象难以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播放长江三峡的风光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解说。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配文朗诵,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此外,授课完毕,还可以提供一些网址,指导学生课外到相关网站去浏览有关三峡的图片、视频文件、文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对三峡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认识。这样,学生陶醉在美轮美奂的情境中,学习的兴趣浓了,情绪高了,收获丰了,学习简单了,审美能力也提高了。

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简单文字,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从而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与内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整合信息,创新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也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之一。所以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解决学习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服务。在教学活动中和电脑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真正的整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及多媒体的展示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将平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一些活动,精心设计,通过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展现出来,学生在享受文、图、声、像的同时,自然而然进入到课文当中,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体悟文章情感,从而为阅读教学服务并创新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内容。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再向以前一样,仅仅是通过简单的讲解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环境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发现文章的脉络和层次,体验深刻内涵。

以教学《周庄水韵》为例,我们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网页中提供的系列周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挑选出能够反映不同课文内容的图片,并谈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展示表现课文内容的四幅图片,让学生给出标题。这样学生既能体验文章之美,又能感知文章写作脉络。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教的工具,而且是学生学的工具。语文教学过程中,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南京大屠杀》可以通过课件演示、音乐渲染、电影资源等的播放,诱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目标:让学生自己明白勿忘国耻,激发爱国热情;以史为鉴,明确人生目标。这样的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在情景中感受,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师生之间更加深入地互动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对课文内容、结构层次及情感内涵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并借助信息技术表达出来。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学生阅读量提供信息资源,这样借助信息技术能创新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能力,进而形成终身学习语文的能力。

●借助信息技术,加大信息量,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仅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等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应当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开发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等得以实现。在听、读、说、写、练的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就会增加,信息量就会加大。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

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拓展无限的知识空间,同时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知识,培养其探究能力。学生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古今中外,美文名著,精彩句章,尽收网底。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快地把资料用文件夹来归类整理。我每周至少抽出一节语文课带领学生到微机室进行网上阅读,学生也是兴趣盎然。通过长期的网上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加。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积累,又弥补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首先要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要从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放手让学生实践;要从知识的权威者转换为学生研究的参与者,以生为伴共同提高。利用网络,我指导学生选择课题,确定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如何收集、处理信息等,让学生把自己的研究分门别类地放进相应的文件夹里,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探究。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觉得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两个人可以展开讨论。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配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对于一些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他们会在网络上查找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事例,作出有理有据的反驳,或者全班一起来讨论解决。我发现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比我想象的要深入透彻得多,从他们严谨的态度中,我觉得他们俨然就是一位探究的学者。这样的探究活动,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产生这样好的效果,才可以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才可以使他们在网络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小组互动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树立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质量观,新的评价观。适时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强化学生审美情感、探究、实践、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