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握电教媒体使用时机
2009-12-02亓秀英郝永生
亓秀英 郝永生
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总认为,使用的频率越多越好,播放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走进了一个误区。因为我们知道,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是有限的,长时间大量使用多媒体不但不能使学生注意力保持稳定,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易滑入消极的情绪状态。因此我们要精心选择和组织,把握运用多媒体启发诱导的时机,把学生的学习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把握时机,为学所求
媒体的演示时机,应和教学需要有机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包括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感知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如能借助录音、录像、投影媒体,则可多角度地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感知课文。例如教学《恐龙》时,教师提出恐龙有哪几种?他们分别有哪些特点?播放录音,再演示投影。学生如临其境。对恐龙有了感性认识,问题迎刃而解。
感知课文后教师精心设计,利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解决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例如《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哲理性很强,课文重点是悟出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这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时,恰到好处地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再联系课文中的词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体悟“眼前的利益”与“身后隐伏着的祸患”的双关意思,再联系到课文第三段故事的结果,领会吴壬“恍然大悟”的道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此举一反三,理解寓意这一难点轻松解决。
●捕捉时机,发展思维
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手段,它同样体现在电教媒体的使用时机上。学生想问题,会出现一时想不出的情况,此时,使用电教媒体会使学生思想豁然开朗。教学《恐龙》一文时,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呢?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有限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却远远没有满足。为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习惯,教师播放有关恐龙的生育繁殖的资料,不仅让学生丰富了知识,不局限于书本,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讲授《黄继光》一课,在指导朗读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段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当时残酷激烈的战斗场景,学习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我把文中插图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指导学生仔细看图,一边看图,一边再指导朗读。我又播放一段黄继光堵枪口的电影片断,让学生观看生动鲜活的画面;听“轰轰”的炮火声以及战士们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使学生仿佛亲眼看见了身负重伤的黄继光张开双臂,英勇地扑向敌人枪口,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把学生带入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激战之中。这里运用有声有色的动片就比运用静止的画面要好。
●激发情感,展开意境
在阅读课文中,优秀人物能使学生产生敬仰、爱慕之情。同时,学生的美感欣赏能力也在逐渐发展,对美丽的情境、优美的旋律产生共鸣。因此,我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时,抓住课文中的重要章节、重点词句,设置悬念,展开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努力使多媒体用在展开意境,激发情感时。
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讲到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时,如果只通过语言文字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毕竟现在的小学生对周总理很陌生)。于是,在教这一段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哀乐声响起)天阴沉沉的,长安街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幼,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戴着亲手做的白花,眼睛都望着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总理的灵车开来了,四周都挂着挽幛,上面装饰着白花,庄严、肃穆。人们由衷地摘下帽子,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花,灵车缓缓地前进,人们随着灵车奔跑,千万人的心被牵动着。学生们的心也被这庄严、悲痛的场面所感染,止不住地掉下了眼泪,感情的波澜“一泻千里”,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作者及总理的情感融为一体,达到了心与文的碰接、情与景融合统一的境地。
当学生遇到疑惑或通过争论无法获得一致的认识,产生渴求释疑的愿望时,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或注意力分散,学生感情需要推波助澜时,都是教师进行启发诱导播放多媒体的良好时机。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和组织把握运用多媒体启发诱导的时机,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起到渲染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