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育要重视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2009-12-02王炳利高翠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0期
关键词:工具学科意识

王炳利 高翠华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我国政府提出在中小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和终身学习的工具。然而,现在很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后,仅用于玩游戏、聊天和关注网上各种文娱信息、体坛动态和新闻等,更有甚者,开始网恋,这造成了人们“谈网色变”的局面。分析此类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只有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探究。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从思想上要重视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学习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像我们打鱼用的“网”,它只是一种工具。而何时何地使用、为什么使用这种工具则属于信息意识的问题。信息技术教育应遵循“授之以渔”的原则,而不应是“授之以网”,要让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建立运用和更新的意识。学生学会了一些技术和技能。要多加运用,否则面对实际问题时,很难把各种技能融合在一起来解决难题。学生如果一直不用。很难说一段时间后,还会不会使用这些技术和技能。

其次,建立信息技术的“工具”意识。现在大多学生还是把信息技术看作一门学科,他们认识不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对他们来说这门课程的任务性远大于趣味性。没有兴趣,很难形成一种主动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能让学生以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掌握代替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以工具代替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重视人文因素。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不要只注重向学生灌输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忽略了培养他们根据既定的目标主动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忽略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因素。

●在学习中强化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化,强化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让他们从信息学的角度来学习和使用不同的计算机软件去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巩固信息技术,强化信息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本、实际生活为枝,多方涉猎,形成一种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树。在设计任务时,结合教学目标,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及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学生现有水平,设计一些明确的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循序渐进形成自己的约束机制和信息意识。

如学习了“金山画王”和“Photoshop”后,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给出的画像进行组合或对某些图片进行处理,创作科学幻想画或进行人物场景设计;学习Word后,进行海报、简历版面设计;学习Excel后,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数据分析……通过这些任务,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在任务的准备、思考、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创新的自学能力。

●在整合中注意信息技术的应用

过去有人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有“一桶水”。如果学生真需要“桶”外的水,教师又该怎么办呢?所以教师不应把学生圈在圈子里、套在套子里,那样只会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画地为牢”的感觉。任一学科的教师都应从现实出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的小事中激发探索的热情,让学生从意识E积极主动地去探寻“水”源。

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网站的网址,或者一些材料搜集所需要的关键词,给学生制定一些任务,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如美术课的名画欣赏,教师不一定非要把某一画家的所有名画全部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课后自行搜集;语文课中作者的生平及作品,教师也不一定全部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查找……每一学科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师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因而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取需要的、大量的知识,可以到图书馆、书店或上网,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熟练地使用了信息技术。也会慢慢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总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信息意识,才能在相应意识指引下进行具体的行动。为了培养出能适应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的优秀人才,我们不仅要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

猜你喜欢

工具学科意识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超学科”来啦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