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品德教育中的情感生成
2009-12-01谢衍庆
谢衍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作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但在这三者关系中,谁又对品德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呢?在环境教育颇为成功的德国,早先其教育界认为人们“掌握环境知识”才会保护环境,后来才意识到真正的原因是人们“热爱环境”才会保护环境,他们注重把儿童的情感目标放在首位,认为只有让儿童到环境中去欣赏自然的美,才能使他们真正热爱自然,关心环境。从这种认识上的进步我们可以对品德的形成规律得到一定的启发,在促成儿童品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认知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更多地传授知识并不一定意味着行为的改变,只有当孩子在参与实际的行动中获得必要的情感基础时,其品德意识才会油然而生。因而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成。
一、明确以情感生成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设计
实践是获得情感基础的最重要方式。留意我们的品德教学现状,虽然实践与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不少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往往还是围绕知识的生成展开,并认为在活动中形成了知识便自然会转化为品德的意识。我们不妨对比两个片段: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两位教师执教六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垃圾》一课(北师大版)。甲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是:搜集有关家庭垃圾分类的资料;准备有关各类垃圾对环境造成危害的资料;组织部分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了解垃圾处理的过程。课堂上,各小组积极汇报并展示各自准备的材料,老师及时评价,整节课知识内容丰富,就连听课的教师们都对垃圾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乙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则是走进大自然,捕捉大自然最美的一面(可以用拍摄、绘画、描写各种方式)。课堂上,各小组热烈交流感受并展示作品,教师表现出异常的羡慕之情,然后她通过一则小故事引入课题——一位中国游客在国外一座环境非常优美的城市公园参观(教师边讲边放映优美的图片),公园内大树参天,绿草茵茵,花香怡人,到处都显得那么干净舒适,没有一点垃圾与灰尘。正当这位游客陶醉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时,他发现一位当地的小朋友悄悄地将吃完的香蕉皮扔到了大树底下,他觉得很不应该,于是上前阻止,而孩子的父母很有礼貌地向这位中国朋友作出了解释。原来在他们国家,孩子们在幼儿园就已经知道香蕉皮是有机垃圾,可以作为大树的肥料,帮助它更健康地生长,而像塑胶袋这样的垃圾则是植物的杀手,环境的破坏者,必须扔到指定的垃圾箱内……通过这则故事,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区分出对大自然有害或有益的垃圾,接着还简单地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
在以上两个案例中,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甲老师是以丰富的活动去实现知识的形成与呈现,乙老师则通过实践活动去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进而促成学生产生对垃圾处理知识的需求。类似前者的教学模式我们似曾相识,虽然在课堂上展现的方式丰富精彩,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学生将知识是否能自主地回馈于生活我们却要持保留的态度。而对于后者,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习到的知识并不多,但是其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亲身去认识自然、感受自然,欣赏到自然的美,奠定了学习与应用环保知识的心理需求,而知识的学习是可以后继的,教师引导学生生成了情感,就等于做好了启蒙,它可以驱动儿童进一步学习,并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通过比较,我们会对“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品德课程是一门涵盖了广泛内容的综合课程,如果将实践活动围绕博杂的知识体系展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必将力不从心,同时也背离了品德课程的宗旨。
二、模拟促进情感态度生成的具体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屈辱的条约》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通过了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加深对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了解和对当时历史危机的体会,组织搜集了一系列条约内容进行交流展示,巨额的赔款金额与被分割的地理名称在教师的解释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但从课堂观察情况来看,小学生的反映似乎仅停留在对天文数字的惊叹上,缺少了一些切身的体会。这使我想起一篇名为《美国孩子的一节历史课》的文章。文中的一位小学教师为了让孩子们体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战前宗主国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人民日益紧张的关系,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教师达塔在课堂中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5分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 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纷纷嚷嚷这一不公平的举措,但在教师的强行要求下,学生在沮丧、吃惊、生气和不知所措中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取了测验纸。当学生闷头做答时,只见最后一题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写出你当时的感受。”对于这样一节历史课也许人们各有各的看法,但其模拟具体情境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生成的做法,对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一位老师在教学四年级《公共生活讲道德》一课时,特意将课时调在了体育课后,不知为什么,这节体育课训练任务非常重,并一直拖到第二节上课。当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学生急急忙忙地进入教室时,却发现教室的桌椅横七竖八,布满了肮脏的脚印。同时大家被告知,上体育课时教室内的东西遭人恶意破坏,电匣损坏,风扇不能运转,学校的饮水机也被弄坏,正找人维修,所以大家只能呆在教室内整理教室……接下来的情景尽在意料之中,学生在愤懑中忙活了大半节课后,老师才揭开事实的面纱。这看似混乱的课堂,却让学生对公共道德的需要有了一次异常深刻的认识。
三、有效借助媒介引发情感体验
借助媒介激发情感体验的方式在教育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创设的教育教学情景以动态的方式演示出来,其突出特点是把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组合在一起,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生动、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使所明之理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之中,这样更具有感召力。比如:有的教师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开始先放一段经过精心剪辑的动植物世界的录像,在录像中集纳了天上飞的鸟类、水中游的鱼儿以及地上跑的种种兽类和一些珍稀植物,同学们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看后教师组织了讨论:地球上如果没有其他动植物,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同学们的发言相当热烈。最后,教师再放了一段录像,展示了我国部分地区森林被破坏,动物被猎杀,以及沙尘暴天气、1998年的洪灾等场面,通过两种场面的强烈对比,同学们的心被深深打动了,保护环境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再如,教《奔月的理想》这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这一媒介,选取实际生活内容,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点燃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中,教师巧用电教手段适时出示一段时光隧道的画面,让时光隧道带着学生回顾人类历史上与“奔月”有关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每一站:第一站——1865年《环绕地球》一书描写三位旅行家到月球去探险的幻想小说出版,标志着人类对探索月球奥秘的开始;第二站,1969年美国阿波罗飞船登上月球,人类实现了登月的理想;第三站,1970年我国“东方红”一号发射的成功;第四、第五站,“神州五号”、“神州六号”成功发射;第六站的“嫦娥”探月工程等。通过科幻手段让学生了解人类探月的整个过程以及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和课间的媒体展示,学习的兴趣空前高涨,对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的自豪。
总的来说,品德的形成归因于情感的生发,因此,品德课教学不论以哪种方式进行,都必须以情感生成为基础,只有这样,道德的种子才会真正植入学生的心间,并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明德小学)
责任编辑谢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