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女人的史诗

2009-11-30

阳光 2009年11期
关键词:矿工房子矿山

程 琪

同黄静泉以往的小说一样,《一夜长于百年》又一次将笔触深入底层生活,深入矿山的寻常百姓人家,写了一个叫豆青的矿山女人的一生。

故事很简单,就是些平平常常柴米油盐的日子。小说一开始便写,挖煤把大山挖空了,山坡上的房子都裂了陷了,山下的河水也干涸了,在山上自建小土房住了一辈子的矿工们都陆续搬离危房,搬到山下新建的楼房去了,多年前失去丈夫的豆青终于也要搬了。她一辈子就盼着能有间敞亮的房子,有个自己的家,可真要搬了,心里却像大树被连根拔起一样的忽悠了。搬家前的最后一夜,守着空寂无人的大山,守着丈夫的遗像,望着滴泪的蜡烛,听着哭嚎撕扯的风,一辈子的悲欢离合像过电影一样,都跑回到豆青眼前,有含辛茹苦,有欢乐幸福,有悲恸愤闷,有心酸困惑,还有日复一日揪心的思念。小说结尾写豆青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死去的丈夫,她对丈夫说,要搬到山外去了,咱们一块走,你走吗?丈夫没吱声,忽然就消失了。于是豆青明白了,丈夫是不想离开煤矿,不想离开山上的家,虽然它很旧很破了,但里边装进了他俩所有的苦乐年华呀。丈夫不想离开,妻子怎么能抛下丈夫一个人离开呢?矿山女人的生生死死都是和矿工系在一起的啊,于是豆青就不想从梦中醒来了……

粗看上去,似乎是很散漫地写了去的,其实不然。小说紧紧扣住了人生中最基本的需求——“住”,即“房子”,将众多喜怒哀乐甜酸苦辣纠集归拢到了一起,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始终是围绕着“房子”来叙述展开的。小说中,“房子”就像一根牵魂的线,将所有的情节结构到一起,让所有的人物纠缠到一起,让叙述的节奏张弛有序,让刚烈却又不无柔软的情怀得以呈现。

“房子”是什么?房子就是“家”,就是“感情”,就是“亲情”,就是“生活”,就是矿山女人的一部长长的“人生”啊。跟随豆青的回忆,我们看到长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农村姑娘豆青跟着当煤矿工人的丈夫二旦来到了矿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自己的“窝儿”,当新结识的王姐夫妇回老家去背粮,让她给临时看家时,她来到山坡上王姐家的小土房,高兴得直想哭,她终于可以和自己的男人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亲热了,哪怕是临时的,哪怕只有一天。小说以非常细腻的笔触详尽地铺排了这短短的一天,将豆青的欢乐与幸福写到了极致,但力透纸背的却是大块的心酸与苦涩。后来,豆青一天天地砍山采石,像愚公移山,终于在山坡上盖起了自己的小窝。再后来,孩子大了,豆青又继续砍山采石,她的梦想是再盖两间石片房,儿子娶媳妇就不愁了。终于,两间房地基起来了,四堵墙起来了,丈夫去上夜班,再没回来,死在井下了。后来,小说还写了豆青与女儿之间的隔膜,缘由还是因为“房子”。女儿想住新楼房,但没钱就住不上,女儿心中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下决心要变成一个有钱的女人。女儿学“坏”了,豆青心中装满了爱与恨。

这篇小说的与众不同还在于通篇回荡着一种“峥嵘之气”。这峥嵘之气,不仅在语言的表达上,更在作品人物的性格、思想的透彻、感情的浓烈上。比如矿工们为豆青盖房的场面就很让人动容。二旦死了,本该盖起的房子没能盖起来,矿工弟兄们看在眼里,就不约而同地聚到豆青家,这些汉子们要给豆青一个完整的“家”。小说这一段落又极尽铺排,淋漓尽致地写了盖房的全过程,既沉闷、痛苦、撕心裂肺,又极其刚烈、悲壮。矿工弟兄们默无声息发狠地干着活,直到上顶,完工,这些汉子们才端起酒碗,“人们咧开大嘴,唱着吼着,周官家里和院子里,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唱声,已经远去的秦二旦,即使这会儿走得再远,也会听到工友们那撕破喉咙的吼唱声,也会被吼唱回来,和大家一起饮酒尽兴……工友们举着酒杯,端着酒碗,流着眼泪……男人的泪,是大泪珠子,像大豆,那些大泪珠子,滚动在生死不惧的男人们粗犷刚毅的脸上。”

正如作家王祥夫所说,静泉的小说“是有峥嵘之气在里边的”。是这样,读静泉的小说,你会发现他总在关注着底层平民的生生死死。他写,是因为他有话要说。这个血性的硬汉子要把他胸中的块垒淋漓尽致地喊出来,一个硬汉子的呐喊,自然不无峥嵘之气,加之他极致铺排的叙述、一泻千里的激情、灼热却又带着几分冷酷的语言,于是静泉的小说就有了他独具的峥嵘之气。

常常,一篇小说令人称道的特色中往往会彰显出另一面的不足,比如,静泉小说中叙述的激情喷涌往往会导致缺少节制,所以,如何把握好分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矿工房子矿山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金牌挖矿工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老矿工的家国情怀
孤独的房子
矿工老李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