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卷作文题综述
2009-11-26王德先
王德先
2009年高考语文学科,依然是社会谈论的热点,而作文更是热点中的焦点。从社会层面而言,恒河沙数的议论,随意成分、偶然成分、从众成分、标新成分多多,可以说说而已,但考生却是唯一“被考”的人。在准备2010年高考的过程中,新一届的考生对作文的关注不能淹没在这些成分中,而应该尽可能做到“理性”,以求“有用”。
所谓理性,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2009年的18道作文题中包含哪些“公约数”,二是这些题目最希望考生在哪些方面表现自己。
有哪些“公约数”呢?或者说,这些题目明晰的或隐藏的内核在“哪儿”显出其共性呢?通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作文一定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
四川卷的题目就是“熟悉”,命题人极直白地似乎带点命令的语气在告诫:不要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湖南卷的“踮起脚尖”、广东卷的“常识”、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江苏卷的“品味时尚”、湖北卷的“站在——的门口”、山东卷的“见证”、宁夏,海南卷所给的以“诚信”为题的材料,辽宁卷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材料,无一不和考生的现实生活、人生经历紧密相关,无一不可把自己置身其中,无一不可设想自己就是言行的主体。
当然,有些题目乍看字面,好像与“自己熟悉的生活”隔得远,如“见证”,“我”不在某案件发生的现场,“我”小小的年纪,在历史长河里可以忽微得不被人看见……怎么“见证”?错了!面对桌上的饭、身上的衣,你见证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看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与开放,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望着朝晖夕阳、长江黄河,你见证了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哪一样不是“自己熟悉的生活”?
考虑到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特定语境义。更容易找到与自己熟悉生活的契合点、共鸣点。
第二,一定要以“小”见“大”。
考场是十分特殊的写作环境,气氛异常。时间紧迫,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转换频繁。命题或选用材料会考虑到这些因素,有时会很巧妙地从小处着眼。考生一定要能由小及大,小中见大。如上海卷的材料作文,说的只是郑板桥的字体,够小的了。但想到古今皆无,那是什么层次什么地位?想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那是怎样的丰富与胸怀?想到独特的个性,那是怎样的鲜明与启发?这些都已从哲学层面思考了,大不大呢?再如江西卷的材料兽首拍卖。生意场上的一次交易,事情的本身大不到哪儿,谁卖谁买也无关紧要。世界各地的拍卖行多的是,做的交易多的是,我们知道(或愿意知道)的有几次?从这里头说,小得很。但“这个兽首”的来历所隐藏的东西,“这次拍卖”所有的背景,“这次拍卖这样的结果”所包含的种种博弈,却和蔡铭超先生的为人、智慧,和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族的感情,和当代的中国紧密相连,“大”得很。
对这类文题,当然可以写出深刻犀利的评论。这需要丰富的学识与人生阅历作支撑,所以绝大多数考生都应当从小人手,不要描画“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巨幅了,只取一滴,站在通亮处,让它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好了。没有这样的“小”为基础,为求见解的高深新奇,动辄几千年历史、国家民族世界,极易落人空泛、浮华、搪塞的境地。
第三,一定要以开放的心态思考问题。
作文不是“写”出来而是“想”出来的。命题者为了考生都有得想,会命制具有相当开放程度的题目,这自然也就要求考生以尽可能开放的心态思考问题。如全国卷I的作文材料,有众多的“行为主体”:兔子、小狗、小龟、小松鼠、野鸭、青蛙、仙鹤、动物管理局等,可以说,他们各自的言行都“有戏”,都可以引出某个问题或某个观点,相互间有同有异甚至对立,怎样既看到联系又看到区别,既注意个别又关照到全体,既能有所选择又有所扬弃,最后找到与自己最好的“契合点”,没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很难做到。全国卷Ⅱ、北京卷、浙江卷、安徽卷等。也应作如是观。
福建卷的“这也是一种——”,题目所用的句式,与课文《项链》的开头一句“她也是……”相仿。整体的语气,似乎是见到了很多、亲历了很多、思考比较了很多才得出的这么一个判断,才有的这么一点体会,带有终于明白的叹息,带有豁达宽怀的包容。其中的“也”更值得玩味,从语法讲,它连接的两部分(或几部分)是并列关系,但从语义和味道上讲,它后面的句子对前句,还常有非常细微的补充、让步、无奈等等意味,联系到所及人物的情感,更丰富复杂了。只有有了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有对命题更好的把握。
如何理解“有用”呢?如果说“理性”讲的是认识层面的问题,那么“有用”讲的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了。
离开了接受的主体(考生),那些作文题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接受的主体接受了它,它包含的意义才被激活。2009年的18套作文题希望考生在以下方面表现自己的才华——
第一,正确解读文题或文题材料。
首先是整体把握,对材料作文,此点尤其重要。如全国卷Ⅱ,涉及到不同国别的三个人,事件各不相干。要整体把握,关键在事件当中找到“结点”。道尔顿、安腾百福、乔利都是成功者,其发明创造和劳作都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他们的成功都带有偶然性,他们在某一点上都有超乎常人的韧性。在归纳分析这些“点”的时候,就会有思维的聚合,会形成某种“指向”,这就有了“整体把握”。
其次是“点”的深掘。单个词语的命题,这个词就是“点”,弄清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是基础。特定情境的附加义是动态的不定的,是发挥。上下左右辐射是旁及。想象与联想是时间空间的扩张。正反辩证统一是个性与出新的通道。广东卷的“常识”,初看寻常,提笔难作,思之奇崛。按辞书对“常识”一词的释义。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爱惜粮食、注意卫生,似乎都是常识,但是否“常为”“常好”呢,又似乎到处听到不满之声,有说不完的话。四川卷的“熟悉”也一样。
给材料的作文,深掘要复杂些,因为材料中的“点”,有的处于“隐形”状态,需要发现、提炼、聚焦(这是“点”形成、明晰的过程),然后才去深掘(这是发散、演绎、归纳、由特殊到一般、推陈出新的过程)。如全国卷I,如重庆卷,如宁夏,海南卷,都要这样解读才行。
再次是触类旁通。这在前些年盛行的话题作文中多见,因为话题作文在文题内容理解上多要求宽泛,但当下似乎“式微”了。考察今年的18套作文题,只在天津卷、广东卷那儿看到影子。所以,顺便提及。
第二,在题与人(考生)之间建立清晰而紧密的联系。
此点在前面“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一节已有分析,还要强调一句:你写成的文章所展示的认识过程之中,必须有你;所展现的情感经历中必须有你,尽管你大可写你之外的任何人,但这人的情感经历必须是经过你的情感“过滤”了的。
第三,找到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方法。
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因文体不同而有别。有的命题或所给材料有比较清楚的文体指向,虽然它在后面的要求中有所谓“文体自选”或“文体不限”的话。如全国卷I、全国卷Ⅱ、上海卷、辽宁卷、江苏卷、宁夏,海南卷、天津卷等写议论文的指向就比较清楚。湖北卷、福建卷较易写抒情散文或夹叙夹议的文章。至于江西卷,更是明确要求“必须写议论文”。
对于确实不易确定文体的命题或材料,或者是什么体裁都可以写的命题或材料,考生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空间,选自己最擅长的文章形式来作文,展现自己的才华。
2009年的18道作文题,9道“文体不限”,7道“除诗歌外,体裁不限”,1道要求“议论文或记叙文”,1道强调“必须写议论文”。应当说在文体选择上是很自由的。也许,本来设有哪一道作文题或哪一则作文材料有文体可以限制,只是长期形成的经验、观念和习惯影响着我们。我们应该在接受一般规律制约的同时,也能保留求异、求新的趣味和激情,在考场上捕捉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写出不拘一格的作文来。
以上就是2009年全国和分省自主命制的18道作文题体现出来的特点和要求,2010年的复习备考者应好好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