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新闻价值会导致人文关怀缺失吗?
2009-11-26王爱和
王爱和
在去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我国媒体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在整个报道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被指责最多的可能是有的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欠缺。对此,人们普遍的看法是这些媒体只注重“新闻价值”而忘却了人文关怀。这样的看法实际上是把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对立起来。笔者觉得这种观点失之偏颇,而这又源于对新闻价值的理解过于狭隘。
这里就涉及关于新闻价值的界定问题。虽然对新闻价值的界定各不相同。但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观点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作为选择标准的新闻价值。即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事实和素材进行选择和把关时所采用的判断标准和尺度。我们可以称之为“尺度性新闻价值”;另一类是作为社会功能的新闻价值。也就是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和满意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闻传播活动和事业对于整个人类与社会的有用性,我们称之为“功能性新闻价值”。其实我们只要追溯一下“尺度性新闻价值”的代表——美国的希伯特和麦克道格尔提出的“五要素”说的诞生过程。就可以看出这个标准是来源于对读者喜欢阅读的新闻内在要素的分析和提炼。而这总让我联想起《韩非予》中的一则寓言——“郑人买履”。“郑人”给自己买鞋时。只相信测量过自己的脚长的尺子。而不相信自己的脚。那些执著于“新闻价值”所谓客观标准的人与买履的“郑人”两者何其相似。
当然。作为“尺度性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之类观点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受众满意度为标准的“功能性新闻价值”虽然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终极标准。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缺乏可操作性,因为它是指受众对已发表新闻的认可程度。在记者采访或缡辑审稿的时候。是无法参照这条标准来对莱一新闻事件作出判断的。而“五要素”之类的“客观性新闻价值”标准这时候就显示出其价值。新闻工作者只要依据这类标准,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一则新闻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当然。这里也仅仅是“大致”而已。远远达不到准确判断的效果。很多新闻依据这类“客观标准”似乎很有“价值”。但新闻刊发后,却反应平平;而有的新闻,看似新闻价值不大,勉强可以刊登,但新闻发出后,反响却出人意料的热烈。这说明引起受众对新闻关注的因素比较复杂。决非几个“要素”所能概括。
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来看,受众是衡量新闻中所蕴涵“价值”走小的唯一标准。这里。笔者将新闻价值的大小用两个标准来衡量:关注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接受度。新闻价值的有无取决于受众是否关注,一件无人关注的新闻报道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有价值的。不过,如果一件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很高,但却受到人们普遍的质疑、责难,甚至否定,那也谈不上什么新闻价值。由此,我们可以引出第二条标准:一则新闻价值的大小应该以是否对受众产生正面的、或者说积极的影响来决定。
据此。笔者将新闻价值的高低由小到大分为三个层次:
新闻价值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将某种具象信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可以是文字信息。也可以是图片信息或视频。这类信息。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接受,且由于是具象信息,信息的传播不走样。无论是只认得几个字的凡夫俗子。还是学识渊博的社会精英。对这类信息的解读都差不多。
新闻价值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感动人心。这类信息作用于人的心灵,从而使人产生或同情、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等情感。由于性别、个性的差异,人们对这类信息的反应程度会有所不同。
新闻价值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诉诸理性,促使人思考,给人以启迪。与前两类相比较而言,受众接受这类信息较为目难,与个人后禾所受的教育、个人修养等紧密相关。短的如“时评”。在只言片语间讲述一个道理或阐明一个观点。长的多是一些深度报道。通过对事件原因的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某种结论。综观新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真正“成名成家”的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区别就在于:在全部报道中。具有第二、尤其是第三层次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比其他媒体多。在我国,《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可以说是这类媒体的代表。
依笔者的理解:与人文关怀发生冲突的那些新闻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仅属于新闻价值第一层次这一范畴,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并非所有的奇闻逸事都违背人文关怀。把新闻价值与人文精神相对立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将新闻价值仅仅等同于新闻价值第一层次的部分内容。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并没有准确地反映出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毋庸讳言,追求感官刺激的信息的确能吸引一部分人的眼球。这也是此类新闻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不过因其缺乏内涵和深度,受众一般不能从中有所收获。且常常遭人诟病。比如对交通事故的报道、具有人文关怀的报道不但应有事情发生的经过。也应该有事故原因的分析,不但要体现出对死者的尊重,更要有对生者的启示。这就是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
西方新闻价值观认为,人情味是新闻的基石。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恰恰是那些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的新闻作品。这一次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许多报道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社会反响比较好的报道。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向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比那些仅仅追求感官刺激的新闻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由此可见,追求新闻价值与倡导人文关怀并不矛盾。如果两者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其新闻报道的效果会很不错的。
回顾新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无一不是由于写出了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报道而被人们所尊崇。那些针砭时弊,揭露丑恶。弘扬社会正义,探索人类前途的新闻报道,恰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最高境界。这应该是我们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王爱和
在去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我国媒体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在整个报道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被指责最多的可能是有的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欠缺。对此,人们普遍的看法是这些媒体只注重“新闻价值”而忘却了人文关怀。这样的看法实际上是把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对立起来。笔者觉得这种观点失之偏颇,而这又源于对新闻价值的理解过于狭隘。
这里就涉及关于新闻价值的界定问题。虽然对新闻价值的界定各不相同。但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观点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作为选择标准的新闻价值。即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事实和素材进行选择和把关时所采用的判断标准和尺度。我们可以称之为“尺度性新闻价值”;另一类是作为社会功能的新闻价值。也就是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和满意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闻传播活动和事业对于整个人类与社会的有用性,我们称之为“功能性新闻价值”。其实我们只要追溯一下“尺度性新闻价值”的代表——美国的希伯特和麦克道格尔提出的“五要素”说的诞生过程。就可以看出这个标准是来源于对读者喜欢阅读的新闻内在要素的分析和提炼。而这总让我联想起《韩非予》中的一则寓言——“郑人买履”。“郑人”给自己买鞋时。只相信测量过自己的脚长的尺子。而不相信自己的脚。那些执著于“新闻价值”所谓客观标准的人与买履的“郑人”两者何其相似。
当然。作为“尺度性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之类观点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受众满意度为标准的“功能性新闻价值”虽然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终极标准。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缺乏可操作性,因为它是指受众对已发表新闻的认可程度。在记者采访或缡辑审稿的时候。是无法参照这条标准来对莱一新闻事件作出判断的。而“五要素”之类的“客观性新闻价值”标准这时候就显示出其价值。新闻工作者只要依据这类标准,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一则新闻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当然。这里也仅仅是“大致”而已。远远达不到准确判断的效果。很多新闻依据这类“客观标准”似乎很有“价值”。但新闻刊发后,却反应平平;而有的新闻,看似新闻价值不大,勉强可以刊登,但新闻发出后,反响却出人意料的热烈。这说明引起受众对新闻关注的因素比较复杂。决非几个“要素”所能概括。
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来看,受众是衡量新闻中所蕴涵“价值”走小的唯一标准。这里。笔者将新闻价值的大小用两个标准来衡量:关注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接受度。新闻价值的有无取决于受众是否关注,一件无人关注的新闻报道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有价值的。不过,如果一件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很高,但却受到人们普遍的质疑、责难,甚至否定,那也谈不上什么新闻价值。由此,我们可以引出第二条标准:一则新闻价值的大小应该以是否对受众产生正面的、或者说积极的影响来决定。
据此。笔者将新闻价值的高低由小到大分为三个层次:
新闻价值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将某种具象信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可以是文字信息。也可以是图片信息或视频。这类信息。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接受,且由于是具象信息,信息的传播不走样。无论是只认得几个字的凡夫俗子。还是学识渊博的社会精英。对这类信息的解读都差不多。
新闻价值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感动人心。这类信息作用于人的心灵,从而使人产生或同情、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等情感。由于性别、个性的差异,人们对这类信息的反应程度会有所不同。
新闻价值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诉诸理性,促使人思考,给人以启迪。与前两类相比较而言,受众接受这类信息较为目难,与个人后禾所受的教育、个人修养等紧密相关。短的如“时评”。在只言片语间讲述一个道理或阐明一个观点。长的多是一些深度报道。通过对事件原因的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某种结论。综观新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真正“成名成家”的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区别就在于:在全部报道中。具有第二、尤其是第三层次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比其他媒体多。在我国,《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可以说是这类媒体的代表。
依笔者的理解:与人文关怀发生冲突的那些新闻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仅属于新闻价值第一层次这一范畴,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并非所有的奇闻逸事都违背人文关怀。把新闻价值与人文精神相对立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将新闻价值仅仅等同于新闻价值第一层次的部分内容。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并没有准确地反映出新闻价值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毋庸讳言,追求感官刺激的信息的确能吸引一部分人的眼球。这也是此类新闻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不过因其缺乏内涵和深度,受众一般不能从中有所收获。且常常遭人诟病。比如对交通事故的报道、具有人文关怀的报道不但应有事情发生的经过。也应该有事故原因的分析,不但要体现出对死者的尊重,更要有对生者的启示。这就是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
西方新闻价值观认为,人情味是新闻的基石。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恰恰是那些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的新闻作品。这一次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许多报道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社会反响比较好的报道。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向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比那些仅仅追求感官刺激的新闻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由此可见,追求新闻价值与倡导人文关怀并不矛盾。如果两者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其新闻报道的效果会很不错的。
回顾新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无一不是由于写出了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报道而被人们所尊崇。那些针砭时弊,揭露丑恶。弘扬社会正义,探索人类前途的新闻报道,恰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最高境界。这应该是我们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