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媒体应在危机报道中提升影响力

2009-11-26马新华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5期
关键词:新乡危机

马新华

盘点2008年,“危机”一词足以概括我们在过去一年遭遇的种种挑战:雪灾突袭、拉萨骚乱、奥运火炬境外传递受阻、胶济铁路火车相撞、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重创中国乳业、金融危机冲击全球……

然而面对这些纷至沓来的危机。国家媒体从一开始就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整个报道过程可谓有条不紊、忧喜并重。作为地方媒体也不再是或作壁上观。或被动领命、唯上是从,而是在危机中捕捉亮点,提升节目品质,树立起了地方媒体品牌,在舆论引导、人文关怀方面发挥了国家级、省级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

地方媒体在大型公共危机事件面前“失语”现状

在危机传播领域。公共危机事件指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与危机同步的危机传播,即在危机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组织、媒体、公众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

对于记者来说,各类危机的出现为媒体选题提供了无尽的源泉,而地方媒体限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视大型公共危机事件为雷区而望而却步,不敢触及。致使地方媒体在大型公共危机事件面前“失语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其一,权力有限。由于地方媒体属低端媒体,享有的公共事务信息的知情权和报道权十分有限。面对某些缄口不言,致以“不便报道”、“须经上级领导批准”为由的婉拒,很容易束手无策,此外,地方保护主义的“自设雷区”、刻意隐瞒、封锁消息以及地方上“小圈子”的“熟人面子”等也常成为棘手问题。

其二,素质有限。地方媒体的从业人员面对的大多是老百姓身边的零散小事,在处理大型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时,无法从中把握大局、理清思路、认清现象的趋势和本质。无从下手,不敢冒进,行动上与大报大台总是慢上半拍,新闻报道自然元法与危机同步。

其三,平台有限。大多地方媒体经营上已“断奶”,需要自己养活自己。实力不强。出于生存和利益的考虑,地方媒体不得不依赖于市场和企业,而对于大型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往往是投入大,回报少,“犯错误”的几率高。即便记者有好的新闻创意,也往往由于经费、人员、车辆、环境、机制等客观条件的束缚。无法实现报道意图。

公共危机报道:地方媒体不应是旁观者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舆论媒体越发起着发现问题、疏导矛盾、理顺情绪的重要作用。诚然,在报道公共危机事件时,地方媒体面临着许多阻力、困难,然而真的就无所作为了吗?其实在危机报道上地方媒体不是不能为、不可为,而应是大有可为。

首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报道和信息披露有法可依。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受益者首先是地方上的官方主流媒体。政府需要媒体上挂下联,主动参与“危机管理”,在政府、媒体、受众三者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来维护地方稳定、动员社会力量、积极稳妥地处理危机。

其次,危机袭来,避无可避。当一些危机事件的发源地在外地时。一些地方媒体的从业人员大多认为与己无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任何一个危机的爆发都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例如2008年南方雪灾造成全国菜价上涨、交通堵塞、通信设备受损。影响全国;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后,不仅给全国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殃及各地的奶农,进而引发社会对中国食品的信任危机。

再次,它是地方媒体提升影响力的需要。危机具有全球性,对媒体报道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危机本身也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重点。地方媒体不报道,不等于其他媒体不报道。老百姓不议论。媒体及时、客观、充分地报道危机的真相、动态、政府的有效应对以及公众如何应对,可以安抚当地公众的情绪、引导当地公众正确认识危机并积极应对。同时深入其中。抓住问题的要害进行“深度”报道,有利于形成媒体的强势影响力。在国际国内,许多地方的媒体和记者、主持人也正是靠着危机报道中的突出表现跻身于国际知名媒体、记者之列。因而,地方媒体在处理公共危机报道时机遇将远远大于挑战。

地方媒体处理危机报道的“三板斧”

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主要的信息源。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媒体如何报道危机事件,如何在危机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展现媒体智慧,笔者以自己的从业单位——新乡电视台近年的危机报道为例,从“快、深、细”三方面探讨地方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如何有效地引导舆论。树立品牌。

第一,快,就是快速反应。公共危机事件常常在人们毫无思想准备、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危机事件的来临,涉及广大群众及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大家的关注程度高,只要及时、全面、充分地传达信息,并在信息的传达中进行疏导,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社会的危害,保持社会的稳定。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例如。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短短半个小时内,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两家国家级通讯社和媒体便分别播发了有关震中和震级的详细信息。新乡电视台作为地方电视媒体,没有整点新闻,但也在距离晚上的新闻播报时间不足四小时内及时采写了地震震感波及该市的新闻,同时在节目的最后,主持人还向市民提供了一些遭遇地震时如何自救的小常识。

第二,深,就是深入报道。在危机爆发初期,事件性质尚未确定之时,虽然地方媒体的报道能够做到及时,但大多本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对事实仅仅是作及时、客观的描述,不会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对受灾情况进行过多的渲染。在完成了时效竞争的第一回合较量后,一旦事件性质确认,地方媒体就应该重拳出击,使整个危机的报道向纵深发展。

由于地方上的新闻报道多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的,政府的行动一般是媒体最先关注的。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新乡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捐款和民政部门、红十字会、驻新部队等的援川救灾措施等。

但在2008年的地市级媒体的新闻中,开始将群众普遍关心的受灾现状、预防应对措施等最核心的新闻放到了首要的位置,实现了地市级在各类危机报道中的新突破。比如,三鹿问题奶粉曝光后,新乡电视台记者连续追踪事态发展。先后采写了《关注问题奶粉我市查出五例肾结石患儿》、《我市下架57吨奶粉和液态奶》,《我市确诊受污染婴幼儿奶粉泌尿系统结石62例》等新闻。这些报道不仅有相关的数字,还以具体事例为切入点展开详尽报道,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公众沉着应对危机。消除社会的恐慌不安情绪,使公众及时全面掌握周围社会环境变化的最新信息。

第三,“细”,就是深入人心、突出人文关怀。综观一些媒体的危机报道,经历了一个由灾难、救助再到成功的过程。过程中都穿插着同一个主线,即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突出人文关怀。

地方媒体在把握宏观、预报危机、总结成因方面。实力无法与中央、省级媒体抗衡,但在抗震救灾时的报道中,新乡电视台以鲜明的个性特色吸引了受众,独特的报道影响着受众,在当前地方媒体“同质化”现象较普遍的情形下独树一帜。例如。四川发生地震后,新乡电视台迅速调整节目、时段,《直播新乡》几乎成了抗震救灾专栏。具体做法包括:

节目包装得体,串场点评有力。新乡电视台《直播新乡》先是在栏目的整体包装上彻底改头换面,将背景包装的基调改为灰色,背景为四川区域的褐色地图,突出了汶川的地理位置,栏目段落中间的串联小片。专门截取了在四川前线记者拍摄的现场救灾画面和新乡后方支援的图像,两者交替出现,形象生动。振奋人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主持人的点评恰到好处,哀伤而不矫情,真挚而不煽情。

多种方式传递爱心。作为媒体人,面对灾难,新乡电视台除了承担起及时报道的责任,还在第一时间在新闻节目中通过电话。连线在四川工作的新乡人,向四川受灾群众表示关心和慰问,而且主动策划大型慈善文艺晚会以及为灾区受伤群众献血等爱心活动。

凡人小事见证大爱悲情。除了记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大场面和歌颂英模群体外。新闻中许多鲜活的、真实的凡人小事。牵动人心,极富感染力,成为整个抗震救灾报道中的一大亮点,报道这些又恰恰是地方媒体最能驾轻就熟的。例如,新闻《八旬新乡老人情系地震灾区》中新乡市第一位向灾区捐款市民的那份朴素情怀。《新闻特写:五分钟的送别》中解放军刚刚解救灾区群众至安全地点随即又得到命令出发时,与获救群众的难舍难离;《帐篷里的新生婴儿》中救援医护人员为灾区孕妇接生,大家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喜悦;《记者日记:亲历地震》中记者徒步震中时的复杂心境。这些情感都被我们的记者记录下来,让身处异地的我们与灾区人民一同感受平凡人的苦乐悲喜。

猜你喜欢

新乡危机
新乡医学院
出征新乡,武汉石化拼了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HIP TO BE 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