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活动”刍议

2009-11-24王清明

教师·上 2009年9期
关键词:尝试探究思维

王清明

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如何将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这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中心课题,不少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实践——改革——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下面,笔者就数学课中的“尝试活动”作一些探讨。

一、“尝试活动”可使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关系的辩证过程。首先,在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从始至终应有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不是形式上的读目标、看目标,而应是学生从教师根据教材,结合教学目标设计的“尝试活动”,通过尝试、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达到目标,是一种思想上的最终融合与统一。在教学中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自觉掌握知识的前提因素。教师的作用不能仅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先进的、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故教师在备课时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而就目前教学的现状来看仍存在不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例题,学生依样做习题,这便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既造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不充分,同时也挫伤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是不利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人们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发现,方能学会发现新的探究方法……”。他提倡“发现学习”,重视培养学生发现的态度和方法。在通过多年数学教学实践,我发现在数学课堂中精心设计“尝试活动”,它恰好可避免以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而又与布鲁纳所提倡的观点相吻合,因为“尝试活动”过程便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学习方法掌握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方法还弥补了讲授法的不足,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具“魅力”。

二、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尝试活动”

教师通过“尝试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教学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参与下的“重新发现真理”的过程。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认识过程,当然,这需要教师深研教材,精心设计,因为要设计出一个效果好的尝试活动很不容易,设计时既要考虑新课改对教材的新的要求,还要考虑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当然,一旦设计出了效果很好的尝试问题组,于教师、学生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一种理性上的升华。诚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追求、检验、改进,才能不断提炼出一个个成熟的尝试活动方案。

尝试活动的设计,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从教材实际出发,还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注意尝试点的选择,尝试问题的提法都要把握适度,不能太难,否则,有可能将学生引入误区,反而影响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倘若问题太易,学生的思维不能得以充分激发,也不会有预想的效果。故在设计尝试活动时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功能:

⒈迁移功能——使学生通过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⒉铺垫功能——使问题的探索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⒊转换功能——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改变以概念出场的模式,采用新的形式吸引学生,激发思维;

⒋延伸功能——使学生通过尝试获得新知识,并能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当然,数学课中的“尝试活动”的设计也不可局限于以上几种功能。“尝试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有待探讨的教学方法,无特定的模式。

尝试活动常用的设计思想有:验证观察、变式分层、分类归纳等。

三、“尝试活动”的过程

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知识的“尝试活动”,应由教师主导组织,事先从教材出发,选择好尝试点,设计尝试过程。进入课堂,向学生提出某个数学问题,然后依次出示一组分解性的尝试题,指导学生独立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学生在解决尝试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或适时点拨,让学生一步一步通过归纳、演绎,直到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

让学生参与探究知识的“尝试活动”大体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⒈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某个数学问题;

⒉探究猜想——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须通过观察、思考、试验、归纳、类比、概括等活动,使之一般化、抽象化,形成猜想或假设;

⒊证明结论——通过回顾已掌握的概念和知识,求解出问题的结论,这样便可获得新的概念、知识,丰富了原有的知识体系;

⒋新的概念和知识的应用。

四、“尝试活动”的效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尝试活动”,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实践中,我逐渐领略了它的基本要素,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建立在引导全体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发现它至少有以下一些效果:

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探究与尝试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活动,首先,它使全体学生面临新的问题挑战,能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在各自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尝试探索结论时,它便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⒉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由于一开始学生便在教师设计的尝试问题中进入问题情境,然后学生以探究数学知识进而掌握理解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而且掌握了一整套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将来遇到类似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游刃有余。

⒊有利于记忆和运用。因这种掌握知识的过程是由学生本身参与的,掌握知识的印象也就比直接“灌输”的更深刻,理解也更加透彻,经久不忘,在遇到新的问题情境时,能灵活运用。显然,这种尝试探索的方法优于传统的验证法。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尝试探索知识的活动,思维能力提高很快,而且解题思路开放,不落俗套,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异常活跃,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进而常有新颖独到的方法,课堂气氛也常处于“白热化”,学生思维开阔,探究问题的锋芒往往不限于教师设计的范围。当然,这也就向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课堂应变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年实践的点滴体会,其实,“尝试活动”的设计、过程方法的应用在某些地方与杜郎口中学的“讲学稿”有些相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又有着不同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的深层优势也不尽如此,还有待各位专家、同行共同探索、挖掘,在“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挖掘其优势,使之成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数学教学模式。

(责任编辑:李再湘)

猜你喜欢

尝试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