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境”融通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2009-11-24李国华

教师·上 2009年9期
关键词:编写者事例教学效果

李国华

创设情境是活化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为“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它一旦被抽象出来,离开一定的境域,就会变成呆板、僵化的认知符号而失去生命活力,就不利于学生感悟体验,交流对话。因而新课程特别注重创设情境,以让干瘪的文本知识还原于具体生活情境。但只有教材情境还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乡土化”或“校本化”的改造,使教材情境能与本地、本校的真实生活融通,才更有利于激活文本,让枯燥的文本知识恢复“鲜活状态”,使文本成为“对话者”,充满张力与活力;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文本知识与学生思维之间构筑桥梁与台阶,帮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使“给定的知识”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课程”,使“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能促使学生灵感飞动,思绪飞扬,提高教学效果。

实现教材“虚拟情境”与学生“生活情境”(以下简称“两境”)的融通需要找准契入点。根据笔者体会,以下方面应是“两境” 融通的有效切入点。

一、将不同地域的情境融通,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中提高教学效果

编写者创设情境着眼的是同代人的生活背景与共性需要,而难以反映不同地区学生的特殊背景与个性需要。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这既有利于编写者面向全国选择典型材料创设情境,又容易使教材情境出现地域性与狭隘性,让那些不熟悉情境内容的学生产生“虚拟感”与陌生感,使学生因不熟悉情境内容而对教材知识缺乏真切体验,认识肤浅,也使教材情境难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理解文本知识铺路搭桥,甚至还可能让学生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知识和情境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身边筛选材料对教材情境进行加工,把文本中发生在其它地域的情境与发生在本地乃至学生身边的情境沟通,使之相互印证,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增强教材的说服力,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材知识。如《经济生活》中讲“按劳分配为主体”,编写者以广东深圳的南岭村为背景来创设情境,情境中介绍了该村的固定资产达10亿元,人均超过100万元,在收入分配上,该村实行工资制,年老农民享受退休金,村民享受公费医疗,学生和儿童公费入学入园,村民全部住上别墅式楼房。同时,南岭人致富还不忘扶持贫困地区,十多年来,用于扶贫和希望工程的款项总计达数千万元。然后问学生:“南岭村的收入分配有什么特点?”在该情境中,编写者选择的事例虽能让学生受到教育与鼓舞,但其中也存在几个不足。首先,编写者选择的事例就全国来说比较典型,但对中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就缺乏典型性与说服力,因为学生很难见到这样的事例。其次,这种情境在体现教材知识上,也不贴切、不准确,难以起到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作用。编写者创设这一情境的本意是要帮助学生理解“按劳分配”,但在200多字的情境阐述中,能够反映“按劳分配”的只有“该村实行工资制”这7个字,材料中着墨更多的是“年老农民享受退休金,村民享受公费医疗,学生和儿童公费入学入园,村民全部住上别墅式楼房”等内容,可这些均不属于按劳分配,而是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不仅如此,即使“该村实行工资制”这一内容,究竟它是否属于按劳分配都还让学生难以判断,因为它究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工资制,还是贯彻按劳分配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工资制,由于材料未说明,而该事例又发生在其他地区,学生无从了解,也就无法通过情境来领悟按劳分配的特点,准确理解按劳分配的内涵,甚至还因情境中存在“福利性分配”的干扰,使学生对按劳分配产生误解,这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为克服教材情境中的缺陷,笔者根据本校农村学生多,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较熟悉这一实际,以学校附近的金南村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办企业实行“多劳多得的工资制”作为情境,既通过“工资制”使之与教材情境融通,印证教材情境的真实性,增加其可信度和学生的认可度,又使情境内容更加具体化,能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和情境的设计思路。还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学生熟悉的分配方式,让学生领悟按劳分配的内涵与特点,使学生能依托情境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准确理解文本知识,消除误区偏差,提高教学效果。

二、将不同时期的情境融通,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时间距离中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出版有一定周期,其材料就难免滞后,难以反映时代变迁和当下学生的现实生活。而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阐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家过去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已经颁布实施的方针政策,国家政策又具有连续性,今天实施的新政策既是过去相关政策的连续,又体现了新时期的特点与要求,需要教师将其与教材相关内容联结起来,使教材内容能反映时代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变化。同时,高中学生都已接近或达到成年,知识的增长使他们不仅渴望了解自己与周围,还渴望了解我们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因而他们对社会热点十分关注,怀有极大兴趣。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注意把文本中过时的情境内容与最新的热点现象结合,把与教材相关的党和国家新的方针政策与教材内容衔接,使教材体现鲜明的时代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吸引学生眼球,拉近文本与学生所处时代的时间距离,弥补教材“滞后”的缺陷。如《政治生活》中讲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编写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旧中国曾经照搬、套用西方议会制民主制,但是行不通。新中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它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的协调和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然后问学生:“你能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事例,对上述结论作出说明吗?”这种情境虽能紧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我国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来认识该制度适合国情,需要坚持,但也存在情境内容过于陈旧的问题。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相关内容,其情境没有新意,不仅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也不能反映今天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党和国家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所作的改革与努力。在教学中,笔者在利用教材情境的同时,还补充了近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开门立法”,加强法律监督,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议事规则进行审议和修改等相关材料。这种补充不仅有利于消除教材情境的陈旧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更好地适合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三、将不同人物的事迹融通,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思想距离中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情境中的材料虽来自生活,但它通过编写者的筛选提炼,往往又高于生活,尤其是那些“榜样”“模范”的先进事迹,虽对学生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但由于学生的思想境界是多层次的,有高有低,只选择那些“高大”人物的优秀事例未必能产生好的效果。编写者的本意是要让学生以其为榜样,从小树立远大目标,成为一个先进人物。但由于这些人物形象过于“高大”完美,反而可能让学生觉得自己与这些“榜样”的差距太大,无法达到这样高的目标,从而放弃对目标的追求,致使编写者的愿望落空。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教材情境的同时,还要根据本校学生的思想实际,适当补充学生周围或自身所发生的事例,用贴近学生的平民化事例作为范例,这样的“榜样”就因其可学易行,对有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更好的作用与效果。如《文化生活》中讲“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教材选用了方志敏、雷锋、牛玉儒等英雄或先进人物的事迹创设情境,笔者在充分利用教材情境的同时,还补充了笔者校近年来所发生的一些优秀事例。如2003年11月初的一天,一位小学生掉入2米深的池塘,本校两位学生刚好路过,见状便跳下池塘,奋不顾身地把小孩救起,在脱下自己的校服给小孩穿上后便匆忙离去,家长根据校徽找到学校,可学校想尽办法都没能让这两位学生“露脸”;学生贺回桃患了骨髓空洞症,师生们不仅关心他的生活学习,还捐款一万多元给他治病;学生梁凯在马路旁检到一个7万多元的存折,立即毫不犹豫地交给学校;137班的同学数年如一日,照顾学校附近的梁大爷;近四年中,我校师生为各种公益性事业捐款计10多万元,去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师生更是倾襄相助,捐款达20多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它们与英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相互辉映,不仅同样具有教育意义,而且还因其真实可信拉近了情境与学生的思想距离,因其可学易行更利于全体学生认同接受。这种“融通”不仅使那些做了好事的学生有一种荣誉感和精神上的满足感,从而强化其奉献意识,也使那些思想境界还不是很高的学生认识到,做一个高尚的人并不很难,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奉献精神,促使他们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四、将静态的情境与动态的活动融通,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中提高教学效果

受文本自身样式的制约,教材创设的情境只能是一种静态的事实或语言情境,其情境内容就可能因受形式的制约而缺乏生动性与趣味性,致使学生缺乏兴趣,难以走进文本进行交流对话,难以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悟体验,领悟情境的知识与道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化静为动,将静态的事实情境变为动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成为情境中的角色,亲为亲历,思考探究、感悟体验、交流对话、表演操作。这既能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又有利于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走进文本,领悟教材道理,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所蕴含的情感智慧和方式策略,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受迷惘与焦虑、困惑与惊奇、喜悦与兴奋、自豪与自信,从而促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如《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讲“专利权”这一内容,编写者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张工自行研制出一种市场上从未销售过的新产品,委托他人加工销售。某企业在市场上看到该产品后,以其对该产品享有专利权为由,起诉张工侵犯了它的专利权。张工认为自己的产品虽然和该企业的专利产品相同,但这个产品是自己独立研制的,并没有侵犯专利权。你认为张工的说法正确吗?应当如何处理张工与该企业的争议?”这一情境内容虽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究,但却缺乏趣味性,难以让学生都“动”起来。为此,笔者将其内容改编成小品,将静态情境化为动态活动,通过学生夸张的语言与活灵活现的表演,让情境内容“活”了起来。然后笔者以赞成张工还是赞成某企业的观点为依据,将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让其展开辩论。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课堂中气氛热烈,高潮不断。这样的活动就把动脑与动口、娱乐与学习、虚拟与真实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表演、观赏与争议中走进文本,领悟其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学效果都大大提高。

(责任编辑:黄佑生)

猜你喜欢

编写者事例教学效果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