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总结的设计
2009-11-24于旭波
于旭波
数学教学中,设计巧妙的导入,可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而良好的课堂总结,则犹如画龙点睛,可再次掀起教学高潮,产生余味无穷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总结,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课已尽,趣犹存”的效果。
一、课堂总结的作用
1.课堂总结通常是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非常重要又容易被忽视。好的课堂总结是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的富有艺术性的归纳总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和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收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教学效果。
2.设计得当的课堂总结不仅可以起到纵览全课要领,完善知识体系,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作用,而且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一堂课,如果缺少了课堂总结,前面再好给也难免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会降低教学效果,影响教学质量。
3.课堂总结可以引导学生对一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反思,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反思内容包括:自己是否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学习中有哪些缺陷应如何进行补救,如何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等。这种反思性总结对学困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通过反思他们可以清楚自己的弱项在哪里,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久而久之,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二、课堂总结的基本形式
1.概括式总结:一般由教师来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指明关键,提出要求。可采用叙述、表格、图示等多种方法。这样的总结比较系统和完整,也不失简明、扼要,能使学生对本课教学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他们理解、记忆和掌握。
2.悬念式总结:这种总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堂课要学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菱形”一课时,师生共同总结性质和判定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将菱形的一个角变成直角后是什么图形呢?学生马上开始议论,而教师对此不置可否只是说:“这就是我们下堂课要学的正方形,希望大家做好预习。”这就起到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3.呼应式总结:这种总结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疑置惑,而在总结时释疑解惑。这样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这种前呼后应式的总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在数轴上一个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点。那么在一个平面上一个点如何用数来表示呢?然后总结时教师再给出答案,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4.比较式总结:这种总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将新学的概念、性质、定理或公式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完有关直线、射线和线段知识时可总结如下:
名称 端 点 个 数 延伸情况
直线 0 向两方无限延伸
射线 1 向一方无限延伸
线段 2 不能延伸
5.规律性总结:这种总结是对定理、公式、规律、解题方法和步骤进行总结,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三、课堂总结中要注意的问题
1.总结要有目标性。总结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有的放矢。
2.总结要有引导性。总结不能由教师一人独揽,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把问题留给学生。
3.总结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去总结。凡是学生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都应重点阐明。
4.总结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要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等。要简明扼要,做到少而精。
总之,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游离于整体教学之外。总结的形式虽然可以不拘一格,但无论什么形式的总结都要为整体教学服务
(责任编辑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