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2009-11-24常青王淑秀
常 青 王淑秀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下面谈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对话性阅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就是对话,是围绕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对话而展开的教师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多元对话主体之间的对话,阅读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确立的对话与交流的关系,是对话主体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过程。
在实施对话性阅读策略时要注意:1.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中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着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2.想像、推想、揣摩、体味、尝试、探究等方法应该成为学生在对话性阅读时建构文本意义,形成独特感受和体验的重要方法。3.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阅读过程中的互动、合作应该成为对话性阅读的基本途径。4.在实施对话性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朗读、讨论、表演、游戏、绘画、演唱等多种形式。
二、体验性阅读策略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加之认识、理解和分析能力的不同,学生对阅读内容必然有个性化的反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对课文中自己特别喜爱的句子、段落、部分做出反应,对课文中学生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产生“突发奇想”,为课文的内容和表达再作设计或续编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由空间,依托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以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代替之。
总之,实施体验性阅读策略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和阅读积累,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化的体验。
三、培养性阅读策略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阅读感受力、阅读理解力、阅读欣赏力及阅读评价力。阅读感受力是指通过对阅读材料初步感受,获得笼统印象和表层意义的能力。阅读理解力是从书面符号中进行译码从而获得意义的能力,如对本义、引申义、深层含义、“不言之意”的理解。阅读欣赏力是对阅读材料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语言节奏、情调风格和特色等进行欣赏的能力。阅读评价力是对阅读材料中的内容、思想感情、表达等特色进行评价的能力。
实施培养性阅读策略,要在各学段有所侧重:第一、二学段,主要是感受、理解,逐渐培养欣赏能力;第三学段可在感受、理解基础上,引导欣赏,对浅易读物进行评价。阅读感受力、阅读理解力、阅读欣赏力、阅读评价力这四种能力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要综合培养。实施培养性阅读策略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特别是把课内阅读培养的能力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指导和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到保证阅读时间,保证阅读数量,保证阅读效果。此外,实施培养性阅读策略,教师要在各学段逐步扩大自主阅读比例,对各学段的自主阅读统筹安排,并且逐步淡化教师引导,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阅读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创造性阅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内容的深层含义提出疑问,并通过阅读使疑问得到解答的理解性阅读活动。创造性阅读是学生自主地凭借语文素养,对阅读内容的涵蕴进行感悟、体味、推想、质疑、揣摩,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受和新异结论的阅读活动。
创造性阅读要运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阅读技术。阅读期待是学生面对阅读内容产生的期待心理,如面对一篇故事,希望有美好结局;阅读一篇散文,希望获得审美享受。阅读反思和批判是学生阅读后对所理解的内容进行回味和再思考,并且用自己经验积累形成的观点,对阅读内容进行评判,以便深层次辨析阅读内容的思想感情、文化品味及艺术特色等。
实施创造性阅读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1.阅读要多角度进行。2.要进行有创意的阅读。3.阅读要采用联想、想像、推想、揣摩、体味、质疑等思考方法。4.阅读要充分体现学生个性,让学生获得独特感受和体验。
此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提高阅读质量。
(责任编辑 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