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音乐教育功能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009-11-24倪姗姗

黑河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活动课小鱼儿歌

倪姗姗

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手段,是幼儿进行自我表现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从中享受审美情趣,为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操打下基础,并使幼儿获得适宜的艺术活动技能指导。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个性,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我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音乐活动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在3-4岁之间,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将音乐活动的重点放在对幼儿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上。传统的音乐活动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学形式单一,老师唱一句,幼儿学一句,忽视了对幼儿的兴趣培养和审美教育,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和逆反心理,阻碍了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在音乐活动课中,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吸引幼儿。如让幼儿朗读儿歌、按节奏拍手、根据儿歌内容做游戏、讲故事等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如朗诵唐诗《咏鹅》:鹅鹅鹅 XXX ,曲项向天歌X X X X X-,白毛浮绿水XXXXX-,红掌拨清波XXXXX-。这首诗歌在朗诵的过程中涉及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两种节奏,我和幼儿一起随着节奏做动作,随后让幼儿根据儿歌自主进行表演,达到了培养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目的,实现了多元化教学。

二、借助主题活动开展音乐活动

今年5月,我借助迎接“母亲节”这一主题活动,教授幼儿儿歌《我的好妈妈》。在活动前,我首先引出活动的主题,让每个幼儿都先说说自己的妈妈,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授儿歌的过程中,我渗透了如下问题:“妈妈在家里都为我们做些什么?” 让幼儿分别扮演妈妈、爸爸和孩子,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妈妈不在家或是出差了,我们怎么办?” “妈妈回来了,我们能帮她做些什么?”结合儿歌让幼儿进行自由的表达和讨论,从而实现了在主题中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

三、在游戏中开展音乐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的教育契机。在一堂题为《三只小鱼》的音乐游戏活动课上,我将美术、手工、创作、表演等融入音乐教学中:先让幼儿自主观察鱼缸里的小鱼,我在一旁对小鱼的习性、生活特征进行讲解,加深幼儿的印象;随后让幼儿画小鱼;再让他们扮演小鱼,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表演出小鱼的特征。幼儿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地表演着。活动中,我不断给幼儿以鼓励和赞许,让幼儿得到了真正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创造、表演的激情。在这堂音乐活动课中,我不仅教会了幼儿儿歌,还开发了他们的多元智能。

幼儿的良好发展是以身体的健康为基础的。为此,我在音乐活动中加入了许多有利于他们身体健康的活动内容,如《幼儿动物模仿操》、《幼儿韵律操》等。通过音乐与体育活动的结合,既培养了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了他们机体的适应能力,又加深了幼儿愉悦的情绪体验,放松了身心。

四、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贯穿音乐活动

《纲要》指出:对幼儿的教育要贯穿于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贯彻的:早晨用欢快的舞曲迎接幼儿到来,让幼儿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站队时选用《小步舞曲》,让幼儿在轻快、跳跃的节奏中快速整齐地站队;上课前用《太阳光金亮亮》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产生兴奋点;睡觉时则播放舒缓的钢琴曲,帮助幼儿很快进入睡眠状态……这样,音乐活动便贯穿在了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总之,音乐是幼儿离不开的伙伴,幼儿的发展需要音乐。我们教师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激发幼儿的良好音乐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

(责任编辑付淑霞)

猜你喜欢

活动课小鱼儿歌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