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最蓝的眼睛》看黑人文化的自我迷失

2009-11-24孙青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冲击文化

[摘要]本文从《最蓝的眼睛》这本书出发,分析了美国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探讨黑人对自己的憎恨与否定,得出结论:黑人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文化,而是应该吸收其他文化之长,保持并发扬自己的文化。

[关键词]文化;冲击;迷失

《最蓝的眼睛》发表于1970年, 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年仅十二岁的黑人少女佩科拉的悲惨命运。这个黑人小女孩一直生活在别人冷漠与歧视的眼光中,她认为一切不幸和悲哀的根源都是自己的黑皮肤,所以她渴望能拥有一双像白人小童星秀兰· 邓波尔一样美丽的蓝眼睛。在她看来,只有这样, 她才会被身边的人接纳和认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她向上帝祈祷给她一双蓝色的眼睛,她认为,只要有了蓝色的眼睛,那么“一切都将不同”。 而最终在经历了数次打击后,佩科拉最终精神错乱。

通过佩科拉悲惨故事的叙述,莫里森揭示了白人强势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告诉读者:黑人如果以白人文化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得到的只是困惑和错乱;放弃黑人文化,迷失在白人的文化霸权之下,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莫里森认为,黑人民族想要生存下去, 想要得到与白人同等的利益,必须保留住黑人自己的文化。

一、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

在美国,白人文化控制着文化的发言权。而占主体地位的白人的审美标准是以欧洲文化的审美标准为原形,是以欧洲人的金发碧眼作为美的基本准则。而美国的主流文化则在过无形中通过电影,画报,等工具大力宣扬这种审美标准,黑人也无形中受到这种潜移默化而逐渐的接受了这种审美标准并把它做为自己的审美准则。慢慢的,黑人抛弃了自己原有的审美观,开始倾向于白人的审美标准,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民族美。形成了既非白人而又不是黑人自己的的独特的“杂种文化”。他们都根据白人的标准来看自己和周围的黑人。在他们眼里,谁更接近于白人,那么谁就是更美一些,就要比其他的黑人更为高贵,而其他标准地道的的黑人形象则是低贱的,需要摒弃的。混血儿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书中的小姑娘莫丽恩·皮尔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黑人女孩都羡慕她,老师都喜欢她。“整个学校为之倾倒。老师叫到她时总是满脸微笑以示鼓励。黑人男孩子在走廊里从不使坏将她绊倒;白人男孩子也不用石子扔她;白人女孩子被分配和她一起学习时也没有倒抽一口气;当她要用厕所间的水池时,黑人女孩子都会让到一边,用低垂的眼睛悄悄地看她”。她是黑人女孩的偶像,所以的黑人女孩都要象她那样才会美丽,才会被人爱。

在内心深处,佩科拉希望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从她的生活经历来看,拥有蓝色眼睛的白人小姑娘拥有众人关爱和享有他人羡慕的目光。漂亮的白人小姑娘头像可以印在糖果上,所有的人都会夸她漂亮,都会爱她,都会很有礼貌的对待她。而黑人受到的遭遇则截然不同。黑人只会被人歧视,遭受冷眼,连买东西的时候老板都是用很不耐烦的声音跟她讲话。把钱递给她的时候都不愿去碰她的手。从她自身这些年来的遭遇她自己得出了结论:只有蓝眼睛的白人才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获得快乐和并最终得到幸福。那么要实现这一愿望,她就必须首先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只有有了蓝眼睛她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伙伴们不再嘲笑她,她不再孤立的一个人坐在教室的最后排,父母不会再争吵,她的鼻子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又大又塌,会变得很好看,她也会得到父母和其他大人的宠爱。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佩科拉向上帝祈祷,祈祷上帝能赐给自己一双蓝色的眼睛。而这一愿望本质上是黑人用白人的审美标准来要求自己,说明黑人现在已经被白人的审美观同化,她的这种表现表明她渴望将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内在化。

母亲波琳到这个新兴的俄亥洲的小镇来的时候是充满对着新生活的向往的。因为她听说在北方好找工作。但是她发现,等她到了北方以后,一切都变了,在这边她很难与人交往。过去白人虽然可恨,但并不是无处不在,北方的有色人种也不一样,也很差劲。而这里的黑人妇女一直嘲笑她不把头发拉直,嘲笑她的口音。后来为了打发寂寞,她开始去看电影,在电影中,她感受到了她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东西。白人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她把自己完全包裹在电影这个虚幻的世界中。在银幕上,丑鄙变得完美,盲人重见光明,跛足扔掉拐杖。在那里没有死亡,人们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在那里黑白形象由光线打上银幕聚拢在一起,形成完美的整体。电影里白人都是那么彬彬有礼,过着富足的生活,白人男人对待白人女人非常具有绅士风度”这最终波琳把白人主人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而对自己的贫穷破旧的家产生了极大的厌恶,对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也产生了厌恶感。特别是当佩科拉在白人家里把盛着浆果馅饼的银色盘子打破的时候,波琳“一把把她拽起来,又朝她打去,一面用气得变成尖细的嗓音骂着佩科拉…”, 并且让佩科拉“滚出去”,这时的她已完全被白人的文化折服,丧失了做为母亲对女儿的天性。

二、黑人的自我否定与迷失

黑人在受着白人文化侵蚀的同时,也在经历着自己黑人文化的走向衰落。黑人逐渐的接受白人文化的同时就否定自己民族文化,在《最蓝的眼睛》里读者看到是一个被扭曲变形了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人都因为自己价值观的改变而扭曲变形,式他们嘲笑比他们肤色黑的人,羡慕肤色稍浅的人,认为他们更接近与白人,更值得他们景仰与模仿。嘲笑其他黑人在服饰行为上没有趋同与白人。没有以白人为审美标准同样会被黑人同伴嘲弄。他们恨自己的黑色皮肤,否认自己的文化,极力追求白人文化,完全否定了黑人的本土文化。

在这本书中,主人公佩科拉也受到白人审美观的影响和毒害。她认为她是黑皮肤的受害者。黑色皮肤带给她的只有伤害和痛苦。在黑人身上,她看不到任何的美,享受不到任何特权。相反的,她得到是的嘲笑和讽刺,轻视和冷落。所以她想要褪掉黑人的这一层外皮。她现在遭受的一切都是因为她的黑色肌肤。母亲不喜欢她,总是责骂她。她的朋友们对她也并非那么真心实意。男孩子们捉弄她,在班里,她是唯一一个没有同桌的学生。因此才会想要梦想得到蓝色的眼睛。事实上,这个愿望根本无法实现,而在她的眼里,她最终得到了渴望的蓝眼睛,而这是以她神智失常为代价的。只有在这种虚幻的精神状态中,在镜子中,她看到了蓝色的眼睛,才得到了获得幸福的资格。

而佩科拉周围的人则以取笑她为乐。因为她比他们更黑,所以她更丑陋。他们把对白人和自己的恨都发泄在佩科拉身上。这样他们就感觉到他们更接近白人,更为富足,更为美丽。佩科拉的丑成就了他们的美。他们需要她来衬托他们的好。从这一现象我们看出,黑人不仅遭受着来自白人的歧视,还有更多的是黑人之间内部的这种相互攀比和相互挤压。我们看到了黑人对自己同胞的残忍。对自己文化的完全否定。

三、走出迷雾,发扬民族文化

在《最蓝的眼睛》里我们看到的是, 作为一个黑人作家, 莫里森呼吁黑人从认识的误区中走出来,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其优秀成分。并且批判了黑人对自我文化的全盘否定的错误。佩科拉以为拥有了蓝眼睛完全是自欺欺人的作法。蓝眼睛不是获得认可的唯一因素,更不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条件。黑人要想生存,要想得到认可,得到与白人同等的地位与幸福,关键的还是要黑人自己要正确有看到黑人文化的优势与魅力,看到自己的民族优点并加以发扬,要有民族自豪感。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黑人自己不应该否定自己,明白获得别人认可的前提是自我肯定。他们可以吸取白人文化中的优良的可以为本民族所用的精髓内容,把本民族的文化加以发扬光大,才能避免佩科拉的悲剧再次上演。并且获得其他民族的认可和尊重。

参考文献:

[1] Toni Morrison. The Bluest Eye [M].Washington: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1970.

[2]王守仁,吴新云. 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心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3]梁志健. 美国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心灵[D]. 广西师范大学 , 2002.

[4]谢群.《最蓝的眼睛》的扭曲与变异[J].外国文学研究,1999.

作者简介:孙青梅(1978-),女,山东曹县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分院讲师。

猜你喜欢

最蓝的眼睛冲击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