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先说

2009-11-23丁彩霞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0期
关键词:步数自学课本

丁彩霞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转变教法的同时,更要改变学生的学法,自主学习便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为了迎合课程改革的精神。一些教师动辄就让学生看书学习,却又不注重自学后的反思,自认为带着问题看书自学便能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的课堂便是课改的课堂,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大胆尝试与自主探索。

执教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我带领学生学完实际测量后,学习步测这一小节时,我问学生:“假如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怎么办?”进而引出步测。我让他们猜猜看,步测是怎样的测法?那么要步测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呢?从而引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那么怎么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呢?请打开书第109页阅读最后一段并总结出测量自己平均一步长度的步骤与方法。”最后得出:量一段距离;走几个来回;算平均每次步数;算平均每步的长度。紧接着对例1的巩固,求平均每次的步数和平均每步的长度。学生几乎千篇一律地用此步骤和方法。

执教另一个班,前面方法均同,我只是没让他们自学,而是让他们先想先说求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方法有二。第一种:量自己平时自然走一步的长度,随即讨论得出“前脚尖到后脚尖的长度”为一步的长度。第二种:量一段距离;走几个来回;算几个来回的总路程和几个来回的总步数;求平均一步的长度。第二种同书上。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生一致认为第一种方便但不科学,数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必须严谨。第二种最好,因为根据前面学过的平均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要求平均一步的长度,只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步数就可以了。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解决了新问题。事实上,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基本上使用了这个方法。同样的方法进行正迁移更利于学生接受并掌握。

同样的内容因学法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大不一样。第一个班的教学形似独立自主学习。其实,先看书自学书上的方法,学生大多被动接受,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制约,他们不必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因为书上有,只要善于阅读书上现成的结论,通过归纳便能迅速找到老师所提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此过程学生只要知道“是什么”,其思维含量不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非靠自主探索获得,而只是低级的解决同题的步骤,这样的教学,多数学生会放弃思考,因而缺乏个性。

第二个班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类推迁移,自主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分析、比较、实践获得最适合学生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先想,再尝试着说,学生是积极主动的。首先他们动用所有知识,经过大脑的筛选,选用相关联的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构建,努力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过程和认识方式是积极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不光知道“是什么”,更知道“为什么”,最重要的是通过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构建并找到了自我构建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此时尝试着说的方法,也许是不太正确,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但只要“说”就是一种参与,就是一种思考,就是一种积极求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构建”才有基础,才有可能。反之,若学生有想法去说,教师却不让其说,自然是压制了他们的主动性。没有了这种主动性,“自主学习”不就成了一句空话?

此外,自学课本要注意内容的选择,方法的指导。自学课本也不是一概不好,教学中只要注意像一些无需探究的概念、原理、约定俗成的知识等,可让学生自学课本获得。而一些有探究价值的知识,课堂中应尽量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活跃的气氛下进行愉快的学习。加入自学内容也未尝不可,但更要注重自学后的引导与反思,如问一问书上是怎样介绍的,你又是怎样想的,你有没有别的方法。和书上的比,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总之,无论自学课本,还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这个方法是如何想到的。

猜你喜欢

步数自学课本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楚国的探索之旅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微信运动步数识人指南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国人运动偏爱健走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