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的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2009-11-19杜娟郭豪杰
杜 娟 郭豪杰
摘要:大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是阻碍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大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同时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歧义容忍度,这样就可以解决大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把元认知策略应用到口语学习中以克服英语口语沟通焦虑。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口语沟通焦虑:教学策略:元认知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就在于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针对过去大学英语教学以阅读理解为主而忽视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这一现状提出来的。笔者所在高校已经于2007年上半年加入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行列。开始讲授听说课程。尽管刚刚起步,但呈现出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肯定。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都面带矜持、羞于开口。不敢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现象就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英语口语沟通焦虑。笔者从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消除大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沟通能力。
一、英语口语沟通焦虑和元认知策略研究
焦虑是一种引起不安、紧张、忧虑、担心、自我怀疑的主观情绪。很多人发现。英语学习尤其是课堂英语学习格外让人感到有压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英语课堂焦虑。它是与课堂学习有关的,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感知、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包括沟通焦虑、负面评价恐惧和测试焦虑三种形式。大约五分之一的英语学习者都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沟通焦虑。沟通焦虑又分为写作焦虑和口语沟通焦虑两种。口语沟通焦虑是指个体在与他人进行真实的或预期的口语沟通时所产生的恐惧或焦虑。最近几年。国内学者对英语学习焦虑感和英语成绩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感与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关系,即焦虑感对英语学习产生副作用:焦虑感强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较差,而比较放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上世纪70年代初率先提出的。他将元认知知识分为三个方面:人的知识、任务知识、策略知识。后来,有学者又提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元认知策略指的就是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过程进行调整的行为,因而它可以协调各种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个体意识和体验到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学习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情况自觉地选择、安排、使用和调整学习方法。并且知道自己拥有的各种学习方法的作用、适用范围与适用条件,从而选用其中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应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的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式,但英语学习不仅是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学生主动表达。学生一旦面临被提问或者参加分组讨论活动,就会非常担心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训斥而不敢开口讲英语。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英语口语沟通焦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反对传统的“重知轻情”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练”为主,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并使用英语。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这样能大大降低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的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如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堂问答”等方式,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表达的机会。从而消除他们的英语口语沟通焦虑。
2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式消除大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
教学方法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表现形式,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教学材料,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涉及与课程相关的欧美文化背景知识,并适当运用各种教学素材,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个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消除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小组讨论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给学习者更多的交流机会。同时也可以消除那些不愿意在更多同学面前发言的学生们的心理障碍和焦虑。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活动。由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大学生的沟通焦虑程度会显著降低,他们都会更加积极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另外,小组讨论活动也要求每一名学生在发言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小组其他成员会在语音、语调、选词、语法等方面对他进行帮助,使他能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并能很好地进行改善。这样会让大学生越来越自信,英语口语沟通焦虑程度也会逐渐下降。同时,教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外语角”活动也是降低他们英语口语沟通焦虑的一种有效手段。“外语角”活动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学生可以在那里寻找与自己英语口语程度相当的同学,而且相互之间又是陌生人,因此在交流时会显得更自然,沟通焦虑程度自然会降低。
3,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歧义容忍度
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许多大学生由于怕被人取笑、怕出差错而羞于开口或语无伦次、结结巴巴,这说明他们对于英语的歧义容忍度过低。歧义容忍度是指当一个人遇到与他自身的信仰体系或认知结构相反的观点或命题时,他从认知上愿意容忍的程度。低歧义容忍度的个体过于追求语言精确,当遇到不明确或不一致的观点时,又或者感到有压力时会产生焦虑情况。具有高歧义容忍度的学生的口语沟通焦虑程度较低,这是因为他们的高歧义容忍度使他们在有关沟通技能的训练中获益更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策略提高学生的歧义容忍度,以降低他们英语口语沟通中的焦虑程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学生面前有绝对的权威,严肃的课堂氛围增加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焦虑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要给予学生学术上的帮助指导,还要给予学生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多给学生一些赞扬和鼓励性的评价。在这样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歧义容忍度会显著提高,从而降低他们的英语口语沟通焦虑程度。
三、应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沟通焦虑的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级的执行性技巧,是学习者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策略。学习者通过对语言学习的规划、监控和评估等手段来调节语言学习。为了克服
英语口语沟通焦虑。学生首先需要对英语口语沟通焦虑有充分的了解,确定认知策略,其次在执行过程中运用监控进行体验并反馈体验结果。同时不断修正对自身条件以及学习策略的认识,形成更准确的判断,最后根据修正的策略计划继续进行体验,切实把各项元认知策略应用到英语口语学习中。
通常,元认知策略包括以下8项。(1)预先准备。在进行英语口语沟通之前,学生在心理上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就可以避免焦虑。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让自己意识到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时出错是很常见、很自然的事情,只要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就是成功的。(2)预先预习。在每次上口语课或与他人用英语进行沟通之前,学生对需要准备的话题和背景知识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在发言时就能心中有数,自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焦虑程度。(3)定向注意。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多种学习任务,而努力追求同时兼顾各项学习任务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可以先把注意力放在某一项学习任务上,做完后再考虑另一项,这样可以有效地排除干扰因素。(4)选择注意。在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时,学生不要一直关注讲话者的每一个词句。要有选择地注意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组织自己的语言输出,避免因抓不住讲话者要表达的信息而产生沟通焦虑,并影响沟通的正常进行。自我管理。为了克服英语口语沟通焦虑,学生可以主动创造一些小范围内练习英语口语的环境,如与朋友一起练习等。另外,在课堂上也要尽量抓住机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每一次活动,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6)自我监控。在用英语进行口语沟通时,克服焦虑、大胆表达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逐渐对语言表达的质量如语音、语法和措辞等予以重视,有意识地实施自我监控,这样才能最终讲一口流利的英语。(7)延迟表达。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在初始阶段推迟表达,通过听力理解先吸收。俗话说“听说不分家”,对于初学或口语程度低的学生来说,为了避免口语沟通焦虑的加深,可以先选择多听、多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多跟读、多模仿,再逐渐过渡到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阶段。虽然延迟了表达,但对于初学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8)自我评价。学生要经常检查自己语言学习的结果是否完满、准确,及时地、积极地从老师、同学那里得到反馈信息,并结合自己的课堂表现、课堂参与程度给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对自己在口语方面取得的进步要充分肯定,增强自信;对不足之处,则要分析并适当调节以上元认知策略,从而使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有更显著的提高。
总之,教师在整个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既要关心学生,尽早发现学生出现的沟通焦虑心理并及时给予有益的帮助,又要从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降低英语口语沟通焦虑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