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的战略构想

2009-11-18

物流科技 2009年11期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闽台战略

郑 颖

摘要:近年来,闽台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产生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需求。海峡两岸“大三通”后,福建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探讨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闽台农产品贸易的现实状况,分析了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的现实条件,对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提出战略构想。

关键词: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was rapid quickly, it made the giant demand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After the“big three links”between two sid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started, Fujian had a special geographical advantage, so it had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the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The paper acts according to the realistic condition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it analyzed the actual conditions on the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conception to the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Key words: Fujian and Taiwan;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c

农产品物流是农产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其中包括农产品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据商务部台港澳司的统计显示,2007年两岸农产品贸易额达8亿美元,大幅增长40.3%,占大陆农产品贸易总额的1%。其中,大陆对台出口6.1亿美元,自台进口1.9亿美元,分别增长46.6%和23%。福建和台湾隔海相望,距离最近,地理气候相似,语言相通,台湾有近70%的人口来自于福建。近年来,福建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已成为大陆对台农产品贸易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省份。随着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及直接通邮的正式启动,两岸贸易往来将更加频繁,闽台农产品贸易大有可为,闽台农产品物流需求将不断扩大。

1闽台农产品贸易的现实状况

1.1闽台农产品贸易额逐年增长

近年来,随着台湾对大陆政治态度的改变,闽台贸易额不断增长,闽台农产品贸易额也在逐年增长,从2004年的0.3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87亿美元,增长了3.8倍(表1)。据福州海关2009年4月15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福建省对台湾农产品贸易进出口6 078万美元,同比增长76.8%,占同期大陆对台农产品贸易总额的32.5%,福建省已成为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的最大省份[1]。

1.2闽台农产品贸易额占闽台贸易额的比重仍然偏低

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闽台农产品贸易额占闽台贸易额的比重仅为0.90%,即使2008年闽台农产品贸易额占闽台贸易额的比重也仅为2.58%。随着闽台农业合作的加强,闽台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3闽台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的互补性

福建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缘故,对台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农业合作方面更具优势。目前,台湾农业已经进入集约化阶段,但台湾农业劳动力成本高,而福建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都较低。闽台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如蔬菜、茶叶、食用菌等是福建的优势,而高档花卉、亚热带水果等是台湾的优势。

1.4闽台农产品贸易前景看好

从表1可以看出,近5年来闽台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幅度都大大超过闽台贸易额的增长幅度,2005年闽台农产品贸易额比2004年增长58.97%,而闽台贸易额仅增长12.01%;2008年闽台农产品贸易额比2007年增长46.09%,而闽台贸易额仅增长5.14%。与此同时,闽台农产品贸易额占闽台贸易额的比重也在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0.90%上升到2008年的2.58%。随着闽台两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闽台农产品贸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的现实基础

闽台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增长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为降低闽台农产品贸易的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实现闽台两岸的共赢,闽台农产品物流必须走向合作。

2.1闽台两岸政府的支持是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台湾政府对大陆政治立场的改变和政策的放松,特别是海峡两岸大三通,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为了加大与台湾的贸易往来,陆续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福建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福州海关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闽台农业合作的工作措施》、《鼓励和支持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的暂行规定》、《关于实施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的若干意见》、《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澎湖间海上直接通航运输管理暂行规定》、《福建检验检疫局进一步支持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有关措施》,以及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这些政策、法规、意见为闽台两岸农产品物流的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

2.2闽台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是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的前提

2005年以来,大陆陆续开放台湾水果等农产品登陆,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出口增长迅猛。据台湾海关统计,出口至大陆的台湾农产品自2002年的6 640万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亿3 074万美元,增长6.5倍。据中新社香港2008年3月14日报道,在2007年台湾农产品总出口额中,大陆(包括香港)市场所占的比例为25.65%,大陆已取代日本成为台湾农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而福建省已成为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的最大省份。另一方面,2006年5月25日,福建省出台《鼓励和支持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的暂行规定》,对进出福建口岸的台湾农产品提供便捷的通关环境和货币结算。在政策鼓励和巨大的市场利益驱动下,台湾经福建出口大陆农产品的规模显著增强。闽台两岸巨大的农产品贸易需要庞大的农产品物流与之相配套。

2.3农产品的特性是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的推进器

农产品保鲜期短,易腐烂、损耗,但在实体流通过程中要经过采摘、分拣、包装、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等多道环节,这决定了农产品要有良好的储存条件和运输条件,同时必须要有高效的物流与之相适应。闽台农产品贸易至少跨越台湾和福建两大区域,其中还涉及到电子口岸对接、通关和检验检疫等环节。为提高流通效率,需要闽台两岸加强农产品物流合作,双方建立农产品保税物流中心,设立农产品专业化仓库和冷藏车辆,统一包装标准,包装规范。

2.4闽台两岸物流业的互补性和双赢是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的现实条件

台湾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具有完善的公路、铁路网络,以及通往世界各地的海运、空运网络,港口设施好,港口物流发达,物流信息传递效率高,而且还具有许多经验丰富的高级物流人才。福建物流业从90年代才开始起步,总的说来,高级物流人才匮乏,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港口物流发展滞后。虽然闽台两岸物流业发展差距大,但福建拥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拥有与台湾相似的地理气候,农业发展条件好,有大量可开拓的腹地资源,而且近年来福建正加快高速铁路网和公路网的建设,新一轮铁路项目全部建成后,福建将形成“三纵六横”的高速铁路网,形成9个设区市的快速铁路环线和快速铁路进出省通道,省会城市到相邻省会城市3~5个小时交通圈[3]。台湾是典型的海岛经济,岛内劳动力成本高,面积有限,必须发展外向型经济才有前途。闽台两岸物流业具有互补性,进行农产品物流合作是双赢的,双方都会带来巨大的农产品利润和物流利润。

2.5闽台农业合作的持续升温带动了闽台农产品物流的合作和发展

闽台两地一水相连,地理、语言、习俗相近,气候、温度相似,闽台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5年7月9日,经中共中央同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将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福建全省,设立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据福州海关统计,台商投资福建的农业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到2008年5月,福建已有2 012个台商投资农业项目,福建省农业利用台资总额在大陆各省市中名列前茅,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农业引进合作的密集区。闽台农业合作的深入,带动了漳浦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厦门的台湾水果集散中心、南安的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一系列的农产品运输、仓储、冷藏等物流需求。南安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总经理林成绩表示,自2008年12月15日两岸“大三通”以来至今的一个月,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对金马澎等地直航进出口货物总量达2.7万多吨,金额达25.8万美元,较“大三通”前有不小的增

幅[4]。

3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发展的战略构想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保障农产品物尽其值,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农产品物流经验。随着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蓬勃发展,加强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3.1闽台在物流政策法规上进行合作,推进物流标准化

台湾物流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台湾当局对发展物流业的重视,目前台湾已进入现代物流阶段,有较为完善的物流政策法规和物流信息平台。大陆的物流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受经济条件制约和物流观念影响,大陆物流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政策法规滞后,物流业依然分属多个部门领导,物流标准化工作有待推进。由于农产品体积大、易损伤、腐烂,可产生的附加值不高,对运输工具的承载成本有限,海运具有较大的优势。福建和台湾直航距离最近,闽台两岸直航运输时间最短的不超过10小时,因此,闽台农产品物流具有广阔的市场。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度的特性,对流通时间和储存条件有较高要求。为加快闽台两岸农产品流通,闽台两省在物流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物流技术交流和推广、物流信息搜集与共享、区域物流规划及物流企业咨询服务、物流业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多层次、行之有效的合作,以实现共赢[5]。可以实行统一的物流政策法规,推进物流标准化,特别是实行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安全和互认机制,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包装规格、条形码、托盘等,采用相同的运输、储存条件,物流活动规范化。目前大陆对进口台湾农产品实行了零关税、享受大陆公路运输“绿色通道”、加快检疫检验过程等措施,而台湾对进口大陆农产品就没有这么大的优惠措施了。

3.2共同建设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实现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的对接

虽然目前福建为方便闽台农产品交易,在厦门建立了台湾水果集散中心、在南安建立了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在霞浦建立了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在漳浦建立了台湾农民创业园,这些措施为推动闽台农产品交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然而现在福建全省都已经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了,闽台农产品贸易在全省都已经展开,仅仅建设几个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充分利用当前福建省众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闽台共同把福建沿海城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成为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集散中心,同时要完善交易市场,把交易市场发展为集交易、物流、仓储、冷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市场。使交易市场成为闽台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在几个重要的、规模化的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电子交易平台,实行统一的农产品分级包装,采用拍卖系统和订货系统,向广大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农产品物流服务。目前,台湾的农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批发市场,但也在发展对大客户的直销,虽然台湾物流信息化程度较高,但也必须完善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实现闽台两岸农产品电子交易的对接,提高闽台两岸农产品物流的效率[6]。

3.3培育并加强闽台两岸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合作,积极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实施已久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小规模化和生产主体的分散化,农产品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许多农户自己负责生产、运输、销售,成为农产品物流主体的一部分,这些农产品再经过层层批发,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损失率增大。当前,福建要积极培育规模化的农产品物流主体,如有实力的农产品批发商、零售商、农民合作组织等,并加强与台湾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合作,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近年来,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与台湾农产品物流主体之间进行合作,迅速、快捷地转分销台湾水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鉴于农产品对运输、储存有较高的要求,以及在流通中易于损耗等特点,闽台两岸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通过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企业的介入,分离农产品商流和物流通道。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发达的物流网络、便捷的信息平台、专业的物流运输、配送装备,可以大大降低农产品损耗,加快周转速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3.4加大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闽台物流业的深层次合作

农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对于福建乃至全国来说,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已是不争的事实,农产品缺乏专用的冷藏库、立体仓库和冷藏车,许多农产品直接堆放在简易仓库,甚至是露天堆放,大多数农产品是裸露销售,只有少部分经过简单包装,经过分级拣选、精致包装的就更少了。运输农产品的车辆以敞篷卡车为主,再加上农村道路等级低,路面破损现象经常见到,农产品运输效率大为降低。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农产品损耗率高,流通成本加大,有资料显示,荷兰的蔬菜、水果的损耗率仅为5%,而我国却达20%以上[7]。虽然近几年福建省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日益重视,然而大多数的农村,农民依然处于信息盲点,靠经验生产、销售。因此,当前对于福建来说,要重点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改变农产品物流的落后状况,提升福建农产品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重点加强对台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招商,引进台湾现代专业物流企业。发挥闽台两地民间物流组织的作用,为两地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和引进台资物流企业做好铺垫。通过闽台两地物流业的深层次合作,带动闽台贸易和闽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3.5加强闽台港口物流对接,把福建建设成为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通关口岸与中转站

福建与台湾都拥有众多的港口,闽台直航距离最近,运输成本低,农产品属于大宗货物,非常适合海运,这为闽台发展农产品港口物流合作提供了天然条件。港口物流对接包含电子口岸对接、检验检疫和快速通关机制、农产品安全预警机制、专业化仓储设施和配送中心建设、互设农产品保税专区等。电子口岸对接平台是提高农产品物流时效,保障闽台港口物流合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平台。闽台海关通过两地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的电子化对接,统一农产品检验检疫的标准化机制和便捷通关机制,做到“一个标准、一次检验、全球通行”,逐步实现闽台口岸农产品的快速通关和双向保税功能,从而不断完善口岸的电子化监督与服务体系[8]。福建省政府颁布的《鼓励和支持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的暂行规定》,提出对两岸农产品进出实行“绿色通道”,海关对涉台农产品和食品,推行就近报关、口岸验放、提前报关、加急验放等通关措施;检验检疫部门在同等条件下,全天候受理,做到“一特二简三优四快”,即特事特办,简化手续、简化环节,优先审批、优先报检、优先验放,快速查验、快速检疫、快速检测、快速放行。鉴于福建港口对台湾农产品采取的特惠通关政策和服务措施,以及福建交通的改善和腹地资源的开发,福建将成为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通关口岸与中转站的首选之地,如当前台湾的水产品很多就通过东山岛分销到全国各地,水果通过厦门分销到全国各地。

随着闽台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迅猛发展,加强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和发展,可以提高闽台两岸农产品的竞争力,对于闽台两省都是双赢的,顺应了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珺. 一季度进出口值猛增七成 闽台农产品贸易额全国“称冠”[N]. 福州晚报,2009-04-16(23).

[2] 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福建省鼓励台湾同胞投资政策法规选编[EB/OL]. (2008-12-22)[2009-07-17]. http://fjstb.gov.cn/html/20081222/313927-1.html.

[3] 薛辉,阙文龙,等. 通了!快了![N]. 海峡都市报,2009-07-01(4).

[4] 龙友情,蔡晓生. 筑好平台服务两岸——访南安闽台农产品市场总经理林成绩[N]. 福建日报,2009-01-19(5).

[5] 孙侠. 闽台签署物流合作协议[EB/OL]. (2006-07-22)[2009-07-21]. http://news.21cn.com/domestic/difang/2006/07/22/2658241.shtml.

[6] 陈国明. 福建省“十一五”期间将致力于闽台物流业合作[EB/OL]. (2006-08-24)[2009-07-21]. http://www.chinanews.com.cn/tw/lasq/news/2006/08-24/779018.shtml.

[7] 凌中南. 国际农产品物流发展特征及经验借鉴[J]. 河南农业,2009(3):49-50.

[8] 陈彤. 构筑闽台农产品物流联盟 打造竞争合力[J]. 海西物流,2007(12):82-84.

猜你喜欢

农产品物流闽台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战略
战略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双向流通模式在农产品物流模式中的构建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