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2009-11-17高丽萍
高丽萍
[摘 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使现代职业具有新的特点,要培训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不仅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
[关键词]:现代职业 职业技能 适应职业变化能力 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
一、现代职业的特点
1.职业岗位、职业技能更新加快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新职业的不断诞生;另一方面,传统职业的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推动了信息处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以信息为中心的新职业群,也使传统职业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学者指出,平均50%的职业可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发生变化,每3年~5年就有约50%的职业技能需要更新。有资料表明,美国在过去的15年中淘汰了8000种职业,同时诞生了6000种新职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每年的淘汰率达20%,技术的周期寿命只有5年。
2.对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岗位技术正向细微化方向发展,由此引发的能力需求也更为多样化,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高技术领域的要求。除此,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越来越面临比较广泛的岗位技术覆盖面,除技术操作外,还有技术行政管理、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等各种知识的交叉,所以,仅有传统定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对现代人具有重要意义。如会计职业,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职业只是要求会记账、算账、报账就可以了,而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仅会记账、算账、报账,还要会具有相关的财政、金融、税法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具有领导参谋与助手的素质,更新知识的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等;不仅会手工记账,更注重会计电算化处理,电子商务知识等。
3.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综合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人们在职业环境中的交往和信息量大大增加,纯个体的活动将常被“工作团队”、“项目组”等集体活动所替代,岗位的相互替代性,产生结构的变革。新型工作组织和管理机制的出现,使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强。因此,对现代人的职业能力,特别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合作的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管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适应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现代职业的上述特点,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生的职业定位决定了高职生应具备其相应的职业能力。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生心理、知识、素质、技能等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综合表现。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也是心理学上的能力概念——顺利完成学习或其他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指综合的称职的就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
按高职生未来整个职业生涯所需的能力结构划分,可以将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分为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即持续发展能力)两大类。
职业技能是高职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职业技能又可以分为通用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实践技能与操作技能;二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三是综合实践能力。通用职业技能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它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强,外语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专业技能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岗位技术人员所必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岗位知识、工艺流程掌握程度、工艺熟练程度、实践操作能力、检查维修技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能力和推广能力等。
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是指建立在职业技能基础上,能适应经济和职业发展要求而不断获得增强和发展的职业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德国职教界称之为“社会能力”或“关键能力”。该能力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侧重表现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抽象。在实际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如下特征:一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能起作用。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知识。这些能力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等;(2)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等;(3)心理承受能力,包括自信心、独立性以及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风险的能力等;(4)组织管理能力,包括预测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判断力、决策能力、设计能力、协调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等;(5)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想像能力、思维能力、进取心、上进心、毅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三、高职生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培养
高职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整个人才培养工作。影响高职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的培养因素很多,在这里仅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宽基础,强技能,活模块”设置课程
高职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面向整个职业岗位(群),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即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面向整个职业工作过程,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建立适合理论教学体系并具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形成“基本素质一职业能力一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在培养职业专门能力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培养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课程设置应按照“宽基础,强技能,活模块”课程结构设计模式。“宽基础”是指按现代职业技术要求,所设课程不是针对某一单一职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能的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强技能”指在课程设置的结构上,加大实践技能课的比例,设置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课程,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而且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组织教学内容,着眼于能力的培养。
该模式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其次,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属于必修课程,体现专业特征;第三,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整个课程结构由于核心课程的内在结构和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具有灵活性、多样化的特征。如根据会计专业针对的职业岗位群,以岗位实践活动为基础,可形成的会计核算模块,纳税申报模块、会计电算化模块、会计报表分析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等,并在此基础上为增强学生将来就业的灵活性与岗位可选择性,再按工商企业会计方向、金融会计方向、房地产会计方向等设置专业方向,形成模块化课程设置。
“宽基础、强技能,活模块”课程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制定课程的目标,使得课程设置更接近职业岗位的需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以模块的形式来进行不同课程间的组合,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从而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专业需求;三是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及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课程,有利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四是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强调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较宽基础的水平上来进行较灵活的岗位性教育;注重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利于高职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2.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高职生在校学习,不只是掌握几种技能,拿到几个证书,就达到了目的。高等职业教育不应是一种终结教育,而应是一种终身教育。为此,要树立为高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处理好就业与创业的关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向“导”学的转变,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打造专业技能过硬、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零距离”上岗的优秀职业人才。
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上,采取调整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方式。可以采取上课时集中,实习时在各企业单位工厂分别实施,或采取边上课、边实习的方式等;还可以采取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学管理运作上,采取科学的教学管理技术;在应用教育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措施。
在教学方法选用上,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创造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行实训、教学一体化,将专业课搬到实训室;推行情景模拟教学;特别是对于实践性教学比较强的课程,将教学课堂移至工业中心、实践教学场所,实行“教、学、做”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学生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下,形成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在考核方式、方法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考试内容、考试形式改革;考试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操作技能,还要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考核;要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职业技能考试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考试形式随着考试内容的改革发生相应的变化,可采取笔试、动手实操、产品制作、课程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等等,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可采取“笔试+实践技能”、“笔试+面试”、“笔试+案例分析”、“笔试+口试”、笔试+口试+答辩等考核方法;还可以采取开卷考试与半开卷考试、闭卷考试相结合,课堂考试与现场考试相结合等考试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定.2002.
[2]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
[3]温家宝.《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报告. 2005-11.
[4]黄克孝.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倾向[J].职教论坛,2004,(10).
[5]宗寒.按照职业变化的规律培养人[J].求是,2004,(5).
[6]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