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09-11-17马小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

马小红

[摘 要]: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行为中针对阅读对象(即文本)所表现的一种行为特征。它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还要设计合理的阅读目标,并及时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以达到“不待人教,自能读书”(叶圣陶语)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习惯 阅读目标 阅读笔记

阅读习惯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读书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

一、要培养学生好的预习阅读习惯

速读课文直至熟读课文,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我认为,读一遍文章,比读十遍提示有好处。

子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在学生还没有阅读课文,还不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还没有形成自己对作品的态度观点和看法,即还没有进入愤悱之境的时候,为什么要急着启发他呢?或者说,尚未迷途,何需指津!

习惯经反复训练可以成为天性中的一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认识、理解的字、词、句及时查阅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有辅助资料尽量参照、查阅,以加强理解。

2.培养下批注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下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字进行旁注。

3.培养做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4.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学者先要会疑”(程颐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语)。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

5.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6.培养速读习惯。即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 (每分钟500字左右)。

学生要养成好的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要靠培养和训练,才能知其要领,明其方法。教师必须注意科学地把握训练的环节,解决如何把零散的内容实行有效的组合,使之成为一个

严密的整体,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网络。

二、在学生自读时,教师要做好四个方面的事

1.和学生一道读书,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不要忽视自我的存在,从自己的人文视野、生活阅历、性格习惯、心理状态、兴趣爱好出发,有所思考地读、有所联系的读;或主旨、或题材、或手法、或语言,或读有所启发、或读有所顿悟、或读有所联想、或读有所疑惑,进而再读、思考、探究、实践。

2.采取个别点拨的策略,除学生自学中极个别的普遍问题外,一般采取谁有问题对谁辅导的个别方式。这样一来,教师就能真正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又能避免因教师统一讲解,而对学生个体的自学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3.引导学生养成笔录灵感的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思考情况记录在案,能防止遗忘,保存思维轨迹,以便进一步的去拓宽、加深、完善、提高、创新。

4.通过巡视等方式了解、督促全班学生向着既定目标认真自学,了解每个学生自学的情况,督促极个别的、心不在焉的学生,对那些过于偏离方向的学习行为予以提醒、约束和引导。

三、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规律可循的,过程与方法却不能千篇一律

因为学生的阅读,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那么,如何找到规律与个性的结合点,应该是我们建立阅读规范的突破口。略读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走马观花,读而无获”。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这样一种阅读笔记。把阅读要求作为一个底线拉出来,使阅读目标具体化,适合学生操作;同时,为了照顾到学生的阅读个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几点提示:

1.在速读的基础上完成。每天用20分钟左右,读一篇精美文章并做笔记。

2.笔记里的内容不必每点都写,可以放弃2点~3点;

3.每周设一节阅读讨论课(自习课),大家交流阅读体会,朗读佳作名篇,互相分享发现的乐趣。

我设计的阅读笔记模式如下:

文章题目;整体感受;疑难点;兴趣点;拓展思考;佳词美句;结构脉络(特别针对议论文)。

建立阅读规范,等于为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把阅读分解为“读什么”和“怎样读”两个问题,“读什么”主要就文章的内容而言,包括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对艺术形式与风格的领略和鉴赏。下面,又设计4个“点”(兴趣点、联想点、信息点、质疑点)予以支撑,使学生对内容有所把握又不落窠臼;“怎样读”主要就读书方法而言,我们力图引导学生“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以“趣”导入,以“法”约束,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最后,进入独立阅读的自由状态。对学生来说,这中间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的然而却是必需的规范过程,即养成“不动笔不读书,不思考不读书”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从中受益,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和愉快的心态进入阅读,阅读中有紧迫感但没有被动感,阅读之后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和发现的问题,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阅读笔记。

学生在读好课本的前提下,我推荐读《语文报》《读者》《智慧背囊》《时文选粹》《精美散文》《上帝的笑》等书报。这样,学生将读过的内容写到读书笔记上,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及评价,老师定期检查、督促,让学生读有所获,学有所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四、小结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自能读书”。语文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阅读也应该伴随人的一生。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忽视了阅读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成了无本之木。积极主动地练好精读、略读、快读的基本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的学习就会“源深而流远,根固而木长”,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从冗杂走向简约——我理想的阅读教学.

[2]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

[4]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9).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加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人机对话训练
浅议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