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的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2009-11-17刘秀云
刘秀云
[摘 要]:文章通过体育教师素养中的道德、技能、行为和作风等方面对体育课堂教学影响的分析,系统阐述了体育教师的素养养成的必要性,进而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特征提出了提高体育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师 素养 课堂教学
教育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体育教师担任着“人类灵魂工程师”和“青年健美设计师”的双重使命,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还要使体育能够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培养学生不怕苦的精神。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教育理论。体育教师的素养也是目前社会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师的素养的构成部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体育教师的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1.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对待其他教师的道德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对待家长或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教书育人,就不能把体育和德育分割开来。在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训练体育专门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中,应始终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塑造学生健康美好的心灵。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作为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是作为体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品质。教师对工作的热爱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热爱,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体育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对待学生既要做到一视同仁,又要个别对待。在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教师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全方位注意自己的形象。除了课堂,在校园生活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也随时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体育教师职业更好地使“言传”和“身教”相结合,处处以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师道德言行来影响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素养两个方面。体育教师只有这两方面同时发展,才能体现教师的风采和体育课的精彩。
(1)知识素质。知识素质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个称职的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才能以扎实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去应对不断变化的教材。在授课过程中只讲授教材内容,会使体育课堂变得乏味无趣。如果体育教师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或课外知识,不但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为体育课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应精通专业的理论知识,以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用创新的精神去探索体育教学规律,同时还要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渊博、内涵丰富的体育教师。
(2)能力素养。能力素养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学工作的条理性、协调性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同时也对教师知识素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重要保证。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但要拥有安排体育教学、组织举办各种体育竞赛和日常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还要具有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和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体育工作者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性别、年龄、性格、爱好、心理特点、家庭背景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着实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这就要发挥体育教师的能力素养,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具有迅速应变的判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制个人欲望的自制力。
3.体育教师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作风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体育教师要以健壮的体格、优美的姿势和蓬勃的精神面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丰富的理论知识、生动优美直观规范的示范动作作为学生参加锻炼的动力,以形象生动富有逻辑性与感染力的语言作为提高学生掌握动作和增加学识兴趣的兴奋剂。
体育教师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作风也反映了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的态度和行为。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也是自己学习的时候,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学习才能取得进步,完善自我。教师持有平易近人的态度更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体育教师的职业作风与行为要求其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因人而异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教学中,对待性格比较懦弱、胆子小、反应慢、在练习中力不从心的学生,应多表扬,多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活泼好动、爱自我表现、情绪表现得比较激烈、波动性大的学生,应少表扬,多引导他们发挥其特长,做好每一个练习,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的练习中精益求精,从而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练习。
二、提高体育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
1.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
学校要重视体育的发展,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教学活动。对中青年教师,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进一步深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2.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学校要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知识面,使教师不仅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善于把这些变成学生的财富。
3.加强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
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体育的安全教育,特别是进行器械体育课时,学校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措施,确保教学的安全。
4.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近年来,一些学校使用的电化教学就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改进,通过给学生提供生动的图像资料以激发学习兴趣,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不足和缺陷,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教学课时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屈世琼.论高校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J].重庆交通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陆培长.体育课教学效果探讨[J].广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蔡小丁.浅谈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J].陕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