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下学校体育存在的不足
2009-11-17沈勇王海波
沈 勇 王海波
[摘 要]: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的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信息技术下我国学校体育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当前学校体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目标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作为新科技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认为今天的教育不仅是面向素质教育的,而且必须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面向21世纪教育的改革创新》中强调,“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体育也必须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从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高度审视我国学校体育就会发现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何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的有关问题,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资源的整体效应, 提高教学效果, 为教育的整体服务, 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 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体育的研究既很必要,又很迫切。
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T)是国际上流行的说法。从本质上来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利用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认知信息功能。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进入了现代信息技术阶段。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侧重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结合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形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平台是依托校园网(Intranet)的网络环境构建,这是当前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案。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正在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并进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整个社会正处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时期。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
二、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校体育目标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使学生掌握具有实用性的健身技术和技能。这一目标可称作操作性目标或方法性目标。主要解决学生是否有能力去享受体育的问题。
2.学习与掌握体育的卫生和保健知识。这一目标是知识性目标,主要解决学生如何“有道”地去享受体育的问题。
3.培养健身的意识和习惯并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这一目标是观念目标或态度目标,主要解决学生能否具备一生享受体育的问题。
4.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这一目标是教育目标对体育教育提出的要求。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四个组成部分。而人们通常将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分为体育课与课余体育活动。
三、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必须是基于信息技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以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导致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无不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以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可以说,以电脑化、网络化、教学化为重要内容的“信息化”不仅是知识经济到来的标志,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要标志,离开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创新也就失去了载体,没有这种载体的“创新”,也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适应“知识经济”这时代的要求,顺应时代的潮流,并与学校教育的发展相匹配,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基于信息技术,改变体育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单一的组织形式,改变教学陈旧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科学合理地让学生得到进步。
四、信息技术下学校体育存在的不足
1.学校方面
(1)学校对体育信息技术投入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信息技术建设已颇具规模,办公自动化、教学信息化已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逐渐被边缘化,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不够重视,没有正确认识到学校体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致使学校体育信息技术硬件设备投入不足,明显体现出现有设施与实际需要脱节。
(2)体育信息网站开发存在不足
基于校园网的体育信息网站是推进体育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的窗口与平台,体育教育不能单纯依靠体育课教学来完成,要实现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但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校体育信息网站开发存在不足,出现了网站网页内容匮乏,更新速度慢,栏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同时,体育教育相关的软件及课件数量较少、种类不齐。这影响了学校体育多元化的实现。
2.体育教学方面
(1)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在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今天,我们发现现行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据说,国内的一名体育教师出国考察,在俄罗斯碰上一位体育教师,一谈起中国的学校体育,这位俄罗斯的体育教师就翘起大拇指说中国的学校体育教学是“苏州园林式的体育教学”。意思就是说中国的体育教学像苏州园林一样经过“精雕细琢”,体育教学过程精确到可以用秒来计算。不仅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过于严密,而且课堂教学程序一成不变。几十年来,体育教学程序一直是固定不变的:开始部分是整理队伍,报告人数,教师讲解本堂课教学内容;然后是开始做准备活动,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之后就进入到基本部分,复习学过的内容,学习新内容;最后是结束部分,教师整理队伍,做放松练习,小结上课情况,这节课也就结束了。日复一日我们循着惯性走,乐此不疲。这样过于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使得课堂教学机械、乏味,不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面对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体育教学需要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2)体育教学方法陈旧
体育教学方法的陈旧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弊端。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实际上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强调的是教师的示范动作,至于学生那就是“照样画葫芦”,只要机械的模仿就是。因此,学生学习的动作必须和老师所示范的动作一样。我们可以想象,倘若老师的动作不规范,那么,这个班几乎所有学生的动作也就不可能规范。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与我们现行的体育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有利于规范学生动作,而且也有利于创设学习情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体育教师方面
(1)体育教师落后的观念
体育教师由于客观原因往往对电脑接触的不多,因为多媒体授课与他们平时所用的教学手段有一段距离,一些体育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其他学科的教学手段,在上课的时候都不太愿意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教师中存在“不学信息技术,照样教体育”教学观念的大有人在。这部分体育教师“科技兴体”的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不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体育领域的冲击,看不到体育信息化建设对体育管理从形式、内容到管理制度上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领域的意识不强,认为信息化只是对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这显然不符和新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2)体育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受客观条件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能熟练把信息技术应用与现实的教学仅占少数。体育教学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使得体育教师缺乏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教学的能力。作为21世纪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用教育技术的思想方法指导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3)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力度不足
体育课虽然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门课程,但由于其不是主要课程,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致使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力度不足。原本体育教师就缺乏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教学的能力,再加上学校培养力度的不足,使其形成恶性循环,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五、建议
1.加大学校体育中的投入力度,促进信息网站建设
学校领导以及体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学校领导更应看到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中广阔的应用前景,加大学校体育中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促进体育信息网站的开发与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性研究,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学校体育科学化、信息化的发挥的发展方向。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多元化发展
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得体育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发张、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科学地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改变体育教师观念,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学校校园网的发展为依托,以资源库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信息化为目标,鼓励教师参与研究,从技术手段层面上促进教师现代化教育观念的形成。学校或有关部门应该为体育教师信息能力的提高进行各种培训,不仅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 还要使教师们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普遍提高在职教师学会掌握和使用先进的工具软件来提高媒体素材的使用能力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钟义信.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7.
[2]窦盼英,张香竹.信息技术与学科探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杜芸芸.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2008.
[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毛振明,赵立,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蔡磊,蔡山,张海峰,宋凯明.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调查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
[8]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 刘敏,刘凯,刘杰.体育院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
[10]王铟,朱京曦,刘莉,乌美娜.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
[11]张晓东.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