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09-11-17董立兰
董立兰
【摘 要】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记得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学生思维的自主放飞。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
钱梦龙先生说过:“教师教学必须致力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教好每一堂课固然重要,但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又能教会他们独立处理和解决学习中各种问题的技能,则更能显示其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即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掌握能够终生“独立生活”的本领。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性的教学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人的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而创设问题情境正是触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外部环境因素。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学生的学习意志就会更坚定,主体作用就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如:在讲“垂径定理”一节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学问题,如某工厂要建一个下为长方形上为圆拱形的大门,半圆拱的圆心距地面2m,半径1.5m,现在一辆高2.9m,宽2.6m的集装箱卡车,能否通过这个大门?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好奇和极大的兴趣,且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目的。
二、学生敢于主动探索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舞台”,在小学教科书中许多地方都有旁注、思考分析过程等,这些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和明确的思维导向,因此,学生应该主动去阅读课本。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中的导语和图示,让他们发现: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加减,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通过通分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得到、看得见。这样就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学生勤于质疑问难
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教师应该巧借这一特点,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一名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性质”中没用“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了别的基本性质,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
四、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平台。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应着力于四个“善于”:
1.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
2.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
3.善于变式思考;
4.善于观察、分析,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例如,上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时,出示:“某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6人。(补充问题)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补充问题,列出式子。有的同学说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有的说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有的说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有的说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等。同学们补充了这么多的问题,教师应彻底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思考、解决。
五、教师适时地指导
学生由于受到知识面和思维的制约,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有时会走入极端,脱离问题本质,教师虽然提供条件让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但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在某些知识领域,学生陷入思维困境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某些方面的启发,以便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
总之,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翟睿.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策略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杨金兰.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N].贵州民族报,2005.
[3]梅芳.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