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网络信息时代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转变

2009-11-17王新梅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高校

王新梅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模式的图书馆服务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在这种状态下,建立一个集网络、电子出版物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电子图书室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从建立电子图书室的必要性出发,剖析高校建立电子图书馆存在的困难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校 电子图书馆 管理与服务模式

随着电子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出版物、检索数据库等电子信息资源的大量涌现,以印刷型书刊,文献的流通,阅览为主的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受到巨大的挑战,原有的阅览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学生读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为适应图书馆开展电子文献信息的需要,在高校图书馆建立一个及网络、电子出版物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电子图书馆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建立高校电子图书馆的必要性

1.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导致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借阅业务逐渐萎缩

电子图书是一个特定组织范围内用电子方式存储图书、期刊的全文内容,为用户提供访问、检索、查询全文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运用,人们越来越青睐于网上查阅资料、搜索信息、阅读文章。电子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电子图书室比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具有方便、快捷、容量大等优点。传统意义上的以印刷型书刊、文献为主的高校图书馆受到发展规模、场地、环境、服务等因素的制约,已不能满足学生读者的要求,借阅业务逐渐萎缩。

2.电子图书室的建立,能弥补传统图书馆场地不足的缺陷

传统意义上以印刷型书刊、文献为主的藏书方式对图书馆的面积、规模有很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有大面积的藏书室、借书室、阅览室等等,还要有采编室收发室等相关办公科室,对于建立年代较久、规模、面积较小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已不能容纳几何级数增长的出版物,而改建、扩建又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图书室的优势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只要在不大的空间内装上相应的电脑设备,就能满足学生读者读书、看报、查资料等各项要求了。

3.电子图书室弥补了高校图书馆藏书的不足的缺陷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不仅要求场地规模,更要求图书的容量。对于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出版物,对于价格昂贵的出版物,尽量高校每年都拿出相当大的资金来补充书报期刊,但所购置的书刊,对于读者的需求,对于总的出版量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电子图书室的建立,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一次投资,终生受益”,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制约高校电子图书馆建立的瓶颈

1.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发展基金短缺

电子图书室的建立前期,需要一大笔资金投入,包括购买电脑设备,安装网络设施等。尽管高校每年都有图书购置、维护费用,但相对整个学校的开发而言,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若要一步到位,一次投入,确是一大挑战。

2.传统图书馆员不能胜任新的工作要求

传统图书馆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较低,操作流程的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导致他们接受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不能完全胜任电子信息时代的工作需要。

3.计算机流程的设置等管理相对复杂,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需专门的管理人员

条形码的运用,文献检索数据的设置,服务器的操作等等,都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操作。无条形码,计算机不能操作;只认条形码,借还书刊,又易出现“偷梁换柱”的现象,造成图书的丢失等相关问题。文献检索数据库采编不全,在图书借阅管理中,常会遇到扫描条形码后,显示无数据,要求输入登录号、索书号等情况。

三、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转变的基本对策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人”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引入人本管理观念是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理念的核心。即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人为本”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图书馆馆员的人本管理。二是对图书馆读者(师生)的人本管理。

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优秀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也是管理过程的第一能动要素。其实际作用的发挥与否将在整个图书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通过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其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是人本管理活动的最根本的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所要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员的激励机制,激发起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图书馆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最终有效地完成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

与其相关的是建立馆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现代高校图书馆对馆员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高的要求,知识的更新、网络的运用,要求馆员必须终身学习,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操作的熟练等。图书借阅的计算机管理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其易于出现的问题。如更换图书条形码;保留封面调换书刊中间内容;代借或冒用他人借阅证借书;条形码损坏等。因此,对读者(师生)的教育管理也势在必行。一是加强教育,告知读者(师生)保管好借阅证,不要借与他人;丢失后立即挂失。二是采取适当的经济处罚和校纪校规的处分。

2.创新构建能够满足读者需要的服务方式

(1)要创造性地满足读者的要求,必须建立读者需求调查分析和信息反馈系统,建立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系统。

(2)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一体化管理思维,使图书馆不再是孤立的单位,而是信息服务的一部分,使网络时代的资源共享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意义。

(3)实现以藏为中心向以开发利用为中心的转变。计算机的使用使图书馆像一个信息集散地和加工厂一样,藏书量由有限扩大到无限,它包括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两个部分。评价图书馆的主要标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藏书量的多少,而是其获取网上资源的能力、开发利用能力和提供服务的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观念要有以藏为主向以开发利用为主转变,利用馆藏及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深层的和全方位的服务。

另外,要完成电子图书馆的建设除上述几点外,还要积极争取学校主要领导的支持,要积极反映,争取转变领导的观念。要让领导清楚理解,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看,电子图书馆的建立在资金投入方面要比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少的多。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每年都要花相当一部分资金去购买新书、报纸、杂志等,而电子图书馆节约出了购置资金,只要投入少量的基本维护费用。同时,让领导明确设立电子图书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周洁,包学友,叶诚.图书馆信息产业化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6).

[2]中国图书馆学会. 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3]王世伟.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论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陈能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