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发展大兴安岭地区种苗产业的思考

2009-11-17王凤兰

活力 2009年13期
关键词:种苗林木发展

王凤兰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现代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上的最新定位。作为国家重点林区的大兴安岭,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林区,就成为时代的选择。作为生态建设主体的营林的基础产业——林木种苗业如何发展,就将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年来,几代营林人在大兴安岭这片高寒禁区开发出人工种子园672.2hm2,其中兴安落叶松人工种子园325 hm2, 樟子松人工种子园312 hm2,云杉人工种子园6.7 hm2;选育天然母树林8 415hm2,其中樟子松母树林5 611hm2,兴安落叶松母树林 2 633hm2,云杉母树林121hm2,分别占母树林面积的67.2%、31.2%、和1.6%;兴建苗圃19处,经营面积达535.4hm2,育苗面积达385.2hm2,;先后引进并投产工厂化育苗、林木种子园制、林木种子精选和大棚温室育苗生产线6条;配备各种采种和育苗大型机械设备达130多台套;专门从事种苗科研、生产和管理的人员1 061人,季节性吸纳社会劳动力达2 500人。形成了年产合格林木种子5万kg和上山造林绿化苗木2.5亿株的生产能力,基本上构建起了种苗生产贮运、调拨流通、检验检疫和行政执法的产业键条。尤其是近年来种苗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体制多元化的实施和国家林业重点项目—寒温带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在我区建设和运营,为林木种苗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由于我区经营定位的转变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大量的种苗生产场地荒废,国有投资的固定资产,如厂房、机械以及人力等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有效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此外,由于我区多年来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虽经近几年的改革和调整,但真正能够促进种苗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得到真正的确立和实施,或是实施力度不够,致使我们的种苗业停留在上级计划安排和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而运转的状况,产品结构不合理,产销不对路,束缚种苗业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不解决,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种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尽而影响我们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就我区种苗业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入手,促进种苗产业新格局的形成,为我区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一、改革种苗业的经营机制,探索出市场化的新路。改革出机制。我们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国有独揽经营,垄断运作的僵化经营机制,按照市场化的运作规律,以利益驱动和经济利益为中心,引入股份制,国有民营,私营、租赁经营等灵活有效的经营方式。不管采取哪种经营机制,只要有利于打破僵化的经营机制,有利于充分盘活现有的资产,有利于种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就采取哪一种经营机制。总之,要使现有种苗业的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领域,真正建立起“种苗产业市场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机制,增加私人资本投入种苗业的力度,靠灵活的机制,适应市场的新变化,促进产业格局的形成。

二、创新销售思路,走定单型生产新路。产品只有销售出去以后,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为此,销售做为增效的关键环节必须抓好,尤其是苗木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销售环节的复杂性。一是要按照市场所需,达到“按需生产”,以定单型生产为主,开展有目的生产经营活动,避免盲目性,或造成新的资源浪费的重复生产。二是要盯住市场需求强势走向,面向西部大开发区域,大量培育西部恢复植被所需的苗木。要在市场调研基础上,结合西部用苗的特点,大批量生产适地适树适销对路产品,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三是狠抓销售网络建设。通过现代化的数字网络建设,利用现有的种苗网络的信息平台,发布种苗市场信息,面向世界,发展网上商机,同时,要建立一批具有现代营销理念的销售人才队伍,开展“走出去”战略,到最需要种苗的国内、国际市场中去,利用我们种苗耐寒的特性和成熟的培育技术,广结商业伙伴,扩大销售份额,增强市场知名度,做强做大种苗产业,使兴安种苗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

三、强化科技支撑,走依靠科技兴业之路。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如何把握科技应用推广的脉搏,使科技真正成为种苗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们急需解决制约种苗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要依托林木良种基地,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组培室,引进高科技人才,把世界同纬度国家的优良品种,科学引进,创效高的树种,通过组培室培养、驯化,不但要使我区的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等得到大面积推广,而且还要培养柞树、白桦等阔叶树种,推广应用到全国、世界各地,使我们的种苗产业具有高科技支撑,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我区种苗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拉动我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采取“走出去”战略,形成“规模化”的经营之路。种苗产业要真正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营策略,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之路。当务之急,我们要迅速扩大种苗业的发展规模,在抓好预期市场的条件下,走出兴安岭,利用我们的成形的技术手段,到西部地区,到东部沿海、到需要种苗的地区,采取联合,股份、私营等经营方法,到外地利用我们成型的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建立种苗业的现代化基地,以耐旱品种和北方花灌木为主打产品,建立产、供、销一体化营销网络,以规模化的生产格局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编辑/永安)

猜你喜欢

种苗林木发展
什么是碳中和?
林木种苗行业发展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浅析林木育种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苗木信息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林业种苗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