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宜实行“大部制”

2009-11-16孙柏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3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

孙柏祥

摘 要本文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一改革思路出发,针对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也应该实行“大部制”的必要性,实行“大部制”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大部制

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一行政体制改革思路对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的组成建制、职能定位、运行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笔者以所在地区某高等学校为例,就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实行“大部制”的原因、实行“大部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讨论。

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些高等学校(以笔者所在地区某高校为例)教育信息化工作主要涉及教育技术中心(电教中心)、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与计算中心、校办所属信息化办公室、教务处所属网络教学与教学技术科、发展规划处所属的数据中心等部门和机构,由于多中心、多部门的管理体制势必会出现在职能定位和工作内容方面的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局面,导致各个部门都不能准确地各负其责。很多事情是各部门都可以管,又都可以不管。觉得对自己有利就去做、去争,甚至去抢,觉得对自己不利,或利益不是很大,就推诿,甚至不闻不问。这使得高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很难做到统一长远地规划、高效稳定地建设和健康持续地发展。

实行“大部制”的必要性

综上,由于高等学校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相关机构部门过多,已经影响到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长期稳定、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发展,所以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应该实行“大部制”。

实行“大部制”,可以通过定岗位职责、定人员编制和定工作内容,有效地转变部门职能、理顺部门关系、强化部门责任,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效率低下等问题。

“大部制”所面临的困难

一、转变观念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要想实行“大部制”,转变观念是前提。

首先是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要做到高瞻远瞩,从信息化社会人才质量标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用教育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角度出发,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只有实行“大部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转变观念,要清醒地认识到,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实行“大部制”,是社会信息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要抛开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以学校整体利益为重,积极投入到机构整合、资源重组之中。

最后是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教职员工要转变观念,要把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实行“大部制”视为自己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教学和改革教育教学的大好机会,积极投入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实践中去。

二、人员安置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要想实行“大部制”,人员安置是关键。

首先是教育信息化机构部门领导的安置,要选择既懂教育教学规律,又懂信息技术应用,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部门负责人。

其次是教育信息化机构工作人员的安置,要根据教育信息化机构的职能任务、岗位职责以及人员的自身素质,合理配置工作人员的岗位和人员数量。

最后是一些富余人员的安置,对于精简下来的暂时没有适合岗位的富余人员,要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为重新上岗做好必要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

总之,人员的安排要做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重组职能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要想实行“大部制”, 重组职能是核心。

实行“大部制”之前,各个机构的职能相对比较单一,如发展规划处的规划职能、教务处的管理职能、教育技术中心的资源建设职能、网络中心的硬件环境建设职能、信息办的办公自动化职能等。实行“大部制”之后,所有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发展规划、运行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等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负责,这就需要把一些职能部门的某些职能划分给教育信息化机构,也可能把原有的与教育信息化不相关的职能划分给其他部门。这种职能的重新划分,可能会触动一些人眼中的部门利益,容易产生矛盾,特别要处理好部门之间所谓的利益关系。

“大部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任务,理顺职能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其中,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信息化硬件资源、开发信息化软件资源和培训信息化人力资源(教师);信息化教学过程实施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信息化教学课程、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组织信息化教学实施;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信息化教学的运行和评估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明确信息化工作的任务,理顺信息化机构的职能,对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等学校急需进一步明确、梳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内容,调整、健全教育信息化机构的职能。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的职能定位应该是具有服务兼管理职能的教学单位。其管理职能表现为制定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目标,并加以组织实施;服务职能表现为为全校范围的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语言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及远程教育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教学职能表现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用教育信息化推动高等学校的教育现代化。

二、整合机构,共享资源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中,部门组合可以采用职能组合的方法,即将一些执行相似职能或工作、提供相似知识和技能的一些人员和部门组合起来,归类组建一个组织单位。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设置可参照职能组合的方式,将职能和工作内容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度较高的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以及其他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部门进行机构整合,合并重组为一个“大部制”的教育信息化机构,负责高等学校全面性、整体性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通过机构整合,高校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条块分割、各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的弊病。机构整合以后,将有利于明确责任、统一权力、平衡利益和提高效率。

三、统一管理,共同发展

高等学校现有的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机构设置分散,多中心、多部门致使职能重叠交叉,不利于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整体运作。机构分散设置,必然导致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对有些事,部门之间你争我夺,或相互推诿,甚至是互相拆台、内耗严重。

“大部制”的教育信息化机构的设立,在宏观整体工作上是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微观部门利益上是分工不分家、目标一致、团结一心、共同发展。有利于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从而推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统筹、协调、持续发展。

四、四位一体,做大做强

实行教育信息化机构“大部制”,可以集教学、研究、管理和服务四项功能于一体,把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大做强,继而推动高等学校教育现代化。

教学功能主要是面向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面向学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检索等教育信息化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面向教师提供教育信息化基础理论、信息化课程设计制作、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等信息技术培训类课程,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和应用水平。

研究功能主要是面向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包括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等,定期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开展信息技术环境条件下的教学研讨,组织参加全国或地区性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科研项目,广泛开展教育信息化学术交流,用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来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包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对信息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研究,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原则策略和方式方法的研究,新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等,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来验证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的理论。

管理功能主要是面向发展和应用两个层面。教育信息化发展管理主要包括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目标和规划、技术规范和标准、运行模式和方案以及组织建设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主要包括统筹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信息化组织机构、指导信息化教学实践、协调信息化部门关系、监督信息化应用效果。

服务功能主要是面向环境和支持两个层面。教育信息化环境服务主要包括校园网建设、维护等信息化环境服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教学服务;学校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服务;音频、视频媒体的数字化转换、制作等信息化媒体服务。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主要包括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建设服务,即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网络课程的开发、设计、制作工作,多媒体资源库、案例库、题库的建设工作,精品课资源上网以及重点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等工作等;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实践服务,即建立全校统一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基于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在线“教”与“学”的平台。

结论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地促进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信息化,给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行“大部制”可以做到机构的整合、设备的整合、资源的整合、人力的整合、技术的整合,集中各方面优势力量,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一定会迎来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又一轮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杨中旭.大部制改革:智能整合是主调[J].中国新闻周刊,2008(10):48-49

[2]王珠珠.信息技术普及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机构建设[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4):9-11

[3]李耀麟.高校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的困境及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6(1):73-75

[4]吴永志.高校教育技术机构工作新模式的理性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0-23

注:本文资助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
信息化建设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
高校财务资源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管理学理论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体系探究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