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小阴唇粘连391例临床分析

2009-11-16俞晓敏

上海预防医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棉签外阴阴道炎

俞晓敏

小阴唇粘连是婴幼儿较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家长常误以为外生殖器畸形而就诊,或因外阴、阴道炎症状就诊时发现小阴唇粘连。如未能及时诊治可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一定影响。我院女童门诊诊治小阴唇粘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院女童门诊诊治的391例小阴唇粘连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月—2009年2月,我院女童门诊诊治小阴唇粘连391例。患儿中,最小2个月,最大4岁。3岁以下379例,占97%;3岁以上12例,占3%。单纯小阴唇粘连218例,小阴唇粘连合并外阴、阴道炎171例,小阴唇粘连合并阴道异物2例。

1.2 临床表现

患儿常有外阴、阴道炎病史,表现为外阴红肿,分泌物多等。一旦发生小阴唇粘连,临床上大多有排尿异常,如尿线变细,尿流偏离方向,或尿线分叉。严重粘连者,出现排尿困难,排尿时用力,哭闹。如有外阴感染时,局部充血发红,分泌物多,患儿常用手抓外阴部。小阴唇粘连检查时,分开大阴唇可见两小阴唇中线粘连,所有患儿阴唇粘连带正中线均可见紫色半透明带,看不到尿道口、处女膜及阴道口。

1.3 治疗方法

对小阴唇粘连者用棉签钝性分离。患儿取改良的截石位,[1]助手帮助保持其体位。局部碘伏消毒后,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两侧大阴唇,可见两小阴唇之间粘连带变宽,右手持棉签,向两侧钝性分离。充分显露出阴道前庭,显露出尿道口处女膜及阴道口,分离后创面可能稍有出血,以干棉球压迫即可止血。用棉签在分离面上涂上红霉素眼膏。

嘱患儿母亲保持患儿外阴清洁,每天在外阴处涂红霉素眼膏。术后第7天、1个月来院复诊。

2 结果

391例小阴唇粘连患儿在门诊手术室经棉签钝性分离1次成功,术后复查创面一期愈合。391例患儿中5例于术后1个月复发, 行再次小阴唇粘连分解术, 第2次手术后1个月复查无复发。治愈率为100%。

3 讨论

小阴唇粘连好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其发生原因主要为婴幼儿体内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于出生2~3周后下降,婴幼儿体内雌激素水平低,小阴唇黏膜组织未达到完全角化成熟,细胞内缺乏糖原,使局部抵抗力下降,易于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引起外阴炎症,进而局部充血、渗出引起粘连[2]。另外,婴幼儿外阴稚嫩,发育尚未成熟,再加之卫生习惯不良,如外阴不洁、大便污染、外阴损伤等均可使其发生外阴感染,进而引起小阴唇粘连。

通过病史、症状、体征正确诊断小阴唇粘连并不困难,诊断时应注意与大小阴唇融合、阴道闭锁、两性畸形及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所致的外阴发育异常进行鉴别[1]。小阴唇粘连初期均为轻度的膜样粘连,所以正确诊断基础上的及时治疗可以防止轻度的膜样粘连发展为重度的致密粘连,从而增加患者在手术时的痛苦;另外,小阴唇粘连多发生于内外生殖器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早期手术可以及时纠正粘连,防止长期粘连影响小阴唇的正常发育。手术后应耐心的教家长认识女童的外阴结构,以及按时、正确的上药是治愈的的关键。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一切可能致外阴炎症及损伤的因素,如婴幼儿洗涤用具单独使用,保持其外阴清洁、干燥,母亲积极治疗自身妇科疾病,幼儿尽早穿满档裤,要教会母亲如何正确清洗婴幼儿外阴,方向由前向后,毛巾质地柔软,不能用力擦洗。还应对外阴炎症有一定认识,发现外阴红肿,可局部涂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软膏、红霉素软膏等。一般用药1~2次即可好转,如发现局部有脓性分泌物,合并阴道炎,则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总之,我们应充分重视预防宣教工作,减少婴幼儿小阴唇粘连发生,应与家长一起从生活点滴作起[3]。

4 参考文献

[1]杨冬梓 石一复.小儿和青春期妇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3.

[3]李奇红. 婴幼儿小阴唇粘连28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15(2):156.

(收稿日期:2009-04-09)

猜你喜欢

棉签外阴阴道炎
阴道炎清热利湿方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没有性生活也会得阴道炎吗
?五个外阴小常识
如何制作雪花风铃
棉签怎样选购和使用
外阴发痒可不应忽视
法国2020年起禁售棉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5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