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子政务中的“数字鸿沟”
2009-11-13石冬
石 冬
摘要: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在行政领域的应用,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是这一应用的基本前提。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科学认识、客观描述并且理性解决我国的数字鸿沟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提出了消除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政务;数字鸿沟
一、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数字鸿沟”的现状
电子政务是互联网时代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新内容。政府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效益,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实现政务创新。
数字鸿沟问题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和“知识分隔”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使得整个社会被分成两个不同的信息群体,即信息强势群体和信息弱势群体。
尽管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但是普通群众对计算机的实际运用水平还很低。如何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的运行机制和新型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规范。也同样是由于观念上的误区,造成政府网站内容不规范、信息更新不及时,从而形成电子政务中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出现困扰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数字鸿沟”既是我国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又可以转化为“数字机遇”。
二、解决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几点建议
1.解决“数字鸿沟”,推广电子政务是一个行政观念改变的过程
首先,公务人员要正确理解电子政务对于提高政务管理效益的重要意义,明确其重要目标是追求显著的管理效益。其次,电子政务突破了静态模式的限制,其生命力在于动态的政务创新,是以不断开发和完善新的行政服务流程来体现的。因此必须认识到电子政务建设需要持续地更新、维护与改进。
2.解决“数字鸿沟”,就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如今,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依靠单纯的市场行为来完成,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切实解决好信息技术的普遍服务的问题。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技术的科研和开发。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实施电子政务要考虑发展的现实需求,建立一套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首先,要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为主要目的,逐渐实现政府内部公文电子化。重视开发和完善政府机构内部的局域网资源,构建政府信息骨干网络,保证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其次,采用灵活的信息开发机制和策略,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最后,加强对政府的信息回应监督,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推广其他复杂的公共性业务。诸如电子商务、电子采购、电子审批等。
3.消弥“数字鸿沟”必须大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数字鸿沟是由于拥有信息工具和使用信息工具能力的不同,从而导致在获取信息、知识等方面存在差距,进而产生发展机遇上的不均衡。因此,我国要弥合数字鸿沟,不能仅仅依靠电子政务建设,还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首先,注重基础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基础研究能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其次,强化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需求是发展信息化的永恒动力,只有在人们对某种技术感兴趣的时候,一种技术的使用才可能深入人心;必须努力使专业技术平民化,顺应数据技术的普及趋势。
4.提高公民参与度,为公众提供信息渠道,加强与公众的交流
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应该为公众提供的信息渠道包括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公众和政府部门的上级管辖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政府部门和上级领导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
作为公共服务接受者的民众,彼此之间的信息化知识、信息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这种状况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普及性。因此,降低电子化服务对民众的准入门槛,是推进电子政务、消除数字鸿沟的一条思路。在推行公共电子化服务的时候必须以公众为中心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打破各业务部门在空间上的限制,克服因部门分割所带来的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过长、效率低下等弊病,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总之,我们要善于“从数字鸿沟走向数字机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跨越数字鸿沟的合力。我们既要看到发展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等方面的有利因素,同时也要保持审慎客观的态度,尽可能地完善电子政务的基础条件,保证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国电子政务的“数字鸿沟”将会逐渐缩小直至弥合。
参考文献:
[1]王元月 纪建悦 林则夫:电子政务及我国发展战略研究[J] 科研管理,2002.
[2]焦宝文等:中国电子政府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王 颖: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4]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祝小宁 刘婷婷: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7]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8]李绪容 徐焕良: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胡鞍钢 李春波:新世纪的贫困:知识贫困[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10]黄曼慧:缩小我国国内“数字鸿沟”的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