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变与求真
2009-11-13陆平
陆 平
“套版作文”,考试题目是源头。但题目怎么出、出什么,只要在考生认知范围和写作能力范围之内。应该说都是没有问题的。命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形式、材料作文形式,并无本质不同:让考生独抒性灵、阐发哲理、指点江山,均无不可。因此,不能简单指责哪一种命题形式是祸根,也不好简单归结哪一种命意向度才是正道。
那么,问题在哪儿?问题在于命题形式和题目命意缺少变化。正如功夫,形成套路了,别人也就寻找得到破解之法,所以才有“无招胜有招”之说。90年代老考材料作文,便有了“引材料——提观点——联现实——得结论”之类“新八股”。前些年尽出话题作文,于是有了“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结论”。一段时间来,题目命意倾向于社会道德、人生哲理,于是写作者搬出道德楷模和圣人贤哲,只需记背某两三个古人,可以应对所有话题,于是“套作”泛滥……
但真正的变化,是题目命意向度的变化。
前边已经说过,以前题目命意倾向于道德、哲理。容易引发套作。命题者显然也深有觉察,今年全国各地题目,指向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为共性。重庆卷“我与故事”,引导考生关注自我,反思自己的人生或生活与“故事”的关系。这里的“故事”,可以是具体的故事,可以写具体的故事对“我”的影响:可以是抽象的“故事”概念(如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故事”概念),可以写“我”与“故事”的不解之缘,等等。在这里,“与”字相当关键,它决定了“我”是文章中一个不能缺少的要素,或是“我”的生活经历,或是“我”的价值观念,或是“我”的人生走向等,以及它们与“故事”之关系,要在文章中得到呈现。全国1卷的“小动物学游泳”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目标问题。江西卷讨论“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关注的是社会重大事件。像这样的题目命意,就将写作者的思路引导到了生活、自我上來,触发真实的感慨和情思。如此,那种靠“套作”谋取高分的想法落空。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套作”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让写作者找回真实的自我,让佳作纷呈。
重庆近三年的题目均呈现出贴近生活、贴近“自我”的特征,但也不能说命题就只该如此。去年写“在自然中生活”,不少生活味浓厚的佳作得了高分,有老师就担心会不会形成另外一种的“套作”风气。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可见,题目的命意向度应当是不断变化的。命题者煞费苦心追求变化,是引导写作者回归自我,回归写作本质。写作者真正该在观察、体验、积累、锤炼等方面下真功夫,而非寻找模式与捷径。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