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009-11-13章杰
章 杰
学校德育教育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教育,是通过“知”使学生的“情”“意”内化,并自由自觉地“行”的教育。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必须重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化工作。那如何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内化呢?我认为“交流对话”是让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有效策略。因为学校德育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交流对话,所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就是开展交流对话。
一、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对话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长时间里,世界上最流行的是重视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和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相比,它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发展人的道德教育而言它还不够完善,因而就需要扩展到重视人的情感和态度。现在,教育部组织制定的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和态度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指导思想。确实,道德养成必修借助情感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东西。因为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经历。如果没有这种经历和由经历所构成的切身体验,那么个体就不可能对道德产生深刻的認同并进一步渗入人的内心,发展为道德信念。如果缺乏道德情感,即使有道德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而不是出自内心的道德行为。如在灌输式道德教育模式下,学生做好事只是为了得到表扬或面子上好看,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德育教育过程中,情感起着核心作用,教育者应该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中央教科所原所长朱小蔓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教育把德育作为核心和灵魂,是其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德育把情感培养作为其核心追求目标,则是构建有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她又进一步指出:“缺乏情感性是现行德育的机能性缺陷。现行德育并没有把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而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的确,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没有声情并茂的情感交流,这样的德育只是用一个框架套在学生身上,教师是硬堵硬塞,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不能把道德认识内化为情感、意志,更谈不上指导他们的思想、行为。因此,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一只只口袋,不要把我们的德育当作类似诚实、勤劳、勇敢、谦虚等美德的运输车,而要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对话,让情感感化学生。
二、与教师人格的交流对话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塑造自身的人格,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人格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的美好人格可以促进学生美好人格的形成。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并作为德育的一种美的方式。学生不会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是用两种声音在说话”的老师,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老师。他们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欢迎促膝谈心的气氛。我认为,教师美好的人格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它具体体现在对知识、对事业、对日常生活的态度上。对知识要有严谨的学风,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事业要有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的精神: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体现对生活的热爱和高洁的修养。当然,教师的人格也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道德评价上。如对真善美的由衷敬仰,对假丑恶的愤怒鞭答,都可折射出人格的光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这种感染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与学生是一种无声的对话。它使学生读其人感其行,滋润心田,可以收到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三、与教学环境的交流对话
“环境育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我国很早就重视环境教育,“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我们要检视学校的文化、各种制度和措施,营造有利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这些价值和态度。对此,朱小蔓又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建树一个合理、向善和健康的道德文化对于道德成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的环境十分复杂,但是我们相信,学校作为社会发展的摇篮,是可以通过精雕细刻和符合道德成长规律的日常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文化氛围的。这样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刺激学生的合理动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应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所谓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家园、乐园、花园融为一园,使学校的一切文娱体育教学设施为学生成才提供最大方便。如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整洁的教室,布局合理的其他建筑。精神环境则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以及一种锐意进取、渴望成才、求新求美、求知求乐的积极特征。如有次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校风,良好的师生关系,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开设宣传时代精神的黑板报、展览窗。从而,形成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教学气氛。这样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四、与现实生活的交流对话
《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学生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的德育教育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样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样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美恶观念。这就是所谓“自主构建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倡导与生活交流对话,与现实交流对话,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对道德品质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道德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综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