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
2009-11-10李玉娟
李玉娟
摘要: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探索了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寻找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契合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毕业后的“零培训”上岗的具体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分析影响该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我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了20多年的艰难发展,到现在全国已有职业学校1000多所,我国的职业教育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做到给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不少于半年,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将试行半工半读制度。校企合作办学成为一种趋势。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强调在教学中体现职业岗位与职业行动,本质是要将“工作”和“学习”这两个不同的过程有机融合,形成整体,最终达到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真正完成高职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一)三方利益与优势分析
“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进,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应该是一种紧密的非松散的联系。其实质是利益共存,内涵合作。必要条件是机制保障。前提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目标、利益、动力的共同契合点。分析三者的目的、利益和优势,三方参与,找到这一契合点,实现多赢的最终结果。
(1)企业需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场地、理论培训力量。
(2)学校与学生的共同目的是需要有经验的校外技能培训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使之在就业前得到近似企业环境的锻炼,以及学生在企业的就业。
(3)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学校每年都要增添或更新一定数量的教学设备,而用于教学的设备都是本专业、行业最先进的,但是由于教学有一定的周期,一些设备在该课程不开设的学期和假期中就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闲置浪费。而企业的优势在于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接受毕业生。学校的优势在于有理论教师、实验室等教学场地、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潜在的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技术工人。由此可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就将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程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直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学生在校应掌握的不但是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某一岗位群所需的生产操作能力,不仅要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生产的改进。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课程,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培养具备石油化工生产一线合格技术工人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为最终目标,按照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技能来组织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活动,做到精讲多练、务求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构建了以“实验—仿真—实习—证书—比赛”五位一体、内外结合、能力导向的人才技能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实施任务驱动和现场教学,保证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1.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采用现场教学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可利用学院合作企业多的优势,安排部分理论授课及工艺操作实训项目到企业去完成。如“常减压蒸馏”部分的教学,可分为以下几步来完成:
(1)现场单元认识实习。现场参观工厂生产装置,使学生对常减压装置有一个总体认识。企业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设备认知、单机投运的讲解,指导学生熟悉工艺流程和工艺操作。学生记录现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知识教学。课堂理论讲授常减压分馏工艺流程、分馏塔及辅助生产装置的内部构造、主要工艺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回流比等条件的确定,结合学生现场实习的反馈,教师讲解所需的理论知识。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之间搭建桥梁,使学生结合石油加工工业生产实际,掌握石油加工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生产操作技术。这一过程是将学生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输入、变换、反馈和调节的过程。
(3)仿真教学。教学的地点在学校实验实训室,通过操作演练、切磋交流,提高学生操作化工仿真软件的技能,同时结合现场带回的问题深入思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操作因素分析、事故处理等综合能力。
(4)现场顶岗操作。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进入企业进行常减压蒸馏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熟悉装置的开停工及正常操作方案;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分析常见事故现象、原因,找出合适的处理方法。
通过工学交替,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就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实现“零培训”上岗奠定了基础。
2.学校与企业互动
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指导思想,学校每年定期轮流派出老师到这些企业顶岗锻炼半年,一方面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可以用理论指导生产。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课堂进行教学,加强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留在工作岗位
为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采用体验教学模式,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使学生积累岗位工作经验,从而为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里接受锻炼创造了机会,也使企业和毕业生实现了“零距离”的双向选择,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学生踏上社会搭建了一个平台。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为“一人一岗,一岗一指导师傅”。
(三)效果评价
多种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化工操作技能,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干中得到了培养。在培养未来岗位群所需技能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毕业后的“零培训”上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从2007年到2009年期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于祥贺、孙清风等5人被东营市评为技术能手。2007届化工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也达到97.71%,2008届达96.30%,2009届目前已达82.25%,其中约40%的学生是与垦利化工厂、海科等合作企业签订的协议。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技能学习上,还是在就业上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推行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
1.企业获利不大,积极性不高
这是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讲究的是召之即来,来即能干,需要的是熟练工人,而学生顶岗实习初期需要对岗位有一定的熟悉和适应时间。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企业的目的是用人,两者方向存在分歧。
(2)企业不愿为他人做嫁衣。许多被培训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了其他的企业,有些甚至成为竞争对手的技术人才,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2.来自学校的制约因素
(1)教学时间的限制。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生需要有足够的理论课学习时间,而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势必压缩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教学时效性难以调和。学校培养周期长,很难适应企业的急需用人的需要。某些企业用人存在时间性,有新上项目时急需大量该专业毕业生,下一年的需求量可能就会锐减,但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培养计划却很难在短时间内作这么大的调整。
(3)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不易掌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指导教师只能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指导,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几乎完全依靠企业的指导教师,主观性比较强。
四、改进方向
1.强化政府导向,进一步提高行业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校企合作的工学教学模式中企业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政府可以出台一定的激励措施,例如接收在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如资金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优先等,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2.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应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的时间安排可以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企业最需要人手的时候,可适当调整课程进度,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的关系。
3.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生就业观念的教育
目前,行业人员工作流动很大,特别是将要参加工作或者是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心气较高,对企业的期望值较高,甚至签约后毁约、频繁跳槽,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强对学生择业、就业观念和诚信教育非常必要。
4.推动校办企业的建设,完成校内工学结合
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校办企业发展,目标以教学为主,兼顾创收。这样做,第一,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第二,可以提高设备仪器使用效率;第三,员工全部或大部来自学生,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做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学校和学生都可以有收益,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龚小勇,等.“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7(12).
[2] 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6(18).
(作者单位:东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