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2009-11-09洪丽
洪 丽
【摘要】语文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极其重要。初中的青少年思想逐渐成熟,但世界观尚未形成,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用美的形象去感染,用美的情感去熏陶,用美的信息去激发,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品质的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Feels US, to appreciate US, to create US
HongLi
【Abstract】
The language teaching has the advantageous condition in the esthetic education aspect, carries on the 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process to be extremely important. Junior middle school's young people thought is mature gradually, but the world outlook not yet forms, distinguishable right and wrong ability is not strong, in this case uses US's image to infect, gradually influences with US's emotion, stimulates with US's information, to promote young people's personality trait harmony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 language teaching, feels US, to appreciate US, to create US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即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教育的功用在怡情养性,所以是智育与德育的基础工夫。”蔡元培先生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美育是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人是不完整的人。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则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积累审美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在学习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的过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感情。而在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学在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就以现行教材来说,文学作品占百分之八十,可以说都是古今中外名作荟萃。从内容看,思想博大精深,情感丰富真切,形象生动多彩,好象生活的百科全书,从形式上看,新颖活泼,小巧玲珑,应有尽有真是一幅“语言的图画”。从风格看,质朴美,华丽美,直露美,含蓄美,形象美,哲理美,丰富多彩,无所不有,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美的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引入美的迷宫,让他们观察美,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实在是语文教师的天职,正因为这样,现行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列入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行。
1.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塑造美的心灵
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名作,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心灵美的光辉形象。在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的东西,它们的思想行为,大多是高尚的,进步的,与正义和真理联系在一起的,使人崇敬,使人向往。如高尔基的《海燕》中通过海燕与其他小动物的比较,所表现的那种昂扬奋发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对丑恶势力的蔑视,就是一曲响彻云霄的生活之歌、斗争之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奋斗,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少年闰土》以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表现了作者的对乡土生活和农村少年纯美内心的赞美。学习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并能激励学生追求崇高理想和美好生活。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和想象,使他们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共鸣,能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做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的人。
除了正面人物以外,即使反面人物的身上,也同样能感受到美的教育。葛朗台虚伪,凶狠,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夏洛克极端贪婪、冷酷、残暴的阶级本质;周朴园假仁假义,卑鄙无耻的嘴脸……。在教学中,对这些反面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其本身也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和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过程。那些丑恶的东西与美好的东西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从而使他们产生爱美到憎丑、从善弃恶的心理欲望,培养他们健康美好的感情,陶冶了他们的性情,使他们成为心灵美的人。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培养美的情趣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而欣赏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展示的艺术美及其以艺术形式所再现的社会美、自然美,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材料,教师要生动地、形象地、创造性地把这些教材中的美传达出来,把学生带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培养他们美的情趣。
一般来说,不同体裁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精心设计传达美的方式方法。如抒情散文,以情动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或激昂,或肃然,或悲壮,或委婉,引导学生进入“无我境地”。这样,不仅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感知美,热爱美,而且在美的欣赏中感染气氛陶冶情操;记叙文,可借助光彩照人的形象激励学生;写景文,可借助开阔幽邃的意境开拓学生。教师应抓住这些美的因素,进行审美教育。
如《荷花淀》中有这样一幅画面: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之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在这里,作者借景以写人,借景以抒情,它形象地写出荷花淀景美,物美,荷花淀的人美,情亦美。这样的描写,使人受到美的感染,美的陶冶。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描绘自然景物的精彩段落,作者总是把自己健康的审美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入景物之中,从而唤起强烈的美感。
3.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在陶冶性灵,传授知识以获得审美能力的前提下,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美的语言、形式、技巧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崇高理想的执着向往等美好的感情,对学生创造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能力,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优美的语言,能带给人无穷无尽的暇想,以满足人们的审美与求知,娱乐、教益、情感交流等种种不同的精神生活需求。朴素的语言如同陈年佳酿,需要细细品味,越品越香淳。朱自清的《春》描写了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景象。朱自清先生写对春天的盼望,接着从山、水、太阳着笔,勾画出春景的大轮廓,然后细致地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用这四幅画面从各个角度写出春天的特色。特别强调的是春草的绿,春花的香,春风的轻,春雨的细。
培养美的观察力就是使他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培养对美的构思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他们能在想象中把握生动具体的形象并具有重新组合,重新创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不但有助于把阅读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浮想联翩,开阔思路。如《与朱元思书》中“风烟倶尽,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四字成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字字清脆,声声悦耳。语言凝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的美。
培养美的表达能力,主要应注重文字技巧、形式、风格的培养。既通过课文讲解,又通过作文评点,在比较中让学生分辨优劣高下,学到表达美的本领。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十分重要,它让学生积累审美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在学习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情。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形象思维发达,世界观尚未形成,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用美的形象去感染,用美的情感去熏陶,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就可以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中,滋润青少年的心灵,净化青少年的情思陶冶青少年的性情,从而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品质的和谐健康发展。
收稿日期:200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