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2009-11-07苗文利
苗文利
(山东经济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室, 山东 济南 250014)
2008 - 02 - 12
苗文利(1964-),男,硕士,山东经济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美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苗文利
(山东经济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室, 山东 济南 250014)
美国高等教育已经达到总量比较充足、结构比较协调、布局比较均衡的高级发展阶段,这种局面的形成不仅因为美国人非常重视高等教育,而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得益于其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服务社会的实用主义办学理念,也是美国高校赢得政府与社会广泛支持的重要原因。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美国;启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与美国曾经走过的路程很相似,我们正在经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区域经济“东高西低”的发展形势也与美国当年一样。在相似的历史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布局,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实现了与经济社会互动的良性发展,而我国高等教育却面临着资源分布不合理、教育机会不平等、毕业生就业困难、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市场化负面影响比较明显等问题。从2007年数据看,美国3.03亿人口,1800万在校生,毛入学率80%以上,毕业生420万人;我国13.21亿人口,2700万在校生,毛入学率23%,毕业生500万人。虽然美国是发达国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我们与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但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高等教育规模太大了吗?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了吗?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空间了吗?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汲取更多的经验教训。
一、 美国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情况及其基本特点
高等教育不仅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战略,因此被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美国人就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善于思考的美国人有意或无意地认识到,知识和理智可能是解决其发展方向的因素。在增进知识、发挥理智的作用,以及创建和维护真正的优势方面,大学应该是所有机构中最为重要的[1]。自1636年哈佛学院建立以来,特别是近百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实用主义理念为指导的美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实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典范。2005年9月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有文章称,美国大学汇集了世界上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大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文、44%经常被引用的论文出自美国大学[2]。美国不仅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且其资源分布、内部结构也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目前,全球100强大学主要分布在美国,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是全球第一,美国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口比例也是全球第一。
1、 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丰富,教育机会比较平等
美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比较充足。美国现有各类高等院校4300余所,主要实行四年或二年学制。20世纪60 年代后期,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二年制技术专科学校和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发展较快,几乎每周就有一所新的社区学院建立,这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国家。社区学院运动使美国走向了学习型社会,每个人只要愿意就几乎能在任何地方学习任何科目。20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私立高校增长快于公立高校。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NCES)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1995-1996学年美国有普通高校3706所,其中公立高校1655所(四年制608所、两年制1047所),私立高校2051所(四年制1636所、两年制415所),在校生1426万人。2003-2004学年美国有普通高校4236所,其中公立高校1720所(四年制634所、两年制1086所),私立高校2516所(四年制1896所、两年制620所),在校生1691万人。2006-2007学年美国有普通高校4314所,其中公立高校1688所(四年制643所、两年制1045所),私立高校2626所(四年制1986所、两年制640所),在校生1792万人[3]。
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美国青年人提供了比较公平的教育机会。1900年美国高校在校生只有237592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1940年在校生150万人,占适龄人口的12%[4]10。1941年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70年在校生858万人,毛入学率49.04%,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此后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1980年达55. 6%,1990年达74.1%[5],1996年达到81.1%,在校生1426万人[6],2002年则达到了83%。虽然美国公共政策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心2006年8月在有关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报告中称,美国存在高等教育机会远非平等、学费越来越昂贵、高校新生质量不高等问题,但2005-2006学年美国在校大学生仍达17487475人,2007-2008学年美国在校大学生则达到1800万人。为了降低2008年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为了“经济减速不应意味着受教育机会的减少”,2008年8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高等教育机会法》,决定对不断上涨的大学学费、复杂的联邦奖学金申请手续、学生贷款发放程序、校园安全等关键问题进行改革,为更多的美国青年提供高等教育机会[7]。
美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美国拥有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学,1978年全世界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44所大学的前20名中,有16所是美国的研究型大学[8]。由于高校总量充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高校分布相对均衡,以及各高校招生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美国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为公平,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接受何种层次或何种性质的教育,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高于世界所有国家。美国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了大量外国学生,2003-2004年度美国共有国际学生572509人,占美国高校学生总数的4.6%。在美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像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一样,也出现了教育风格趋向单一化的突出问题,许多学院发展成为学科齐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模式被许多新大学广泛模仿,每所新大学的目标似乎都是成为另一所哈佛大学。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某些浪费,但有利于促进高校良性竞争,有利于大学的多样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也开始驶入快车道,他们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师资、设备、经费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内在有机统一,积极开展基于研究的本科教育教学[9]。
2、 高等教育筹资体制多元化,高校经费比较充足
美国1965年制定的《高等教育法》,建立了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和教育机构资助体系,保证了高等教育稳定而充足的经费资源,对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是美国政府开支较大的项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统计数据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就一直接近7%,2000年以来一直占7.5%左右。2006-2007学年美国教育投资共972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7.4%;其中高等教育投资3730亿美元,占GDP的2.8%[10]。美国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
美国高等教育充足的经费资源,还得益于其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美国是高度市场化的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通过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等实现了高等教育筹资多元化[11]。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政府拨款、收取学费、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规范化的社会捐助等。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在经费来源的结构比例上有所不同。首先,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资助,是公立大学首要的经费来源,约占总经费的50%;对于私立大学,政府通过委托研究项目的形式进行资金支持,政府支持资金约占私立大学经费的20%。斯坦福大学2002-2003学年就从政府获得科研经费8.3亿美元,占学校预算收入的36%[12]。其次,学杂费收入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经费来源,特别是私立高等学校的首要经费渠道。随着政府对大学拨款数量逐渐减少,学费呈逐年提高的势头,从1992年至2007年,公立学校的收费涨幅达175%,而这段时间的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只有48%,高校学费增长率已连续多年高于通货膨胀率。斯坦福大学本科生规模保持不变,但生均学费从1995-1996学年的19695美元提高到2004-2005学年的29847美元,平均每年提高5%[12];再次,大学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经济回报,这是美国大学筹措资金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校通过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而赢得政府支持的关键;最后,大学通过规范募捐获得大量资金。美国的大学校长都将筹款作为自己管理学校的主要工作。美国大学的募捐已经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且募捐手段多样,筹资活动十分活跃,筹资款额数量可观,不管是私立还是公立学校,年度募捐款额大都超过1亿美元,超过了年度预算的10%。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其2001-2002年度获得捐款达2.82亿美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其2002-2003年度获捐款1.3亿美元。至于名牌私立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其2001-2002年度获得的捐赠高达4.54亿美元和5.85亿美元,分别达到两校年度预算的25%和30%,成为大学财政不可缺少的收入[12]。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上灵活多样的投资体制,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比较充足,这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同时我们也发现,市场化使得美国高等学校出现了过于商业化的问题,造成了对基础学科的忽视与懈怠,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高等学校内部资源分布的不合理现象。
3、 总体资源分布比较均衡,内部结构比较协调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整体发展比较协调。美国大学主要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和教学型大学以及教育普及型大学。三类任务明确、目标清晰、服务于不同社会需要的大学,构成了美国层次分明、结构协调、功能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其260余所研究型大学承担国家主要科学研究项目,培养高层次学术型研究人才[3]。1996年100所顶尖水平大学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发开支占到所有大学这种开支的72%,1997年的最高数字是77%;研究型大学颁发了大约75%的博士学位[4]22。第二类是教学科研并重的约2300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学[3],基本包括了美国的州立大学系统,肩负普及美国大学教育的任务。第三类普及型大学适合于大众学生,普及型大学指散布于美国各个地区的约1700所两年制社区学院[3],它能满足学生走读、寻求特别职业培训、获得准学士学位或为攻读学士学位而准备前两年课程等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1996年这些学院的在校生占到美国大学在校生总数的38%[4]21。此外,由于立法的保障及管理权限的明晰,美国各州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州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或层次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高校资源的配置和布局比较合理均衡。
二、 美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及其主要特征
美国是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如此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能够实现区域布局均衡、内部结构合理、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除了美国经济实力强、人民高度重视教育等因素外,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是其主要原因。从美国高等教育的供给看,无论政府拨款、政府科研经费及政府助学资助支出,还是学费、捐赠、销售与服务收入、企业赞助科研费,都是以市场化形式配置的,呈现明显的市场化特征。
1、 市场化机制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突出特点
美国是典型的分权制国家,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长期以来实行以市场配置为主的方式,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作为宏观管理的决策者和调控者,而不是管理具体事务的高等教育举办者和行政管理者。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相应的财政支持实现其对高等教育的调控和影响。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均衡和资源结构的优化,就是美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化发展的结果。
美国高等院校19世纪就开始走进社会中心,成为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成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经费筹措当然是以市场配置为主。市场化的筹资模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美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经费。1995-1996学年全美高等教育经费就达1979.7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13]。美国著名学者科恩测算,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每接受一年的教育,其年收入可增加5%到11%[14]。由于学生从高等教育中获取了巨大个人利益,大学教育成为他们步入中产阶级的最佳途径,因此美国人期望学生能承担高等教育大部分的成本[15]。从1985-1986学年、1990-1991学年、1995-1996学年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情况看,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减少,学费、捐赠收入逐年增长;市场化筹措经费占公立高校经费的50%,在私立高校则占到80%以上(见下表)[16]。从学费具体数额看,1985-1995年间私立大学学费增长24%,公立大学学费增长115%[17]。2003-2004学年持有贷款的大学生比例为62.2%,平均16432美元;公立四年制大学学士学位获得者有58%负债,平均14671美元[18]。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构成表
资料来源:美国教育统计中心(NCES)“美国教育统计摘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排除政府的调控作用,并不意味着市场拥有绝对的力量。为了保证教育的公益性,美国政府也在通过立法、拨款资助、推行奖贷学金制度等途径,努力保证美国公民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逐步改变基于投入因素进行的高等教育拨款方式,开始探索根据高校实现政府目标和成果分配经费的可能性。2003年美国已有46个州实行绩效预算报告,根据高校绩效表现分配经费[19]。
2、 政府、市场、高校在资源配置中达成张力平衡
美国高等教育实行分权管理制度,国家没有旨在指导大学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不实行中央集权控制,联邦政府教育部主要职责是按国会意图向各州分配教育拨款,以及向美国国内学生提供奖学金,它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主要从政策法规方面介入。美国教育行政管理权不在联邦政府,而在各州及各级地方政府或私人机构。美国绝大部分州都设有高等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委员会主要是研究制定州政府教育拨款分配方案、州内高校发展方向、处理政府与高校关系,主要通过宏观调控以促进和保证本州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不涉及学校具体办学事宜。
市场机制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基础作用,不断引导着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按照市场和社会需求及时做出调整与变化。当然,市场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大学的办学规模、专业构成、教学目标受到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调节,市场机制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大学具有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独立性,教授们享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权,学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以市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体现出美国政府、市场、大学三者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职能及其关系。政府、市场、大学三者之间构成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三边力量。其中,政府行政权力和大学学术权威互为边界,相对于政府的管理权,大学自身拥有不可剥夺的自主权;而政府与市场是教育公共管理体系的两极,其间始终保持适度的张力;市场对大学运行和管理的影响则表现为大学受三种基本经济关系,即供求关系、竞争关系和价格关系的制约。现阶段美国政府、市场与大学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影响、基本和谐的动态平衡关系。当然,三者之间绝不会没有问题,因为控制与自治的矛盾从来是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永恒主题;市场的本性也决定了在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市场失灵”。政府、市场与大学三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博弈、动态变化的过程,其追求的目标是三者力量的平衡,并由此达到三者的默契配合,促进机制的良好运行。
三、 服务社会的实用主义办学理念赢得了广泛支持
美国继承了德国大学教学科研相统一的传统,发展了大学“服务社会”的第三职能。美国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在实用主义理念指导下,大学主动与社会结合,关注社区建设,服务于社区发展,形成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职能,大学开始走进社会中心,实现了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人发现大学‘有用’,尤以在改革工业技术方面,贡献最大。于是,他们一直主张大学须随时代改变。”[20]同时,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学经费危机,使大学走向市场寻求资源,市场的力量迫使大学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合社会需求,人们赋予大学越来越多的使命和责任,大学成为具有多重教育目的、多重教育职能、由多个社群构成、与外界广泛合作的社会机构,美国高校走向与社会结合的“多元化巨型大学”之路,成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学模式[21]。
1、 《莫里尔法案》促进了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发展
美国高等教育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实际上始于《莫里尔法案》的颁布。186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对其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莫里尔法案》,该法案核心便是赠地兴办大学。目前美国有56所赠地农学院,遍布美国的50个州。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农业科学及机械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大量赠地学院的兴起,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技术型、实用型人才,这对于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从1860年至1900年,美国小麦产量增加3.5倍,玉米增加了3倍;从1880-1900年,美国新开垦的土地面积超过了英法德三国的土地总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在世界排名中从1860年的第五位(7.2%)上升到1880年的第二位(14.7%),1900年上升到第一位(23.6%)[22]。《莫里尔法案》是美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立法,它不仅成就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使其走向了自觉发展的新历程,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开拓了美国的强国之路,开启了高等教育全面服务社会经济的先河,成为高等教育与经济腾飞互动发展的历史典范。
2、 美国高校与地方社会实现了互动发展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美国大学的重要职责。正像克拉克·克尔所说,“如果大学的惟一目的是为大学教师的无所事事的好奇服务,那么可以问:谁应该供资金给大学?”[23]美国大学为企业提供先进技术,主要形式有校企双方自愿进行的合作研究,以及联合创立的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科学园等。美国斯坦福的硅谷、MIT 的128 高速公路、麻省生物科技园、加州理工学院所在的航空街(Aerospace Alley)等科技园,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加速了科学技术从学术研究到商业应用的转化,充分发挥了大学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为了直接服务于社区,20世纪初期,美国大学用于医学专业的经费甚至占到了预算的25%[24]。
面向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促进了大学自身的发展。一方面,与企业合作使学校从企业获得大量资助,学校利用这些资金购买先进仪器设备,高薪聘请著名教授,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大学关注城市社区发展,教授们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为大学的知识创新和学科发展带来了契机。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创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者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并由具体的现象观察转向深层的抽象理论解释,进而建立了一系列学科理论体系。正是在实用主义理念指导下,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美国大学成功地实现了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
3、 美国高校赢得了民间财富的大力支持
美国大学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与实际行动,赢得了民间财富的大力支持。慈善捐赠成为美国高等院校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638年剑桥学院收到约翰·哈佛牧师捐赠的财产和所有的图书,并因此命名为哈佛学院,这开启了捐赠美国高等教育的先河。此后,捐赠高等教育的“哈佛精神”成为美国社会的优良传统,例如,1838年烟草大亨詹姆斯·杜克资助创办了杜克大学,1865年企业家埃兹拉·康奈尔资助创办了康奈尔大学,1876年银行家霍普金斯资助创办了霍普金斯大学,1890年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资助创办了芝加哥大学,1891年铁路大王斯坦福创立了斯坦福大学。植根于美国浓厚的宗教文明的高等教育捐赠,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社会价值观、政府政策鼓励等社会文化渊源,更有一个重要的基本前提,那就是美国财富藏于民间。当人们感觉足够富裕时,他们更愿意进行慈善捐赠。美国是私有化社会,经过长期发展与积累,大量社会财富都在民间,巨额民间财富为高度发达的慈善经济提供了可能。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突出公益性的高等教育事业,自然成为美国慈善家重要的捐赠对象。美国教育援助委员会的调查显示,2007年美国高等院校收到的慈善捐赠达到297.5亿美元;在过去10年里,高等教育机构所得捐赠的平均增速为6.5%,高等教育机构和宗教团体获得的捐赠远远多于其它非营利组织获得的捐赠[25]。当然,也正是美国大学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与实际行动,让美国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大学的重要作用,因此美国高校赢得了民间财富的广泛支持。
[1]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2.
[2] 刘桂山.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何以独占世界鳌头[J].中国远程教育,2005(09x):13.
[3] 美国教育统计中心[DB/OL].http://nces.ed.gov/programs/digest/d07/tables/dt07_255.
[4] [美]弗兰克·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王晓阳,蓝劲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韩来平.从美国的经济发展看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1999(6):94-97.
[6] 张振助,等.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4):35-39.
[7] 楚琳.美国未来5年的高教施政纲领[N].中国教育报,2008-12-25.
[8]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百年回眸[J].高等教育研究,2000(1):31-38.
[9] 贾科.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动向和趋势[N].光明日报,2009-01-28.
[10] 美国教育统计中心[DB/OL].http://nces.ed.gov/programs/digest/d07/tables/dt07_025.
[11] 霍启红,张莹.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国际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1):72-73.
[12] 张宗坪.美国为什么能造就如此多的世界一流高校[R]//赴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培训班结业报告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3] 张芳.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参考,2004(60):21-31.
[14] [美] E·科恩.教育经济学[M].王玉昆,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8-89.
[15] [美]拉瑞·尼尔森.当前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2008(2):11-15.
[16] 李福华.中美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比较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2(1):60-62.
[17] [美]D·B·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M].沈红,李红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9.
[18] 魏建国.美国《高等教育法》修订与高等教育财政改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14-27.
[19] 王莉华.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63-69.
[20] [美]何钦思.教育现势与前瞻[M].姚柏春,译.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107.
[21] 苗文利.我国大学理念重构的理性选择[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版,2007(2):95-99.
[22] 杨克瑞.美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腾飞[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4):95-98.
[23]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9.
[24] [美]罗伯特·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
[25] [英]丽贝卡·奈特.金融危机波及大学捐赠[N].金融时报,2008-09-28.
InspirationfromAmericanHigherEducation'sResourceAllocation
MIAO Wen-li
(High Education Research Section, 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China)
The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has come to the point of being greatly sufficient. It has reached the well-developed phase with the structure pleasingly coordinated and layout well balanced. This benefits to a great extent from the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s multiple investment mechanism, as well as its market-drive resources deployment mechanism. The concept of serving society is the cause why American Universities win the widespread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and society.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merica; inspiration
G530.712
A
1009-105X(2009)01-0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