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颐和园 创造新德育

2009-11-05张美华贺千红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颐和园游览德育

张美华 贺千红

【教学目标】“走进颐和园,创造新教育”是我校(注:此处指北京市十一学校,下文同)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一个课例。本课寓学习于实地游览,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力图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兴衰史和文化价值,体验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逐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颐和园的兴衰史

师:我们是从东宫门进来的,这是颐和园的正门,大门上方悬挂的“颐和园”匾额,是光绪帝题写的。谁知道颐和园的来历?

生:颐和园的前身叫清漪园,是乾隆为母亲祝寿建的。后来被英法联军破坏,慈禧挪用北洋海军军费重建。

师:不错。不幸的是,重修的颐和园1900年又一次遭到八国联军的严重破坏。1902年慈禧再次巨资修整,形成如今的规模。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又经历了北洋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统治,园林荒芜,建筑残破,景象极为凄凉。1948年颐和园开始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提问:从颐和园的修建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颐和园的兴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颐和园先后遭到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严重摧残,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教训,奋发图强。

【设计意图】采取实地游览的形式,通过师生对话,了解颐和园的修建历史,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颐和园的屡建屡毁,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缩影,颐和园遭到的两次严重破坏是近代西方列强入侵的罪证。这种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痛惜之余思索华夏文明的衰颓之由,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游览园内主要景观,感知文化内涵

从导游图上可以看出,颐和园的主要景观有三部分:政治区、生活区、风景区。我们先来游览政治区:

1.政治区。

师:东宫门后的宫殿叫仁寿殿,是政治区的中心建筑,原名勤政殿。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重建后,改名为“仁寿殿”。

提问:仁寿殿是怎样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

生:仁寿殿的门、窗、柱一律用红色,烘托皇家威严的气氛。殿中摆放的九龙宝座是皇权的象征。

师:正门进来就是政治区,说明什么?

生:说明国重于家。

2.生活区。

师:仁寿殿后面,是以乐寿堂为中心,包括玉澜堂、宜芸馆和德和园的生活区。仁寿殿西侧的玉澜堂,为光绪寝宫。戊戍变法失败后,这里成了囚禁光绪的地方。

生:老师,东西配殿里有两道砖墙,是不是用来防止光绪出走的?

师:对,这两道砖墙就是囚禁光绪的证据。玉澜堂北面是光绪皇后居住的宜芸馆。原来与玉澜堂相通,戊戍政变后被隔断了。

师:宜芸馆北面是慈禧的寝宫——乐寿堂,堂内布置突出了富贵长寿的主题。堂内布置是怎样突出这一主题的?

生:起居室宝座后的玻璃镜左侧有一副画卷,上写一个很大的“寿”字,背景里有100只蝙蝠,意为“百福捧寿”。

生:院内栽植的玉兰、海棠、牡丹,寓示“玉堂富贵”。

提问:生活区建筑的位置安排有何特殊含义?

生:乐寿堂坐北朝南,说明皇太后最尊贵。

师:乐寿堂向东是德和园,这里是专供慈禧看京剧的场所。德和园的大戏楼,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慈禧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恐怕要算是她做过的最大的一件正事了。

3.风景区。

师:风景区为园子的精华,分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

(1)万寿山前山。

师: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华丽宏伟,体现了什么思想?

生:皇家威严和“君权神授”思想。

师:对。万寿山前山由两条垂直对称的轴线统领。东西和南北轴线分别是什么?

生: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是从长廊中部起、包括佛香阁的一系列建筑群。

师:长廊有何作用?

生:长廊使湖山之间巧妙过渡,像一条五彩缤纷的带子,把前山一些分散建筑连在一起,还是一条引导游览的路线。

师:长廊真是一举三得。它全长728米,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彩绘有什么内容?

生: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

师:1860年长廊被英法联军焚毁,仅剩11间半,慈禧重建时,派人前往江南临摹山水进行补画。现存彩画是解放后按照原样重新绘制的。南北轴线上最重要的建筑是全园的中心——佛香阁。

提问:统治者为何要以佛香阁为中心?

生:“佛香”是歌颂佛。这是借弘扬佛法巩固统治。

师:是的,慈禧不是被称为“老佛爷”吗?佛香阁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造园手法。它借了哪些景?

生:它借了昆明湖的湖光山色。

师:对。这样就把有限的空间变成了无限的空间,神奇吧?佛香阁北是雄踞于全园最高处的智慧海。大家在殿外墙面上发现了什么?

生:墙面上镶嵌的千尊琉璃小佛像,有的已经残缺不全了。

师:这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破坏颐和园的罪证。

(2)昆明湖。

师:智慧海对面是昆明湖,这里的主要景观有:西北部的石舫、中部水域的十七孔桥和东堤(铜牛)等。

提问:石舫是中式建筑吗?它有何含义?

生:它是西式建筑,象征清朝江山稳若磐石。

师:十七孔桥如长虹卧波,气势雄壮,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不论从哪一头看过去,我们总能看到的是哪一个孔?为什么?

生:不论从哪一头看过去,总能看到第9个孔。因为“9”是一位数里最大的数字吧?

生:“9”与“久”谐音。

师:分析的有道理。过了十七孔桥,就是东堤。东堤的铜牛造型优美,背上篆文铸有“金牛铭”,记述了乾隆铸牛的缘由。当初的“金牛”怎么变成了 “铜牛”了?

生:一定是侵略者把表层金箔刮走了。

(3)后山后湖。

师:后山后湖景区原有许多建筑,但经过1860年、1900年侵略者的两次大破坏,大多仅剩残垣断壁。现存或修复的主要建筑有: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等。

提问:四大部洲是什么风格的建筑?

生:西藏风格。

师:为什么这里会有西藏风格的建筑?

生:清朝统治者也信奉藏传佛教。

师:是的。它是清政府推崇佛教,与蒙、藏等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产物。

生:看,苏州街的工作人员全部身着清代服装,招幌牌匾也是古式的。

师:苏州街俗称“宫市”,和四大部洲寺庙群形成了“以庙带市”的民间商业模式,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孤本。

师:沿苏州街向东的充溢着灵秀之气的园子叫谐趣园。它是一个独立的园子,却建在颐和园内,这体现了怎样的造园手法?

生:园中有园。

【设计意图】学生对颐和园内的主要景观都很熟悉,但在以往的游览中他们仅停留于欣赏湖光山色,对其历史变迁与传统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对话,移步换景,教师抛出一个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观察、讨论和分析,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感受到颐和园的传统文化内涵。这样既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从熟悉的内容中学到深层次的、文化层面的新知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问题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分类梳理颐和园的文化价值

1.儒家文化。

师:进入正门先看到政治区、仁寿殿凸显皇权至上、皇太后住的乐寿堂坐北朝南,这些体现了什么文化的影响?

生:儒家文化。

2.佛教文化。

师:佛香阁、四大部洲等寺庙建筑,说明了什么?

生:清代帝王崇尚佛教。

3.道家思想。

师:中国古建筑讲究对称。乾隆在昆明湖东堤岸边设置了铜牛,西岸应有什么?

生:象征织女的建筑。

师:对。西岸原有“织女图”,后被英法联军烧毁。牛郎织女体现了道家阴阳平衡的思想。

4.园林文化。

师:颐和园容纳了哪些不同的建筑风格?

生:政治区和生活区,是北方四合院。

生:昆明湖、苏州街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

生:白塔是西藏喇嘛庙风格。

生:石舫是西式建筑。

师:对。颐和园巧妙地将中西园林风格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它还充分运用了借景、园中有园的造园手法。

5.京剧文化。

提问:德和园大戏楼与哪种戏曲的发展息息相关?

生:京剧文化。

6.楹联文化。

师:园中梁柱上贴着什么?

生:楹联与匾额。

师: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大家可以记录几副楹联,感受一下其魅力。

游览到此结束。回去后,请各组制作展板,注意突出颐和园的文化价值,用这些展板到社区、小学、幼儿园宣传展览。

【设计意图】颐和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在前面游览园内主要景观时就已经涉及,但因其散见于各个环节之中,学生得到的还是支离破碎的知识。对颐和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类和梳理,既有助于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高度,又能使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符合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对所学传统文化能否形成深刻的印象,取决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游览结束后布置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带着对颐和园传统文化内涵的新认识回家,并以制作展板的形式反馈其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附:学生制作的部分展板

【教学反思】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主要表现为德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不够,教育内容不符合青少年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和性格特点,德育的手段方法存在着成人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的弊端,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理想。

为改变目前学校德育的尴尬处境,探索一条更具有活力和推动力的德育新路,我校将学生德育工作置于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挖掘传统文化与德育的内在联系,探索学校文化德育的新模式,以提高德育实效。

为什么要选择颐和园作为教育对象?因为它见证着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承载着杰出的园林艺术价值和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伟大创造。而学生虽然经常游览颐和园,但仅停留于游山玩水,对其历史变迁与传统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鉴于初中学生感性认知程度高,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分散性和孤立性,本教学案例从其认知特点出发,利用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引领他们走进颐和园,在轻松愉快的游山玩水中,以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感悟和思考,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具体说来,这种教育效果是这样逐级实现的。首先,了解颐和园的兴衰史,体验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其次,游览园内主要景观,感知其传统文化内涵,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再次,分类梳理颐和园的文化价值,建立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最后,布置小组展示宣传活动,让学生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回家,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保护。

从教学实施来看,本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个课堂在颐和园实地展开,学习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在愉快的游览与平等的师生、生生对话中体验颐和园传统文化内涵。教学将德育落实到名胜景观中,不是对学生进行生硬的说教,而是在旅游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增长了他们的人文见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课设计有三个亮点: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利用学生对旅游的兴趣,采取走进颐和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了空洞、枯燥、脱离实际的说教式德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第二,整个教学是在师生游山玩水、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展开的,寓学于游,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第三,游览过程中,教师善于以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第四,课后布置的小组展示宣传活动,既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加深了学生传统文化的理解,还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等能力。

当然,本课教学也有不足。在学生制作展板、展览宣传的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就学生的信息处理、分析讲解、团结协作等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教学效果会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颐和园游览德育
北京颐和园
哪些动物灭绝的危险最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颐和园
游览路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