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业支持的策略思考

2009-11-04曹青凤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教研制度

曹青凤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政府的强势主导之外,还必须建立健全专家指导与咨询系统,对课程改革进行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专业支持,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对话,是政府教育意志与学校教育行为的沟通,是课程改革目标与课程实施方式的融合。具体来说,专业支持主要是指由教育科研专兼职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队伍,对课程改革决策、实施与评价过程主动地、合作性地、批判性地介入以及在课程实验全过程中与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同在共行。专业支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专业支持队伍对课程改革的服务性、研究性、指导性三方面。

一、组建队伍、制度创新,凸显专业支持的服务性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增因素多,各种困难和矛盾错综复杂,因此,必须调动、依靠与整合包括有关高校、教科所、教研室等各种专业力量,构建起课程实施的专业支持体系,为政府的教育决策当好参谋,对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实践提供全程跟踪的指导服务。

1.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系统,逐步形成课程改革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机制。专家咨询系统由包括高校的教育专家、中小学教育研究机构的教育科研人员以及学校校长、教师中课程改革的先行者组成,其职责不单是对政府的教育政策进行诠释,更重要的是要在政府决策之前开展调研,并做出超前性研究,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

2.建立专业咨询的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专家服务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专业支持不仅包括对课程改革重大决策发挥参谋作用,更多的是对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学校与教师进行课程理念的引领、方法的指导、行为的评价与激励,专家咨询系统的各方应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整合力量,合力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

3.建立专业支持队伍的资格准入制度,逐步形成专业支持队伍的学习培训机制。普通高中课程内容新、模块多、教材变化大,对专业人员的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监测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对于专业支持队伍的组成人员,应与教师一样,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在规定学习书目和学习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全省统一学习培训,达到相应标准的人员方可取得专业支持队伍人员的资格,参与领导决策参谋和学校培训与指导工作,以避免过去少数专家在学术讲座和过程指导中发生的思想上的偏离和行为上的偏差等现象再次发生。

二、项目带动、样本示范,凸显专业支持的研究性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所要求的课程结构改革、学分管理、选修课的设置、走班制的实施、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等项目,都对学校的管理和研究能力是一个极大挑战。因此,专业支持队伍应抓住课程改革推进中的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引领样本学校开展先期实验研究,创造经验,而后在面上推广。

1.以样本学校为示范,建立专业支持队伍的联系制度。改革不能一哄而上,必须先试点,后推广。专业支持队伍或教研机构的指导专家,应分工负责先期参与研究的实验学校,建立学校联系制度,定期下到实验学校作调查研究、专业支持等工作,帮助学校规划、组织课程改革,总结推广经验,收集、整理、反馈信息,为面上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建立项目研究推进制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所涉及的问题,很多都不是一个学校能独立解决的。专业支持队伍应以这些热点和难点为课题,引领学校分别开展专项研究,突破一点,应用一点;成熟一项,推广一项。切忌在没有做好理论与实践准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以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制度。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课程或质量评价是一道越不过的坎,它牵制着学校校长、教师甚至牵制着政府行政部门的改革步伐。建立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与实施的评估机制,持续不断地对课程标准与教材进行跟踪评估,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或质量,成为课程改革的难点,专业支持队伍应该在科学评价上下大力气,引领学校思考和研究,为高中课程改革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校本研修、重心下移,凸显专业支持的指导性

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新增科目、课程组织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重点在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能落实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而目前湖北省高中教师队伍又是大量的年轻教师和从初中选拔上来的教师,课程研究能力和建设能力缺乏,急需专业支持队伍的有效指导。

1.以校为本,行为跟进,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与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高中课程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教研机构中的教研人员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要认真做好本地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规划工作,指导、督促和参与学校的校本教学研究,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切实帮助学校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要重点建设好一批能为运行新型教研机制起引导、示范作用的校本教研基地学校,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形式的专业支持还包括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的组织与指导等。

对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专业指导还包括定期咨询与交流制度,教师协作与帮带制度,集体备课与民主研究制度,观课评课与教学反思制度的建设等。

2.以师为本,跟踪指导,建立适应教师发展需要的校本培训制度。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理念,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几乎所有教师都会感受到课程改革给自己提出的严峻挑战。思维定势、畏难情绪、逃避心理甚至抗阻行为都会有可能发生。专业支持队伍应该注意及时向教师介绍先进的、适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并提供必要的教研方法培训和跟踪指导服务,以帮助教师提高教研活动的科学水平和自我学习反思的能力,促进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专业指导教师培训的形式包括通识性培训、专题性培训、协作式培训,随机式培训,网络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及与专家互动交流培训等。

专业支持的校本培训制度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培训制度,研训一体化的培训制度等。

普通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因而专业支持系统必须用各项制度进行规约,并针对每个关键环节,构建起课程改革的具体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支持的先进、科学、务实与高效。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教研制度
浅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某些单位的制度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