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9-11-04卞艳艳赵瑞生
卞艳艳 赵瑞生
本次调查对象的重心主要放在求职者一方。考虑到求职中的大学生求职经验相对较少.求职心态波动较大,而且因为受到学校在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要求的限制.求职过程容易中断;而已毕业一段时间的学生求职经历和整体感受已基本成形,本次调查特意选取河北省部分高校2006至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能够获得更为真实、准确、客观的资料及数据。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500份,有效回收2D37份。
为取得更为丰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次调查选取了若干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由于人力、物力所限,对样本的代表性不作过高要求,主要选取了石家庄本地一些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机关、事业、大中小型企业。同时在调查中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台的方式.来求得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看法。调查问卷发放130份,有效回收119份。
一、就业去向
(一)就业地区选择趋向本地化,选择发达地区者高于西部地区者
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在岗的1238个被访者中,分别有78.9%-977人就业地区是河北:9.85%一122人就业地区是京津浙沪福广一带发达省份;5%-62人就业地区是河北周边地区(河南、山东、山西);2.26%-28人就业地区是经济一般省份(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在陕西、甘肃、四川、宁夏、重庆、云南、广西、贵州等八省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一共是49人。占4%。
由于本省院校主要生源来自于河北,毕业生中近79%以河北地区为主要去向。但将发达地区京津浙沪一带(9.85%)和西部八省地区(4%)进行比较,毕业生去往西部地区相对人数明显要少。虽然国家近年来出台了多项鼓励毕业生投身西部的措旅,但总体看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仍然比较保守,不愿到急需人才的西部地区施展抱负。(二)对就业单位的选择趋向开放“就业单位性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岗的1238个被访者中,接近34,8%-431人在民营企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为6.2%-77人、16,2%-200人、8.8%.109人和29.3%-363人,4,7%-58人选择了其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得以蓬勃发展,选择民营企业就业者比例达到34.8%,超过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就业人数之和,反映出就业的多元化趋势。此外,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比倒最高,达到35.5%,反映出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更加倾向于稳定的就业。
二、就业待逛及选择因素情况
(一)当前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待遇较低调查结果显示:在2037个被访者中,目前在岗的有1238人,其中有近51.4%-636人月薪在701—1000元,1001-2000元的有27.8%-344人,500-700元的有12.9%.160人,2001—3000元的有5.8%-72人,3001—4000元的有1 3%-16人,4000元以上:0.8%-10人。1000元以下月薪者占64.3%,而500-700元之间者占了12.9%。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往年会有就业待遇期望偏高的情况,但这两年已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期望,趋向务实。(二)选择职业时发展意识提高在选择职业重要性的排列中可以看出,除个人才华的施展和收入待遇外,高校毕业生更加看重个人的成长性和潜力。企业名气不再是重要的考虑要素。这一点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意识有所提高,更注重长远性,希望现在的工作能为个人的成长打下基础,适应未来竞争环境的要求。
三、影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专业知识与实践需要匹配不足调查反映出专业知识与实践需要匹配不足。认为专业知识完全满足需要的只占27%,而认为不能满足的占到30%以上。而在“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选项中,用人单位选挥“专业水平”的分别达到73%,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于专业水平如何都是很看重的。一般情况下专业水平如何也是决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中的受重视程度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成为毕业生求职的瓶颈
毕业生应具备多种素质,比如心理素质、沟通能力、道德品质、适应能力等。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认为用人单位晟为看重的就是社会实践经验。认同这一点的人比例为28%,而选择求职中的首选困扰因素为缺乏工作经验者比例达到了46.9%。对大部分用人单位而言,希望招来的大学生能立即上岗,迅速为单位产生效益,因此比较注重“社会关系”,即所聘人员的人脉资源,尤其是销售行业。此外,由于用人单位缺乏盎好的培训机以及大学毕业生跳槽频率较高,也使得大部分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三)就业连径急需完善
毕业生“求职途径有效性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老师亲友介绍”者占35.6%,选择“现场招聘会”者占35.5%,网络求职者占12.6%。用人单位在选聘时也是多种途径并用,政府就业主管部门举办的双选会、中介机构举办的人才交流会、入校招聘、介绍和白荐等都是招聘的渠道,但通过网络招聘的只3%。从双方反馈的结果来看,普遍反映能够通过师友介绍方式找到工作是最有效的,社会关系对于毕业生求职越来越重要,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信任度也相对高一些。
(四)就业指导的有效性不足
目前备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调查中,有51.2%的人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效果一般,有41.7%的人满意程度比较高。说明现在各高校为就业指导工作付出了相当的努力,然而在具体如何指导、指导哪些方面等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这方面,2037个被访者中,22.9%选择了职业生涯规划,37.5%选择了素质拓展,37.1%选择了就业体验,还有5.2%选择了其它。
以上调查问卷结果反映出时下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等不足。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