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

2009-11-03

物流科技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物流

蔡 昱

摘要:在详细分析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物流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扩大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模式、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等五个方面的建议,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china's goods and materials industry wa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present situation on training skilled students at handling goods and materials and their requirements in society were investigated. Proposals at five aspects were suggested which emphasized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strengthened the construction of exquisite subjects, expande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arried out alternative model of work and study, and perfected the confirmation system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s. Those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training qualified students at vocational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Key words: vocational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logistics; students training

现代物流产业是世界经济中一个年轻的产业,是21世纪中国经济的朝阳产业之一,是第三利润源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外企涌入我国,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因此,物流产业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我国有许多高职学院开设了物流专业或相关专业方向,但人才的培养是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目前物流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满足不了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2010年我国尚缺乏大专以上的专业物流人才30万~40万人。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的培训。作为物流企业,不能自己兴办高校来培养人才,但如何在人才特别缺乏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引进高技能物流专业人,是高职院校目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

1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面对目前国内紧缺的物流人才,仅仅通过这些学习、认证及培训,便可以打造出能够应对物流需求的物流人才呢?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由于现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这类专业时间不长、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有的学校师资不齐全,只能开设有限的专业课程,绝大多数学校没有物流实验室,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层面上,培养的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够强,这当然无法满足物流专业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毕业生还只能称为“准人才”,他们要想成为真正的物流人才,还需要经过实践磨练。基于上述原因,目前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很难快速适应复杂的工作要求,给用人单位带来一定的期望落差。而且,各种高校、培训机构的宣传来看,大都将自身标榜成为物流教育的资深机构,“只要能够在我们这里学习,便能够成为社会所紧缺的物流人才”。但事实上,物流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着非常强的操作性。所以,一个没有任何操作经验的物流专业学生在整个物流环节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也许还比不上一个熟练的司机。那些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同企业物流实践能够有效的对接正是我们迫切需求的。为此,学校、培训机构应多加强同物流企业的沟通、交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通过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

物流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等,现代物流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职业教育的物流专业毕业生而言,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业层次,而是一个职位层次带。职业物流专业教育应重在培养操作型为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管理人员,如仓库管理员、配送员、叉车工、报关员、电脑操作员、网络管理员、物流分析调研员等。因此,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宽带”型的,讲求“宽口径、综合性”。如现代仓库管理员不但掌握物资的储存保管技术,还会驾驶各种类型的叉车,维修传送机械和相关电器,并能熟练运用仓库管理软件。职业岗位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毕业生对知识能力有专攻,取得某些专业领域特有的技术和技能,如传送机械维修员、仓库管理软件程序员、电脑服务器管理员等。这些专门化人才岗位需求量虽少,但却不可替代。因此,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既要做到“宽带”型,又要有专业化发展方向。

同时,物流业也是服务行业,服务意识对物流从业人员非常重要。物流职业教育应把提高物流从业人员服务的水平、职业道德当作重要的目的,为此应该开设一些交际沟通技巧,这对提高企业、对客户忠诚度的课程比较有帮助。

2物流企业急需的几类人才

物流管理人才、物流市场营销人才、物流信息人才是物流企业发展中急需的三类人才[2]。

(1)物流管理人才

企业物流管理人才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的一块,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是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者,包括仓储、运输、管理企业等。从总体上来说,目前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管理方面,它要求从业人员知识面要广,有较强的战略判断和把握能力,能够敏锐地发现中间市场的变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文理知识都要掌握,一般更偏重理科一些,因为企业里的许多知识都是由理工科来支撑的。

(2)物流营销人才

物流是个涉及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制造、贸易、信息等业务的复合型行业,具体业务内容比较复杂。相应的营销知识既需要通用性原理,也需要专业性知识,需要将营销内容与物流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带有综合性特点。为此,应加强物流营销学科的建设。就物流营销学科建设而言,应着重培养具有较强系统规划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策划和经营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符合型物流人才,并着重突出其实践性特点。此外,还需要灵活的待人处事技能,诸如口头表达技能、写作技能、交往技能、自学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3)物流信息技术人才[3]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实现物流合理化的目标,必须把同物流有关的各种活动,如运输、库存、存储、包装和装卸搬运等综合起来考虑,如果没有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协助,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信息系统的帮助下,物流企业管理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物流正是有了信息流的支持才更加迅捷、通畅,物流企业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所以,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水平。目前,信息技术受到物流企业的广泛重视,并已经应用在订单处理、仓库管理、货物跟踪等各个环节。

那些会熟练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懂物流业务流程和各种条码、EDI、GIS、GPS技术、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并会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IT应用人才是企业所迫切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3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3.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强化外语与计算机水平,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外语,也能培养汉语素质。很难想象,一个语文水平不高的人,会把英语学习得很优秀。在学习计算机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锻炼数学、逻辑能力。可见,取得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过程,也在同步地加强语文和数学、逻辑的素养,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更为物流专业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推进物流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教学内容要突出物流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物流机械操作能力和物流业务管理能力为核心去优化课程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应根据与自身相适应的能力来选择课程,如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方向应开设《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等体现该方向职业特征的课程。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结合“双证沟通”的要求,设置的课程要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以学分作为“双证沟通”的纽带,把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物流专业的教学大纲中。

形成鲜明高职特色的专业教材体系。贯彻“双证沟通”的精神,突出物流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要与有关企业、组织合作共同编写突出服务规范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材。除必要文字教材以外,还应有实物教材、电子网络教材等。高职物流专业的教材要紧跟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各门教材内容要统筹安排,综合平衡,避免内容重叠。

3.3扩大校企合作,实行工学合作模式

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模式,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通过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和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工学结合模式的重点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方面,抓好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

3.4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物流领域应该尽快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规范资格证书的考试,考试合格获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相关的物流工作。但我国已开展物流师认证资格考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社会物流培训机构,虽然师资方面好一些,引进了一批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物流从业经验的人士做为培训老师,但个别培训机构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没有按规定的学时去授课和实习,而且,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资质也未加严格的鉴别。因此。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必须加强和规范对社会上各种物流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培训资质授予权,严防培训机构的滥竽充数现象。在职业培训方面,既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考查,又要重视专业技能考核。

4结束语

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办学模式上,要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高职院校运行机制的改革。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根据地区和学校的优势,按照就业需求配置教学资源,把打造就业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作为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形成区域品牌和学校的骨干专业,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袁群. 浅析我国物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3):2.

[2] 贺盛瑜,何求. 我国物流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1):2.

[3] 邓冬梅,陈丽英. 我国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物流科技,2007(8):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