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感悟 在探究中发展
2009-11-02陈小英
陈小英
一、鼓励自主质疑,精彩生成问题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科学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为终止的无穷循环。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学习《淀粉的踪迹》,学生对碘酒碰到米饭会变色这种现象感到惊奇,纷纷提出:“米饭碰到碘酒怎么会变成紫色呢?”“碘酒碰到别的东西会不会变成紫色的?”“碘酒碰到液体会不会变成紫色的?”学生带着问题,非常感兴趣地进入新课。学生根据猜想,确定研究方案进行实验,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学生的思维也不断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善于在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引导学生自主生疑、质疑,在探究中领悟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二、鼓励求异,让学生大胆猜想
在探究式教学中,需要教师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和想象,鼓励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受逻辑的约束。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也就能够进行大胆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见性的想法,设想对事物的瞬间顿悟,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学习《小车的运动》,引导学生研究“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就会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直觉猜想,有的学生说可能与汽车载重量有关,有的说与路面的好坏有关,有的说与汽车的马达有关,有的甚至说与汽车的轮子、汽车的外形有关等等,然后老师让学生自己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到科学来自于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有些假设,教师可以作指导性提问。包括一系列可以预想到的,用来指导学生思维。学生在老师指导性提问的帮助下,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生成的假设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假设,而不是科学性不强的凭空猜测。教师作为指导者,只是给予简单的提醒,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如何根据问题和以往经验作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从过去的知识经验中找出生长点,找出思考问题的路径,使假设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对现象的解释,同时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对众多的假设进行提炼。
三、注重实验探究,亲历求证体验
《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要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如教《声音的产生》,我在上课时举起一个空玻璃瓶问:杯子里装着什么?(学生:空气)把嘴放在瓶口,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学生汇报,瓶子在振动时发出声音。(其实是瓶口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我趁机问:对于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提出:主要是谁振动发声。问题产生了,学生自己提出了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接着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第一组拨动皮筋发声;第二组用鼓槌敲鼓发声;并在鼓面放几粒豆子;第三组用锯条发声。学生在报告实验结果时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纷纷说出了: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我适时给出“振动”一词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皮筋发声时振动;锯条发声时振动,鼓发声时鼓面振动。此时,我趁热打铁,问学生:谁能告诉大家,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认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时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增强了科学探究能力。在上述探究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身经历、实践之后所获得的,教师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加以鼓励。
四、以生活为依托,引发探究灵感
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等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科学课的探究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体验学习。如学习《花的构造》一课以前,从平时的生活中,从语言课上,学生对花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习这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到郊外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花。通过认真仔细观察,他们发现大多数植物都由雌蕊、雄蕊、花瓣、萼片四部分构成,更可贵的是,他们还发现,花不一定都有这四部分构造:黄瓜有的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学生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感到兴奋。抓住这个时机,教师给他们讲“完全花”“不完全花”等知识,学生会觉得难度较小,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用这些自然的生活实际,掀起学生心头的层层浪花,推动思维的涟漪,引起无穷的遐想和追求,并获得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