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居住的天堂
2009-11-02若荷
若 荷
轻轻打开一个网页,那是一个人的QQ空间,万籁俱静,这个时候的夜晚,所有花香和鸟鸣都隐在黎明前了,耳畔只回响着一首首悲凉曲子,以及一篇篇日志,上面浸满了作者的泪水和忧伤。就在这个未名的凌晨时分,一位逝去不久的优秀的文学爱好者,与一位日本新生代的优秀钢琴女作家一起,以一首《风居住的街道》打动着我的心弦。
刹那间,惋惜、忧伤,伴随着凄楚的音乐,占据了心灵所有的空间。一遍遍听来,眼前仿佛又回到去年的今日五月,无辜生命不幸罹难,呜咽山河,疼痛在心头层层迭起,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伤痛在肌肤上深深撕裂。一年了,一年了!曾经的废墟之上,是否还弥漫着无边的惆怅,曾经的沃野之上,是否还布满渗血的疼伤?
你,还有你,我已叫不出你们的名字,这并不代表遗忘,这是因为,无论我怎样呼唤你们的名字,也是天壤相隔,那些被悲痛榨干了的泪水,那颗被突然的悲伤悸动的心脏,再也不能承受一个个被后来追加的名字。在我的心里,你们本就是一塑群体的雕像,背负一袭望眼欲穿的无底黑暗,你们是一些那样可爱的生命,你们是一些那样可敬的英雄,我记住了你们的事迹,记住了你们所付出的一切,记住了你们年轻如花朵的笑靥和面庞,还要记住些什么呢?
那里,你们曾经的家乡,曾经开满鲜花的街道,已经变成风住居的地方,生命里的任何过往,除了悲痛还有忧伤,听不到一丝歌声和花开的曼妙。废墟之上,已经是一片零落的断壁残垣,有风从那里经过,有雨在那里飘落,有花在那里自由开放,有歌声和凄美的曲调,在那里,扬起日复一日无尽的感伤。
还记得吗?那里曾经是一条繁华的街道,那些站在路边上的树木,亦是春天绽绿,秋天泛黄;在我的印象里,那里是一个三季青碧,四季有花,一定不会覆盖积雪花霜。清晨是孩子们时刻,如花般的身影,就是那样蹦跳着欢快着前往。你听到了吗?你看到了吗?你们的前面,可曾有大人与你们为伴?你们的父亲母亲,可曾牵了一双双小手,亲自把你们送到学校,然后回首致意,与可爱稚气的你们说声再见,你们是他们掌心的宝,心头的肉呀。
还记得吗?那条曾经繁华的街道,在那个清早,你那么亮那么亮地和家人打过招呼,你开着车,或者骑着自行车,抑或骑着摩托车去上班。你还年轻,充满青春和韶华的你,浑身有一股朝气。那盛开的玫瑰有多美丽,你就有多美丽,那春天的朝阳有多绚烂,你的生命就有多绚烂。你还没有结婚;你结婚了;你有个可爱的妻子和孩子。你挺拔的身躯,你秀气的面庞,写着青春韶华这几个字。你应该是乐观地生活着,阳光普照的心里全然是无忧无虑。你是那么令人骄傲的一个群体。
那一天,我在睡梦里收到那个信息,几个字眼映入我的眼帘:地震,汶川。从那刻起,泪水洗着我的面庞,我上网,你们,那些曾经鲜活的人们,已经再也找不见了。那一刻,没有人知道你们被掩埋在哪里,没有人知道你们在哪一块楼板之下,更没有人知道你们的名字,就是呼喊一声,那也好呀。然而,呼喊能让你们听见么?担忧能使你们安然么?哀伤能令你们醒来么?
我只知道,那一刻,是谁从天而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百当万,奋力挖刨着每一个可望生还的角落,汗水浸透了他们的绿色军装,渴了,喝一口随身带来的水,饿了,吃一点干粮,困了,就在废墟边上打个盹。石块擦伤了他们的脸庞,压伤了他们的脚背,险情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这一切,都在那一刻,变得无所谓了。
你还记得吗?年轻的你,都没有当过父亲,却那么小心翼翼地抱起失去父母的婴儿,背着他越岭翻山,宽厚的脊背,成了孩子的摇篮。记得吗?你刚刚当上一个孩子的母亲,奶水都还不足,就把失去母亲的孩子紧搂在怀,曾经那么腼腆的你,目若无人地撩开饱满的胸怀,给饥饿中的婴儿喂奶,你低头关注的神情,将我深深打动。你是一个优秀的母亲,你暖意的心怀,让我想起土地,河流,想起潺湲地小溪,想起希望和温暖的阳光,在灾难面前,你用仁慈的母爱,拨开蒙在心头的云幛。
还记得吗?你在最初的一刻,山摇地动,有人本能地跑了,而你坚定地守护着你的讲台,孩子们在教室里,你有什么理由自己逃生呢?你张开了自己的双臂,你本能地伏下并不宽阔的身躯,你用血肉和骨骼,给他们撑起一片狭窄的生还空间。还记得吗?那天下午,你有自己的孩子也在那里读书,你的家人也在受到天崩地陷的威胁,你有机会逃出险情,有责任解救自己的亲人,然而你却选择了用生命掩护自己的学生。“他咬着牙,拼命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缩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
你是优秀的人民教师谭千秋吧?或者是袁文婷、吴忠洪、王敏、张米亚、周汝兰,这不是你,还有你,那再是谁呢?“你的声音是草际间的一抹青翠,你的眼神是鹅卵石间的一汪涟漪……我就是那一朵最幸运的蒲公英”,生前,你是班级几十多个孩子喜欢的老师,死后,你令十三亿人民爱戴敬佩。那个瞬间,定格了一个人民教师永远的守护姿势,那个瞬间,挺起了伟哉中华的民族之魂。
我记得你,当危难来临之时,你没有逃避,你跟着绿色军装的亲人,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抢险的队伍,你是来旅游的吧?那些名山大川本来是你首选的风景,却在那一刻成了最隐患的险区,那些飞沙走石的场面,多亏有你的记录,让我们目睹了什么叫做惨烈,什么叫做绝望和危难时刻,也同时,你领略了祖国版图上的一角,那个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怎样由鸟语花香,顷刻之间倾斜、倒塌、变成废墟的整个过程。那些照片,你是含着眼泪拍摄的,那些纪实,你是带着颤抖写下的,有多少次,泪水飞溅上手里的镜头。
在那一刻,我还注意到你,当所有险情都已经排除,再也不会有生命迹象出现,你站在那片废墟之上,泪流满面,那片倒塌的楼房之下,没有人知道你的儿子去了哪里,没有人看到他在哪一个方向,在抢救的队伍里,你是第一个投入进去,然后最后一个离开,因为你从此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儿子。才七岁的孩子,那么小那么小,花儿一般的生命,就此天壤相隔。在危难面前都没有哭过的你,却在最后的撤离中哭了,以痛作泪,以泪泣血。
如今,那个繁华的街道还有吗?那些如花的笑脸还在吗?那些亲切的面孔,还能站在三尺讲台,领诵琅琅的读书之声吗?人世间,那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然我却相信,在天堂,那里还是一条繁华的街道,有风来去,有花莳香。那里住着花朵一样自由的孩子,风一样自由的他们的亲人,以及亲切的老师和陌生的同乡。在我们的眼睛,不过是一片空茫,然而在那个天上街道,有花散香,有风居住,有爱常存,那里只有祝福,是一个没有痛苦、平等相处、无忧无虑的快乐天堂。
轻轻走进你的空间,凄婉的乐曲里,我记住了你的名字——冯翔,一个失去爱子感情细腻的年轻父亲。你一次又一次地面对采访,给人讲解,揭开尚未愈合的伤疤,让你的心不停地流血,让你的疼无法痊愈。你想选择,但你无法选择,你想忘却,你又难以忘却,你想快乐,你又不能快乐,你想幸福,你可怎样幸福?“我们望不见故乡,只望得见悲伤……”于是,想起儿子,你选择了风居住的天堂,给冰冷地下的爱子全部的父爱和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在你的空间,在你的博客里,在朋友给你的悼文中,这样的留言随处可见,除了你,谁再配得上这样令人惋惜的祈祷和祝愿?有时候,生命虽然结束,那份爱却在永恒和继续;有时候,我们用坚强为一个人送行,用微笑为他祈祷和祭奠,而不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以泪水记忆,用悲伤串联。让我们用浅浅的诗行,写下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渴望。在这多情的五月,让我们在心里,种下一株美丽丁香,红尘花开,芳布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