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09-11-02

当代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上机环节计算机

陈 霞

邓小平同志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课程已经逐步进入小学课堂。因此,让小学生乐于学习计算机是很重要的。同时,德育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学计算机现代课堂教学虽然是重技能、技巧训练的一门学科,但是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处处潜藏着德育教育的“火花”,那么,该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1)在启蒙教育中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品质。在计算机教育的初级阶段,首先向学生细致地介绍计算机的构造。利用教学软件、利用动画、音乐等媒体充分地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介绍计算机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在社会各个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科学家们所说的:“电脑将是21世纪的三大工具之一”的含义。谁掌握了它谁就像老虎长翅膀一样,勇猛无敌;谁对它一无所知,谁就是文盲。使学生在启蒙阶段就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强烈的学习愿望。

(2)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它的界面是“西化的”,这就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对此,我因势利导地简单给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发明我们中国人学习使用更方便、更轻松、功能更多样、使用更广泛的计算机,为祖国的计算机事业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地贡献。

(3)在上机练习中,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学生上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是否能培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否打好计算机基础,这一环节是关键的。但是由于目前受资金、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学校还不可能做到一人一机。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抢机器、霸机器的现象,或者是因学习困难而没有兴趣,不愿上机练习。针对这些情况,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让优生帮助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协助优生。这样就培养了学生间团结互助的精神,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之间的互相关系将日益影响着学生学习。我在进行键盘操作教学时发现,有的学生因操作比优生慢而产生自卑和厌学情绪,优生呢则由于这些学生练习慢而产生急躁情绪。在这种情形下,我就教育学生互相体谅、互相友爱。以古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育优生,引导他们主动帮助同学。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只要积极努力,困难就一定会被克服,并告诉他们在优生练习时,要多看、多学、多问,尽快赶上他们。

(4)在上机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5)在操作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小学阶段,指法训练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它是科学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前提,是计算机入门的第一步。学生从指法的陌生到对字键的条件反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必须经过严格的反复训练。在训练的初级阶段是学生的兴奋期,学生对计算机因为新奇而自发地学习,热情带有一定的冲动性,这时他的学习态度是主动积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反复的训练,他们的热情逐渐下降,新鲜感减弱,并初步感受到指法训练的单调和难度。最后,变主动学习为被动学习,以至厌学、怕学。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虽感到有难度,但感到应并不是不可及的,而是通过努力也是可以达到的要求。于是在课堂上搞一些比速度和准确度的竞赛,评出优秀选手,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励同学们共同进步,用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通过严格又活泼的训练,既使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了正确指法,而且还逐步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现代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增设课堂德育环节,让德育有机地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善于抓住课堂中的种种契机,就能很好地将德育渗透到计算机的教学中。

猜你喜欢

上机环节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
提高中职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