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语言教学

2009-11-02黄春木

当代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情感

黄春木

语言是师生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主要纽带,是课堂教学的体现,是教师教育思想的体现,是教学交流的桥梁。尤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的数学课堂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的语言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

(1)精确性和逻辑性。课堂语言的精确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准确的判断。教学语言应做到惜字如金、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这样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澈的正确认识。不能用自己生造的词句或地方方言来表达概念、性质、定理等。例如“切线”和“切线长”、“角对应相等”和“对应角相等”、“三角形一边的中线”和“三角形一边上的中垂线”等。这类语言就缺乏准确性,这些不科学的说法很可能使学生产生误解,甚至造成错误。数学以严密的逻辑结构作为学科的骨架,违背了逻辑就违背了数学的真谛。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据、有因有果、全面周密、符合规律。如学生学完正方体后问老师,正方体是长方体吗?老师如这样回答:“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一切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那么回答就有根有据,理由充分,逻辑性强。又如有的老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那就忽视了“同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理由不充分,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2)形象性和趣味性。形象性语言能增强直观性,以形动人,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教师面对的是一些社会阅历不深,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他们极缺乏对事物的直接认识。因此,教师课堂语言要善于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认知学习,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如:教学“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运用实物教学,将长方体的6个面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还有12条棱,分为3组,每组4条棱长相等的概念。教师的课堂语言生动风趣和幽默含蓄,可以使学生在欢娱中获得知识,得到启迪。如我在讲授“线段的黄金分割”时介绍了人体有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如人的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性和审美性。“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情感性是艺术的内隐特征。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科学,主要运用理性,以理服人。作为一门艺术,则主要运用情感,以情感人。首先,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和交融的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课堂教学语言必须融进对美的创造和追求,才能达到艺术境界。数学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之美。比如:几何图形对称、和谐的形象之美,直线给人的豪放爽直之美,勾股数给人的奇妙数据之美;几何证明的简洁明快,数学题的一题多解无处不体现数学的美。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验这些美,使数学课堂充满美的气息,让学生身心得到美的熏陶。

总之,语言是课堂教学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的辩证统一,从而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情感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情感
台上
智力魔方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表面积是多少
谁和谁搭档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