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当沿海地区发展排头兵

2009-10-30罗一民

群众 2009年9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南通长三角

罗一民

江苏沿海地区规划升格为国家战略,南通上下群情振奋、干劲倍增,正在把新一轮沿海地区发展,转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的强大动力,决心抢抓沿海发展新机遇,争当排头兵,打好攻坚战,以沿海发展新突破促进南通发展新跨越。

一、确立一大目标。就是争当江苏沿海发展主力军。我们清醒认识到,江苏沿海地区规划升格为国家战略既为江苏沿海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又对南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南通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条件,在江苏沿海三市中的经济分量最大,同时又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在江苏新一轮沿海发展中责任十分重大。市委提出,要把沿海发展作为实现持续跨越的最大优势和最强引擎,进一步凸显沿海发展、江海联动的工作主题,在沿海发展主战场上打好攻坚战,拓展科学跨越的空间,拉长持续跨越的周期,为全省沿海发展争当主力、多挑重担。到2010年,确保实现既定的沿海发展“三个2500亿”的目标,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到2020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水平,达到并力争超过当时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成为江苏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人民安康的科学发展示范区,率先在江苏江北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把南通建成江苏出江人海的第一桥头堡,成为沪苏通“小金三角”中的有力一角。

二、实施两大战略。南通既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核心地区,又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独特区域,处于两大国家战略和沿江沿海的交汇点上。我们及时把两大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学习、融为一体贯彻,注重在两大战略中把握机遇,充分认清长三角规划为紧靠上海的南通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重大契机,充分认清沿海规划是当前南通最直接、最重要、最现实的发展机遇,引导全市上下抢抓兼具两大国家战略双重叠加的最佳优势,举全市之力推进沿海发展,更好地发挥南通在支撑长三角、拓展大上海、带动长江北、辐射中西部的独特作用。注重在两大战略中找准定位。对两大战略一并进行分析研究,从经济发展目标、港口开发、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交通功能等方面,找准结合点,明确新定位。注重在两大战略中抓好统筹。把长三角规划中的各项要求有机融入到沿海地区发展之中,坚持两个战略规划同时贯彻、整体推进,科学确定切合本市实际的沿海发展思路、重点和方向,努力走出一条独具南通特色的沿海发展新路。

三、构建三大机制。建立领导机制。市级层面建立了最高规格的沿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机构,沿海各县(市)区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目标同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强大合力。建立推进机制。各级各部门建立对上对接机制,最主动、最快速地从规划修改和政策制定两个层面进行对接沟通。建立重大项目工作小组,制定行动方案,重点跟踪推进。制定沿海发展目标管理办法,细化实施方案,落实目标责任,严格实施奖惩。建立融资机制。总结和创新我市利用外资推动洋口港开发、利用国资大项目带动吕四港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构建融资平台的做法,建立沿海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吸引国家级和省级国有投资公司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解决沿海港口开发建设的资金瓶颈。

四、推进四大联动。深入推进江海联动——充分发挥沿江对沿海的辐射作用,带动沿海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沿海拥有深水港口、滩涂资源丰富、土地储备量大、环境容量大等优势,为沿江先进制造业产能转移、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开辟新空间。加紧实施港城联动——坚持以港兴市、以港兴城、港城联动、互动发展,把港口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快洋口港、吕四港建设进程,充分发挥江海交汇的独特优势,推动南通港加快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建设特大城市为目标,结合行政区划调整,拉开现代港口大城市的框架;突出沿海县城和重点中心镇的规划建设,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主动寻求跨江联动——深度推进与上海、苏南的接轨与合作,加快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以及上海外高桥集团与启东、上海张江集团与海门的联动开发,全面促进发展理念、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规划、体制机制、人才流动等方面的跨江接轨,拓展沿海发展更广阔的空间。推动开发开放联动——坚持以开放带动开发,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引进优质资本、技术、人才和先进的机制。积极推进沿海综合开发,加强海域滩涂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统筹考虑港口、产业和城镇联动发展。坚持开发开放与生态保护并重,做到在保护中实施开发、在开发中实现更好保护。

五、实现五大突破。一是在打造大港口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沿海深水海港开发,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江海港群,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组合强港、面向亚洲及太平洋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港。到2010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2015年达到3亿吨。二是在集聚大产业上实现新突破。着力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走廊、上海都市圈服务业新高地、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突出培育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基地、长三角重要的能源基地、长三角及江苏沿海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基地,重点打造船舶、海洋工程及重装备、新能源、能源及装备、石化及新材料等六个“千亿级”产业板块。三是在开发大园区上实现新突破。依托沿海丰富的滩涂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沿海开发区和各类产业园区群,为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创设国际一流的平台。四是在建设大城市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目标,加速拉开沿海城市建设的新框架,到2020年。把南通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沿海县(市)城镇达到中等以上城市发展水平。五是在构筑大通道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起公、铁、水、空、管五大运输方式多式联运、协调衔接、互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使南通成为通江达海、承南启北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责任编辑:金雯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南通长三角
2018年广西北海沿海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