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育人是中小学班主任的天职

2009-10-30袁海军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班集体育人培训

袁海军

【摘要】中小学班主任肩负着管理育人的重要职能,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近年来,在部分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着不愿做、不会做、不宜做班主任的情况。为扭转班主任工作滑坡的局面,教育部最近颁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从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等五方面提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具体要求。要以落实《规定》为契机,切实提高对班主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班主任工作是教师主业的观念,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保障制度,发挥班主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育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028-03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近年来,在不少教师中出现了“不愿做”、“不会做”甚至“不宜做”班主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扭转班主任工作的滑坡局面,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8月颁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重申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地位,并在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要求。这对完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1. 完善了班主任工作制度

我国的班主任工作制度形成于建国初期。1952年,教育部在其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要求:学校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从各班教员中选聘。1988年,原国家教委颁发《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88]教初字013号)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88]教中字013号),首次以教育行政部门规章的形式确立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法律地位。20多年来,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6月,国家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2009年8月,教育部重新修订颁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将我国班主任工作的制度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规定》强调指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工作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2. 将班主任工作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我国目前执行的班主任工作量及津贴发放标准,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1979年11月颁发的《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按照这一办法,中学班主任的津贴标准按照班额大小分别为5元、6元、7元,小学为4元、5元、6元。1988年,人事部、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班主任津贴标准有所调整,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广东省中山市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最多可达到每月50元,但多数省份执行的标准是中学10元、12元、14元,小学8元、10元、12元。收入过少、负担过重,长期以来成为影响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新修订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从两个方面提高了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一是重新规定了班主任工作量的计算方法。《规定》提出,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这大幅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计酬标准,有利于班主任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二是提高了班主任津贴标准。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精神,《规定》第十五条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这一政策不仅增加了班主任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对班主任的工作实行绩效考核,是完善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的重要措施。

3. 赋予了班主任适当的惩戒权

在中小学校,对学生的批评和惩罚,与对他们的表扬和鼓励一样,都是正常的教育手段。尽管表扬和鼓励是正面的、主要的教育方式,但它无法替代批评的功能。批评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需营养,适当的批评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而且还能让他们知道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可近年来,在不少中小学校班主任中出现了不愿甚至不敢批评学生的现象。有些班主任不能正确把握批评与体罚、变相体罚的关系,为自己的失职行为寻找借口;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受到批评后往往会出现过激行为,给班主任带来莫大压力;有些家长过度“维权”,本来是班主任职责范围内的适当批评和惩罚,也要遭到发难甚至投诉;有些学校将家长和学生投诉作为考评师德的重要指标,也让不少班主任感到投鼠忌器,索性做起“老好人”。发生于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杨不管”事件正是这个现象的极端表现。这种不敢批评、不敢惩罚的现象,不利于中小学生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也不利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形成。因此,新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从法律和制度上为班主任行使惩戒权赋予了一把“尚方宝剑”,有助于扭转部分学校班风涣散的不正常局面。

二、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主业

1. 管理育人是班主任的天赋职权

班主任是班级教学制的产物,而管理育人则是其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义务。班级教学制最早出现于近代欧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将这一制度下的教育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管理、教学和道德教育,奠定了管理育人的理论基础。我国的班级教学制形成于20世纪初,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就分别规定了教员、管理员的职责。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学校设“管理员”或“学监”一人,专职负责学生的生活和品德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行班主任制度。1952年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规程,首次对班主任提出了“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全面成长,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原则,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要求。1988年颁布试行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要求班主任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进入新世纪之后,班主任工作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针对在中小学教师中长期存在的只愿做教学工作、不愿做班主任工作的现实问题,2009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强调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并明确要求: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这就从制度上摆正了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2. 管理育人职责要通过班主任工作制度来强化

为将教师管理育人的职责落到实处,新修订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一条从思想道德、日常管理、班级活动、沟通联系等四个方面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任务进行了明确。具体说,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一要做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要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维护班级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耐心诚恳的批评教育。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要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护意识和能力。三要组织好班集体活动。指导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团支部开展工作,担任好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四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要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问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

3. 管理育人的职责要通过班集体建设来实现

班主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其育人目标主要是通过集体活动来实现。因此,加强班集体建设,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确立班集体共同的发展目标。班集体目标是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它既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也包括学校规定行为目标,还包括一个班级特色的目标,以及教师对班级的期望和评价等。鲜明的班集体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班风、学风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班主任必须努力为班级树立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可执行的近期规划,使班集体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二是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积极的舆论能起到明辨是非、催人奋进的作用,而消极的舆论则会产生混淆是非、涣散人心的不良影响。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班主任要精心选择、设计、组织各种各样有益的集体活动,并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集体舆论。三是培养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对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都具有特殊的感染、激励和陶冶作用,它是一个成熟班集体的鲜明标志。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产生种种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难免出现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及时发现班集体中思想认识上的分歧,尽快地加以调整,最终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同学关系。四要建立起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在中小学,班委会是学生的基层组织,班委会成员往往是一些热爱班级集体,而又有较强交往能力和工作能力,在集体中具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他们是集体的核心。班主任要通过选拔、培养好班干部,团结、带动其他同学,让每一个同学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发展。五是制定班集体规范。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班级情况而又具备可操作性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卫生公约、课堂纪律要求等,以引导和规范班集体中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品德表现和日常行为习惯。

三、切实强化班主任管理育人的职责

1. 做好中小学班主任的选聘工作

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选聘班主任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此,应当做好两件工作:第一,要严把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关。中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也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因此,要严格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要求,对班主任的任职资格进行认真考察,把那些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选拔到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来。具体说,中小学班主任的任职条件有三项:(1)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2)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3)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第二,要严格执行班主任选拔任用程序。《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四条规定: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这在《规定》颁布之前本不是问题。因为根据1979年11月颁发的《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担任班主任的中学教师原则上每周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或数学课,其他学科教师每周担任14节课以上;担任班主任的小学教师原则上每周包教一个班的语文和数学课,或担任两个班语文或数学课,其他学科教师每周担任18节课以上。而按照新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工作将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其工作量将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如何在现有教师编制基础上保证班主任岗位不缺额,对现行中小学编制管理制度是一个严峻挑战。另外,班主任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而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2. 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岗位,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的。2006年6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必须做好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工作。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主要是通过学历教育、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培训,以及职后的工作实践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完成的,是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过程。为全面提高我国中小学班主任整体素质,教育部于2006年8月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明确要求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已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未参加过班主任专题培训的教师,需在近年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补修。据此,教育部于2007年、2008年分别举办了“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班,开发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学校法规及卫生安全”六大模块的视频课程,对上万名班主任进行了不少于30学时的远程在线培训。在此基础上,2009年8月起教育部启动了“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利用1个月时间对辽宁、江苏等10省(市)的10万名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进行了50学时的专题远程培训。根据计划,该项目在2009-2012年期间,遵循“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培训活动。培训内容紧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围绕“班主任的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学年、班主任与每次活动、班主任与每个班级、班主任与每个学生”的主线,通过案例教学开展深入学习、交流和研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学校也应指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社会考察,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

3. 切实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保障

完善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措施,是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保障。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育中特殊的岗位,要在教师中营造以从事班主任工作为荣的氛围。切实落实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班主任工作量的权重。要努力改善班主任的待遇,完善津贴发放办法,合理安排班主任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既能上好课又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二要完善班主任的奖励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将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之中,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要树立一批班主任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肯定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贡献。在努力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的同时,要加强对重视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典型经验宣传,通过宣传和奖励,鼓励广大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工作成为广大学校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而重要的岗位。三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学校领导要经常研究班主任工作,了解班主任的工作表现,规范班主任的行为。学校应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和教师聘任、奖励、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四要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切实维护班主任教师的合法权益,减轻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要及时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五要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列入科研课题规划,组织专家、提供经费、保障条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规律,不断丰富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和思路。

猜你喜欢

班集体育人培训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人心齐,泰山移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温暖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