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楠竹丰产林培育措施

2009-10-29陈真勤

绿色科技 2009年7期
关键词:对比实验

陈真勤

摘 要:对楠竹低产林进行一系列培育措施,改变林分结构,使竹林立竹度、新竹产量、胸径、枝下高等有明显增长。对楠竹林培育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劈山抚育、松土、施肥、钩梢整枝、护笋养竹、合理采伐等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质量,使竹林年年丰产、高产、稳产。

关键词:楠竹;丰产林培育;对比实验

中图分类号: S72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58-03

1引言

赤水市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美丽城市,森林覆盖率达71.36%,主要以楠竹为主。楠竹又名毛竹、孟宗竹,为禾木科刚竹属。该市楠竹林面积大、分布广,但经营粗放,缺乏管理,形成大面积的低产林分。经营管理集约度的高低决定着竹林丰产性。本人曾以试验来论证楠竹丰产林培育措施。从2001~2004年,对低产林示范地采取劈山抚育、松土、施肥、钩梢整枝、护笋养竹、合理采伐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对楠竹林分的立竹度、新竹产量、胸径、枝下高、成竹率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培育措施的可持续发展性。现将培育试验地的培育措施及结果报道如下:

2 试验地概况

2.1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赤水市葫市镇尖山村后槽,海拔630~750m,系以中山为主的山原地貌,土壤以黄壤为主,成土母质多为侏罗纪和白垩纪红色砂岩,平均气温17℃,年总积温5500℃,年降水量1000mm,无霜期250~310天。

2.2试验地原状

试验地原林分立竹度120~130株/亩,竹材径级小,平均胸径7.9cm,枝下高4.3m,林内混生少数针、阔叶树,林下植被主要为蕨类、凤竹、禾本科杂草,林地未清理,有楠竹枝桠、树蔸,土壤质地板结。竹林结构很不合理,幼竹和老小竹多,大小年明显。低产原因,主要是粗放经营,采伐不合理,造成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3试验设计

3.1设计原则和依据

本设计是以改善竹林环境,提高单位面积立竹量和竹株径级,维护生态环境,兼顾群众利益,充分发挥竹林多功能效益目的,坚持因地制宜,依据地貌(坡度)、土壤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方法,划分立地类型和培育标准。

3.2立地类型划分

在同一生物气候区域内,地带性土壤一致,成土母岩相同,但由于坡度不同,土层厚度或者是腐殖质层的深度有差异。而土壤厚度是保水、保肥、保温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竹林生长,因此对立地条件的划分以坡度、土壤厚度作为主要控制因子。将试验地划为三个立地类型。见表1:

3.3 试验地设计与调查

在3个不同立地类型中随机取3个样地,立地类型Ⅲ设A样地,立地类型Ⅱ设B样地,立地类型Ⅰ设C样地。样地规格20×20m,四方形,四角用油漆在楠竹上作标记,每个样地面积为400m2,即0.6亩。对每一个样地进行调查记录,注上标记,调查情况见表3。

4 丰产林培育措施

4.1培育措施等级划分

根据试验地现状及立地类型差异,将培育措施分3级培育。见表1和表2。

4.2 培育措施时间安排表

Ⅰ级培育:2001年进行劈抚1次,时间在7月份;2002年进行全垦和施肥1次,时间在8~9月份。

Ⅱ级培育:2002年进行带垦和施肥1次(2001年保留带),时间在8~9月份,2003年进行劈抚1次,时间在7月份。

Ⅲ级培育:2001~2004年,每年进行劈抚1次,时间在7月份。

Ⅰ级培育

Ⅱ级培育

Ⅲ级培育

4.3经营培育措施

4.3.1劈山抚育

劈山是砍除林内的杂草、灌木。这样既可减少杂草灌木消耗林地水分和养分,又可使其腐烂后增加林地肥分。另外,劈山又可清除病虫害的栖息场所,减少竹林病虫害的发生,消除野兽对竹林的危害,防止火灾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竹林的采伐和搬运。如果劳力允许,8~9月再劈1次“白露山”效果更佳。劈抚应做到灌蔸留矮,杂灌砍尽,对细弱、风折、断梢竹也应同时砍除。对砍除的杂灌和楠竹枝桠应及时清理出林子或在林间空隙大的地方集堆腐烂。

4.3.2松土、挖除竹蔸、树桩

就是用锄头铲除杂草、灌木,同时挖去老竹蔸、竹鞭和树桩。以锄代劈,效果比劈山好。它既提高林地保水、保肥、保温和透气的能力,充分利用了林地,又促进鞭的蔓延生长,从而提高立竹度。应注意,挖除后要回填土、不留穴,若能在穴内施上有机肥再盖上填平,对竹林生长更有利。

松土时间在每年8~9月份。坡度在25°以下的平缓地带,应进行全垦,松土深度20~25cm为宜;坡度在25~35°的中缓坡,则实施带状松土,带宽3m,保留带等宽,长度依地形而定;36°以上的陡坡则不要求松土,以避免水土流失。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松土应在出笋当年的秋末冬季进行。花年竹林松土应注意保护活鞭和正发育的笋芽。林缘应进行带状垦复,以诱导竹鞭蔓延生长,扩大竹林面积。

4.3.3施肥

楠竹生长快、产量高,挖笋、伐竹带走大量营养物质。但竹林凋落物量不多,养分归还速度缓慢,容易引起地力衰退。所以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使土壤肥力达到永续利用。保证竹林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正常进行。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在夏秋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每亩施7.5kg尿素,冬季每亩施500kg的农家肥。

施肥方法:离竹株1m左右的周围或地间开沟、挖穴,施入后翻土覆盖,也可将化肥施入打通节隔的竹蔸中,再盖土。并注意地薄处多施厚盖,反之,肥沃处少施薄盖。有机肥则可直接撒于林地中。

4.3.4钩梢整枝

在海拔较高,风雪危害的竹林,适当钩梢可减少风倒雪折,保持竹秆端直,稳定竹冠位置。但钩梢会影响材质,在风雪危害小的竹林,一般不钩梢。钩梢时,可利用接上长竿的钩刀,将新竹梢部钩下。一般在9月下旬~12月进行。对分枝低的楠竹进行适当整枝,可以增加竹秆的枝下高,提高出篾率。

4.3.5护笋养竹,合理采伐

护笋才能养竹,它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要做到不挖鞭笋、冬笋,保护春笋,提倡年年留笋养竹,培育竹株,注意防治害虫和野兽危害。竹笋出土的后期,及时挖退笋、细弱笋等,做到留大、留直、留林缘笋,使立竹分布均匀,保证每亩有150株以上的立竹量。

经营楠竹林,要想丰产、稳产必须实行采育兼顾,合理采伐,调节林分结构。三度以下的楠竹,生长旺盛,发笋力强,不宜砍伐。四度以上的楠竹,发笋力衰退,竹秆充实,材质好,是合理的采伐年龄。为了确定竹株年龄,在新竹上标明其出土年轮。采伐时应遵“存三去四”的伐竹经验,即本着三度全留,四度养空,五度不留的原则。对于畸形、有病虫害的竹株,即使年龄不到,亦在砍伐之列,伐桩要低,随即挖除竹蔸或打通竹蔸节,以促其加速腐烂。

春夏楠竹生理代谢旺盛,伐竹容易引起伤流,消耗竹林养分,使竹林增加退笋,不利楠竹林的更新发展,而且此时伐竹,竹材的力学性质差,易腐烂虫蛀,利用价值不高,所以不应在春夏伐竹。例如在笋期伐竹,引起竹液大量伤流,割断竹与笋的“母子”关系,留下“殁娘竹”,不是败退,便是形成刀伤竹。大小年分明的楠竹林,每2年采伐1次,一般在出笋当年的冬季至翌年初春进行。换叶当年的秋冬正是孕笋期,不能砍伐。花年楠竹林,每秋冬伐竹,砍去竹叶发黄,即将换叶的小年竹,保留竹叶茂密的大年竹。

从竹林永续利用的观点出发,竹林采伐量应根据采伐前的密度和合理立竹度来确定。保证留有足够数量的健壮母竹,集约经营,每亩250~300株,一般经营的每亩150株以上,且分布均匀,年龄结构最好是1、2、3度各占25%左右。

5结果与分析

不同立地条件类型楠竹生长林分因子有一定差异,见表3,2001~2004年样地竹林立竹度变化情况:72~202株,平均胸径变化幅度7.6~12.1cm,平均楠下高变化幅度3.8~6.8m,成竹率变化幅度63~91%。样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度不同立地类型进行培育后,立竹度、胸径、枝下高、成竹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平均每亩立竹度125株/亩增加到320株/亩,每亩增加了195株,平均每年每亩增加49株;平均胸径7.9cm上升为11.8cm,增粗3.9cm,平均枝下高4.3m升为6.4m,增高了2.1m,成竹率64.7%提高为90.3%,增加了25.6%。

竹林的林分结构,是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以上结果分析是经过培育管理措施后所发生的变化,消除了大小年明显,达到丰产林结构。

6 讨论

(1)改变林分因子是主要培育措施。劈山抚育、松土、施肥、钩梢整枝、护笋养竹合理采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丰产林立竹度达150株/亩以上,平均胸径10cm以上,林分结构均匀,无大小年之分。

(2)楠竹林立地条件不同,生长发育方面也就不同,进行培育管理措施等级也不同。

(3)调整竹林结构,要以生态效益为主,限额采伐,集约经营,年年培育管护,提高立竹量,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

7 建议

竹林的结构直接影响产量。要使竹林年年丰产、稳产,必须长期实行丰产林培育措施,使竹林形成合理结构。根据不同立地类型分级管理,以便达到最佳林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乾富.毛竹林不同经营措施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竹子研究汇刊,1999,18(3).

[2]田颖锐.造林学.(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3]陈双林.实生毛竹林生长因子调查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9,18(3).

猜你喜欢

对比实验
钠与二氧化碳燃烧反应趣味实验设计
基于对比实验和创新实验的化学教学
“翻转课堂”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100m跑起跑训练实践探讨
让实验现象从“无”到“有”的初中化学对比实验教学设计
刍议初中化学对比实验的运用
宝鸡地区胶东卫矛秋季扦插繁育技术
对比实验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慷慨事实 紧扣核心 谨慎结论
浅谈对比实验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