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

2009-10-29黄培森

绿色科技 2009年7期
关键词:植物景观色彩应用

倪 黎 熊 辉 黄培森

摘 要:通过分析色彩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特性,总结归纳其应用原则,并依据园林植物的主要色系,分类总结介绍植物景观色彩设计主题应用。

关键词:植物景观; 色彩;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01-04

1 引言

随着人们审美能力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艺术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植物景观设计中所选取的材料是围绕绿色植物展开的,具有其独特的表达艺术的特性,其一是差异极大的生长期及季节变化,其二则是丰富多样的色彩、形体和质地等艺术表达符号。所以,植物景观设计具备了复杂但又容易控制和改造的双重特性。研究植物的色彩在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是为了突出色彩这种造型语言在园林植物景观中最主要的作用,其能产生视觉上的美感。通过在色彩上的合理布局与安排,形成视觉上的对比与协调的平衡效果,塑造出风格各异的植物景观空间气氛,组织出优美的植物景观构图。

2应用研究现状

植物景观的色彩运用一般在许多植物景观设计及相关的专类书上有论述。而以西方园林专述占多数。在西方,城市在经历过一系列变迁以后,逐渐寻找到了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植物景观形式,而我们的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尚在探究之中。

2.1西方现代园林的色彩理论

西方古典园林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和巴洛克园林、法国勒·诺特式园林的色彩应用几乎都是以绿色植物的色彩作为基调色,而其它园林景观构成要素的色彩是作为点缀色穿插其间的。整体上来看色彩不是很丰富,但是亮丽、明快。而英国自然风景园、英国维多利亚式园林和英国爱德华式园林的色彩应用,却是由于花卉的普遍应用,使鲜艳的色彩成为园林的设计的主要要素。现代西方园林植物景观基本上沿袭了其亮丽、明快的风格,但由于园林植物景观范围从皇室、贵族的庭院拓展到城市的室外空间,种类的运用方面也大大的拓展了,现代色彩理论的不断发展等等原因,使色彩更加受到重视,有更大的空间发挥作用,园林植物景观色彩变得更加丰富了。其中古埃瑞克安的Noailles庭院景观中的植物色彩设计;巴拉甘作品中的色彩设计;布雷·马克斯的色彩设计以及佐佐木叶二作品中的色彩设计,都很好地运用了色彩,体现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现代艺术美。

2.2东方传统园林植物景观色彩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色彩搭配少有论述,但清·陈淏子《花镜》有“其中色相配合之巧,又不可不论也……因其质之高下,随其花之时候,配其色之浅深,多方巧搭”之句,可见也并非不受重视。总体上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恶繁悦朴,在种植设计色彩搭配时相对含蓄,比较强调以少胜多,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般的点到为止,含蓄而不直白,要有所暗示又留下思维审美的空间,做到余韵无穷。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色彩搭配也和园林性质、景观主题等有关,遵循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基本理法。传统园林也有“量大则美”的色彩处理方法,但主要出现在依托自然植被或农业景观的风景游览地中,如苏州香雪海、北京香山红叶等,让人感慨自然的魅力。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色彩是以“淡雅”和“富丽”两种风格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是非常灿烂的,但非常遗憾的是到了近代的中国,由于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没来的及很好的继承就迅速的被西化了。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中已很难见到古典园林中那样优美的组合,大都是中西结合,有点不伦不类,原因就是没能对传统的色彩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其继承并发展。

3色彩调和理论

色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运用一直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启蒙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的祖先就采用红、黄、褐色和黑色的颜料来装饰石洞。自文明曙光初临大地,艺术家的传人们就不断地磨练着对色彩的高度敏感性。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表现出对色彩理性研究的执著意愿,而真正建立科学的理性体系则始自300多年前的牛顿,从此色彩科学沿着各自的方向,分别创造着艺术和科学的文明。

自19世纪以来,色彩调和理论主要有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孟塞尔色彩调和理论、奥斯特瓦色彩调和理论与孟·斯宾瑟色彩调和理论等。色彩调和理论由最初的感性定性化描述逐渐向理性定量化描述发展。植物的色彩随生长不断变化,营造植物景观更多地根据植物色彩的色系,去测定一种植物的花的色相、明度、彩度,然后再加以利用,这样是难以达到目的的,不能保证设计与其初衷一致,因为植物一直在生长变化。因此,植物景观设计借鉴以定性化研究为主、在植物景观色彩设计上参考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以创造色彩更为和谐悦目的景观。

歇茹尔(1786-1889)是研究色彩调和理论第一人。他的调和理论——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是以歇茹尔色环为基础的。在他的色环上有物体色三原色,即一次色;在相邻的一次色的正中间分别是该两色等量混合所得的二次色;在相邻的一次色与二次色的正中又是该两色等量混合所得的三次色,故共有12个色相。色料的一次色,如品红、黄、青;色料的二次色,如橙、绿、紫;三次色,如深红橙、黄绿、青绿、紫与红紫。在歇茹尔环中,直径两端所指色彩互为对比色即补色,如绿和品红,青与橙,黄与紫。通常,园林中常用天竺葵、半边莲、蒲包花代表三原色品红、青、黄。

4 色彩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有人说植物色彩的美是天然的,是不需要运用设计原理的,而我们所运用的设计原则是前人通过对自然界色彩美的长期观察而得出的正确结论,现在将这种总结反作用于自然植物,只会使这种美更完善。而且园林植物的色彩是园林景观色彩构成的主干,植物四季多变的色彩,色彩丰富而艳丽的花卉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能达到美妙的境界。

4.1基本色原则

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最基本的颜色就是绿色,它是植物的象征。所以在园林中不要随便干扰绿色这个基调,而且从绿色之中也能发现许多美的所在。如:季节显现出早春的嫩绿、盛夏的浓绿和初秋的黄绿,冬季留下松柏的墨绿;种类之间绿色的差异显示出单色调的谐调,柳树的淡绿,冬青、女贞的亮绿,沙枣的灰绿,大叶黄杨的油绿,竹林的青绿,桦木的黄绿,绿色世界的谐调之美描绘不尽;质地之间绿色的表现,有细密如毯的草坪,有皱皱漪涟的柳林,有粗犷斑驳的大叶广玉兰、泡桐之类,有暗绿团块堆叠的桧柏,各有不同的质地感。绿色尽染大地,也是植物景观中最稳定、最基本、最安祥平静、最富于变化、也最有隽永的诗意。所以无论色彩多么丰富,绿色应该是园林植物景观中的主角。

4.2其他色彩应用原则

绿色之外的各种色彩的植物只能点缀在必要的地方,点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成片涂抹。用一种花卉成片栽植,好处是花期一致、色彩统一、生态要求相同、便于管理、效果强烈、操作简单,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布置手法。不过有时会感到单调,如花期一过全部需要更换或只留下叶色时毫无装饰效果。

(2)利用对比。花坛内的植物色彩与色彩对比的选择。如红与绿、黄与蓝紫等。对色彩所谓“邻补色”也有一定的对比效果。对比的目的是用一种颜色烘托另一种颜色,使它更为突出。如芍药在花坛中正因为红色系列的花有绿叶相衬,对比之下才显出红花之美,红砖墙前面种宿根飞燕草,碧蓝的花即十分突出。

(3)主次谐调。一个植物景观设计者要先决定“主色调”,即它的主题,然后配上与主色近似的色调为配角,使整个景观色彩调和,符合人们的审美。例如,以黄色为主色调,再用乳黄、橙黄的深浅花色、叶色搭配,效果一定十分谐调。夏秋之间金光菊(正黄)盛开时,四周配上金鸡菊、黄花蓍草、多花向日葵等,显得深浅之间的黄色系列一派谐调之感。但是选定的主色调如果是比较暗的蓝色或紫色,那里的阳光一定要充足,否则会过于沉闷或忧郁。如果是设在林间小路边上的花坛,务必要选明色为主调,如白花、柠檬黄色花等。

(4)以少胜多。这是艺术上一再提到的手法。需清楚指明的是,这个“少”是指面积要相对的小,数量要适当的少,两者均要按实际的情况加以考虑,还要“在必要的地方”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还存在比例的问题,如太小容易被忽略。例如一片树林中有一座艺术家的青铜塑像,体形加基座不过5m高,青铜的暗色不易被发觉,位置也不显要,如设计者在雕像的四周留出一圈空地,便于游人瞻仰,然后在像的正面前方5m远的地方设一个直径5m的圆花坛,当中种上红色的天竺葵、百日草、一串红之类,游人远看稀树林的亮点处一个引人注目的红点,前去一看果然有景可赏。

4.3背景色

植物景观中任何一个景点或景物都不是孤立的,与其附近的景物都存在相互的关系,其中前景与背景的关系最重要。一般是利用背景突出前景。背景色对植物色彩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充为背景的可以大到天空、大海、森林、大草坪、水面等,小到一堵墙、一段栏杆、绿篱、挡土墙、一块顽石、一株灌木或乔木,互相衬托可以将前景更为突出。同时,还要考虑色彩空气透视的效果;园林景观中的一些垂直景物,如墙面、绿篱、栏杆等也会充当植物的背景。这时,要根据背景的色彩特性,来配置植物色彩。如当背景是暖色调时,如在砖红色的墙根或屋角布置时,作为前景的植物色彩应是冷色调的。反之,当背景是冷色调时,前景应为暖色调;绿色背景主要是利用观叶植物,选择枝叶紧密,叶色浓暗,终年长绿的树木为背景效果最好。前面可以放置一些明亮色(白、粉红、黄色)的花坛,或开红色花的灌木,总之补色或是邻补色为好。

4.4影响因素

(1)质地。植物的质地也会影响色彩,当物体表面光滑时,色彩会变得明亮,反之,粗糙的质地能使色彩变浅,小物体表面对光的散射能力要强于大表面,并且小物体的质地会表现得更暗,更浓厚,质感更强。

(2)比例。比例也影响色彩,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大小或花和果实能产生不同的色彩。光滑的叶子由于闪闪发亮,有变小的感觉;质地好的叶子会呈现深色浓密的感觉。

(3)修剪。通过修剪可以使植物叶子表面特征及外表发生很大改变。比如两处矮树篱,经过修剪的看上去颜色会较深、庄严肃穆;而未经修剪的矮树篱的颜色则较柔和、偏浅,是明亮的绿色。

(4)阴影。阴影会把色彩变得朦胧,由于云、乔木、灌木和建筑物的存在,这种现象在户外会经常发生,强化对蓝、绿、紫色的影响比红、黄、橙色的影响小,因为冷色在阳光下产生一种变远的视觉效果,尤其在阴影下,将会变得更远、深色或者淡色在黑暗处会暗,浅色在太阳光下会更弱。

(5)光线。叶色受光线的影响也很大,透光的叶是黄绿的,经光线直射着的叶是灰绿的,生于庇荫下的绿是浓绿的,而林中荫庇下的叶,则呈浓青绿色。有光泽的叶片,其绿色感觉较后者深,如茶花等与桂花原为同一色度级,但感觉前者较后者深。同样,在阳光下颜色是变化的。明暖的颜色是灿烂的,冷色却几乎消失。柔和的颜色常常在灿烂的阳光中被淡化。

(6)季相。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的色彩也不断变化的。春天,植物抽出嫩绿的枝芽,整个大地都呈现一片嫩绿,使人感觉淡淡的、清清爽爽的。但色彩在夏天被加强了,嫩绿仍存在于一些植物中,但逐渐淡化向纯粹的绿色发展了,包括深绿色、暗绿色和亮绿色,总之比较浓重的绿是夏天的基调。到了秋天,暖色渐渐成为了支配色,因为很多植物的叶子开始变色,变成红绿色或黄绿色,在四季中彩度最大。相对来说冬季比较缺乏色彩,以灰绿色为主。陆地生长的宿根花卉和草本花卉一般于春、夏开花,色彩多艳丽缤纷,易于形成园林景观中大面积的色块,但由于季节性太强,运用时我们需要慎重考虑。

5 植物景观设计中常见色彩设计主题

本节依据常用的园林植物的主要色系,分为6种最常见的主题来介绍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运用。

5.1白色主题

所谓白色植物,此处主要是指其观赏特性由白色或近乎白色的植物器官来体现。许多植物的花、果、叶、干为白色或近乎白色,观赏价值很高。白色是色彩王国中的中立者,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中认为,当两组色不调和时,在其间插入白色、黑色或灰色一般均可获得调和,由于自然界真正的黑色和灰色的植物是没有的,因此一般利用白色系植物来协调植物景观色彩。白色亦属冷色调。在鲜花丛中点缀,只能点缀数朵白色,花境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气,平衡并不受影响。在设计宁静的环境时,要注意在完全光照下,白花由于自身的光亮而会令人迷离。在荫蔽处白色有着无可比拟的魅力,它使阴暗的花境变得明亮起来,其作用妙不可言。在庭园设计中,用白色布置晚间活动场所或作路边引导配置以预告路界。

5.2绿色主题

在色彩应用在植物景观设计时,我们首先想到的绿色。一切色相均有暖色和冷色之分,而色相中的绿色,在温度感觉上居于暖色和冷色之间,温度感适中,并且绿色是园林景观中的主要色相。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色相同绿色的组合,营造不同的冷暖效果。如在隐蔽地区使用柠檬绿和黄绿色,可为幽暗的空间增添更多光彩,削弱黑暗给人的压抑感。不管任何季节,植物都不会缺乏绿色,在植物色彩中它是绝对的主角。虽然由于季节和光线的原因,植物的绿色也会有深浅、明暗、浓淡的变化,但这些绿色也只是存在着一些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差,当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时,是一种因为微差的存在而产生的调和效果。所以布置植物材料尤其是大面积时,要以绿色为基调。当我们布置花坛时,绿色的叶由于明度较低而会作为“底”出现,彩度和明度较高的花朵作为“图”而跳了出来,这时,绿色的基调效果会有所减弱。

5.3黄橙色主题

既有冷色调又有暖色调的黄色,其范围从酸性黄色至金色。与其它颜色一样,在黄色色调范围两端的颜色难以搭配。黄色和橙色的柑桔属植物和地中海植物搭配种植,使花境显得热烈而欢快。用蓝色调的棚架作背景或在花丛中放置数盆浓亮蓝色的花,可达到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全黄花境的设计比较容易,因为一年中开黄花的植物很多,加之还有很多黄色叶的植物。但是与大多数的颜色一样,黄色也有不足之处,在完全光照下,全黄花境色彩太浓,给人以超重的感觉。可以用深蓝紫色花和鲜红色花及浓绿色叶和淡灰蓝色叶作补色,使色彩协调,给人清晰自然的感觉,或用红色、橙色和青铜色作补色,给人以热情和温暖。

5.4红色主题

红色是花园所有色彩中最具支配性的颜色,常以单色的形式出现。例如,应用于格架之上由红色藤本月季形成的花瀑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并成为一处控制性主景,同样生动的色彩用于宅园可以使整个植物景观变得更加生动。人们常把红色与强烈的感情、火热的激情、爱和愤怒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安闲恬静的休息区,不宜全用红色。亮净红色与浓绿色搭配仿佛使人置身于热带雨林之中,在北半球,冬季的红色浆果、白色的花和亮泽的绿叶组合带给人节日的喜庆。红色类与其他冷色调如深蓝、紫色、银色、白色或淡柠檬黄色的搭配表现出十分传统的色彩。相反,暖色调的橙红色与纯蓝色、金黄色、净橙色、白色和灰绿色搭配产生新鲜、充满活力的现代设计效果。在深紫色叶和深紫色花的陪衬下,配置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效果都是令人满意的。

5.5紫色主题

紫色的范围从几乎黑色过渡到深紫酱色然后渐渐至淡紫红色和淡紫色。有暖色调的紫红色和冷色调的蓝紫色。这些不同的颜色容易调和,与绿紫色或青铜色叶搭配更是恰到好处。深紫色花和深紫色叶与其它浓艳的颜色如鲜红色、深红色和深蓝色组合产生郁闷和激昂的动感情绪,极富戏剧性,在光斑下效果尤为显著。如果再增加银色和少量米黄色或白色,可以让色彩明亮起来,显得轻松、浪漫。用各种黑紫色花如郁金香、鸢尾和大丽花与白色、银色、亮灰绿色的花和叶配置,给观赏者以惊奇感。深亮紫色与净橙色花,柠檬黄和金黄色对比鲜明。淡紫色与银叶和灰叶植物配置产生安闲恬静感,如再点缀些色更浓的紫红色,则显得生机勃勃。

5.6蓝色主题

在世界庭园植物中,纯蓝色极为少见。而带紫色的比纯铁蓝色或天蓝色更为多见。蓝色和红色或白色一样是极为醒目的颜色。种植柔和的紫蓝色和烟灰色植物,使人想起那被蒙上薄雾的远山。如果在远离房屋处使用这些颜色,可以产生使空间增大、庭园扩展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在仲夏炎热之际,沐浴在清爽的蓝色花影之内的沿边花坛让人感觉宁静和从容,飘逸的蓝色使人联想起安宁的隐蔽所、宁静的水面和温和的光影。蓝色给人安静深邃的感觉。最好不要将蓝色的花卉单独的成片栽植,与其他色彩相比:蓝色更加需要与其他色调进行搭配。

6 结语

园林植物景观中色彩的设计应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既受到来自客观的自然因素的限制,又有来自于主观的影响。想要总结其一般规律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但不管限制的因素有多大,色彩设计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整体色彩统一协调,实现视觉上的美感。本文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色彩应用来分析如何在现代植物景观中更有效地营造美的、符合大众心理的植物景观艺术,旨在能够为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园林植物景观之美。

参考文献:

[1] 陈英瑾,赵仲贵.西方现代景观植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2~111.

[2] 林伟,刘晓宏.色彩构成及应用[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段渊古.色彩在园林中的应用[J].当代建筑,1999(5):45.

[4] 刘灿,张启翔.色彩调和理论与植物景观设计[J].风景园林,2005(2):58~59.

[5] 珍尼·亨迪.陈少风译.庭院调色板——景观植物色彩搭配[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兰茜.J奥德诺.刘建秀译.观赏草及其景观配置[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7] 陈月华.植物景观设计[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植物景观色彩应用
神奇的色彩(上)
江苏宜兴根大生态酒店生态景观设计
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春天的色彩
浅谈酒店室内植物景观营造构思原则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