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009-10-29侯秀华
侯秀华
作文教学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带有创意的工作,并无固定的模式,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要注重厚积薄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才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由“要我写”过渡到“我要写”,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1 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
新教材有大量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作为素材,有意识、有目的地做好积累。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见闻。例如在乍暖还寒的春天,在丰富多彩的夏天,在硕果累累的秋天,在白雪皑皑的冬天,教师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在嬉笑娱乐中,做好素材的积累。
除了课本学习和课外观察体验之外,课外阅读也是作文积累的重要途径。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笔者就坚持每日一文的诵读,开始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笔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也搜集故事,让学生尝试读讲故事。有时也和学生把故事排成短剧,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笔者偶尔也扮演某个角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笔者定期召开故事评比会,家长、教师做评委,选出本期故事大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离自己预想的结果相差甚远,但教师不要急躁,一定要持之以恒,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株含苞待放的花苞,由于他们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他们开花的时间也不一样,只要耐心等待,总会等到他傲然开放。除了每日一文,笔者还专门给学生课前10分钟汇报时间,汇报的内容就是积累的好词、佳句。
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作文水平在日记中成长,这时的每日一文就不单单是故事了,可能是教师的随笔,也可能是摘抄,学生的优秀作品或者是同步例文,等等。学生的汇报形式已经由被动执行变成主动展示,汇报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到三年级,逐步放手,笔者和所有学生轮流主持汇报会,轮流当发言人。笔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认真真,尽心尽力,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及时把自己的做法、经验及学生的闪光处介绍给大家,为学生做好示范。
积累素材的同时,要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作文的练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的几篇习作,不能为作文而作文。笔者从第一学期就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记录下来,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篇平淡无奇的日记,也可能是错字连篇、语不连贯、文不对题,不管学生做得怎么样,一定不能挫伤他们的上进心,一定要增强他们对习作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表达兴趣。为了更好地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笔者专门在班级设立“知识窗”“个人习作展”2个专栏,把师生搜集到的汇报完的内容贴到“知识窗”供学生细细品读;把自己的作品贴到个人习作展,供大家学习。学生半个月要办一期手抄报,可以独立办,也可以相互合作完成。完成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帮助。做这项工作,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开始的指导,帮辅要有明确的目标。
2 恰当评价,适时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被人肯定的人。在学生的成长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教师的赞赏、勉励,积累时,练笔时,教师准确地评价他,他会越做越好。在夸奖某个学生的同时,就是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向榜样学习,希望被教师关注是学生的普遍特征。抓住这种特征,因时因势利导,就会离预设目标越来越近。
表扬、评价学生,教师要做到细心、用心,用智慧的眼光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用心揣摩学生的内心,要明确知道如何评价才能起到效果,这样付出才会有好的收获。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尊重个体差异,要让学生本人和本人对比,让学生在教师的点评中看到不足的同时,体味到成功的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千万不要吝惜赞赏的语言,不要给学生施加压力,不要强求统一,要更多关注习作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不对作文生畏。
个体评价后,要把有创意的发现,把运用恰当的词句展示给大家,供学生彼此学习。让学生彼此学习的同时,激发他们求知上进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巧用评价,善于激励就是点燃这“火药”的火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使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又有了方法,那么学生写作文、教师教作文将不再是难题。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