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09-10-29方辉
方 辉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新课程体系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 创设和谐情境,激发求知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数学知识比较深奥,每堂数学课都对学生具有新鲜感,如能在引入新课时,提出具有诱惑力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课堂学风和理解内容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要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最终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
2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课堂教学的结构,指的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及其顺序。它体现教学的整个过程,反映教学的组织形式。优化教学结构,就需要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恰当地解决教学过程中要素的组合和程序的编排,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开放动态的双向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外化的直接形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活动设计的质量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活动首先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即师生的双向刺激;从学生的活动层次看,又是群体的多边活动,即学生群体内的多向刺激。设计教学活动,要兼顾两个方面的活动质量,特别要追求学生群体多边活动的质量。总之,课堂教学的优化应当与教学内容固有的特点相协调,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协调,教学活动设计追求的正是科学而艺术地创设能推进学生认知活动的课堂情境。
3 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接受程度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数学教学目的,规定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特别是现行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形成基本技能”。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首先,要做到完成一节课堂教学要预习,要求教师充分阅读课本及数学参考书,广泛参考其他复习资料,吃透高考大纲的要求。其次,搞好课堂提问及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在提问时目标要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对不愿学习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督促作用。再次,对针对性较强问题的讲解一定要注意讲练结合。最后,课堂巩固要及时,可以用作业的形式,最好是以当堂小练习的形式。总之,一堂好的课堂教学无论怎样设计,都应该贯彻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做到真正以学生为本。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具有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数学几何中的图形变换。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走出传统课堂,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将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创新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教师不仅传播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教育的变化必将是全方位的、深刻的,一定会把中国的教育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新型的、具有综合才能的、勇于探索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