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

2009-10-29孙淑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2期
关键词:词法雪中送炭词语

孙淑芹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些现象开始引起很多语文教师的关注:学生会读会写而不知道意思的词语多了;学生读过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变多而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中没有重视词语教学,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始终坚持语文姓“语”不动摇,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加强对词语的理解,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1 引导学生掌握解词的方法

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到了高年级理解词语意思仍不够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仍然较差。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掌握解词的方法。因此,在低年级就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解词的方法,这也是阅读教学中必须着重让学生学会的方法、掌握的本领。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解词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词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一点一滴地进行积累。同时,根据课文特点安排“理解词语”主题课。如《北京亮起来了》《日月潭》这类课文中有很多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下面,笔者撷取《北京亮起来了》一课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教学片段与大家商榷。

首先,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由于本课新词语多,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也就多:夜幕降临、华灯高照、绚丽多彩、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川流不息、焕然一新、从天而降、勾画、轮廓……接着,进行示范解词。

1)用联系词句解词法理解“夜幕降临”。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时候北京亮起来了?课文中用哪个词语?然后出示句子“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最后引导学生读句子。这样,学生就知道“夜幕降临”是“天黑了”的意思。

2)用看图解词法理解“华灯高照”。教师指着图上的灯说:“大街两旁这些高大而美丽的灯我们就叫它华灯,它们高高地照着地面。课文中用一个成语表达,就是‘华灯高照。”

3)用抓关键字解词法理解“川流不息”。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查出“川”“流”的意思。然后查出“息”的几种意思,再引导选择“停止”义项。这样学生就明白“川流不息”的本意是“河流不停地流动”。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说课文中指什么“川流不息”?从而明白课文中的“川流不息”指“汽车来来往往,像河流一样连续不断”。

4)用画一画解词法理解“勾画”和“轮廓”。出示天安门城楼图片,让学生用水彩笔描出天安门城楼的边框。然后告诉学生:彩色的边框就是“轮廓”,描的动作就叫“勾画”。

最后归纳解词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主解词。

2 强化词语理解的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解词方法后,并不等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运用自如。词语理解看似简单,但真正要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确实比较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讲究模式创新、方式策略,让学生学得既扎实,又有效。

2.1 抽象词语理解要力求“形象”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好,因此对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引导应当力求“形象”。于永正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枯”和“荣”的方法就很形象。他先板画2幅图,然后引导学生说说“枯”该写在哪幅图的下面,“荣”该写在哪幅图的下面。

2.2 重点词语理解要力求“厚实”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不是简单地指在字词意思上照搬字词典的注释作机械识记。引导理解词语既要在时间上有量的保证,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质的保证。一位教师是这样来引导学生理解“雪中送炭”的——

上课时,许多学生对这个词提出质疑。当时,全班学生鸦雀无声,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老师。师(微微一笑):小朋友,看了这一段动画,你是不是明白了一些?(大意:寒风呼啸,一位路人身单衣薄,蜷缩在屋角。另一个人看见了,觉得他很可怜,说:“我要给他雪中送炭!”然后从家里抱来了一大堆柴火。)生(恍然大悟样):我明白了“雪中送炭”就是有个人很冷,另一个人给他送去一些柴,让他暖和一些。师:是啊,在别人最寒冷的时候给他送去温暖,这叫做“雪中送炭”。现在如果有个人十分饥饿,应该给他送去什么呢?生1:给他送去一些饭。生2:给他送去一些水还有面包。师:如果有个人很痛苦,咱们应该给他送去什么呢?生3:给他送去一些钱。(众笑)因为他很痛苦,一定是家里没有钱。生4:给他送去一些药,因为他可能是生病了。师:对,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他送去及时的帮助,这都叫做“雪中送炭”。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或者看到过“雪中送炭”的事吗?学生交流。

2.3 动词理解要讲究“品味”动词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果运用得好,就能把人物的动态描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如对《雷雨》中“垂”的理解,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蜘蛛网,而后在稍下一点的地方又画了一只蜘蛛,边画边叙述: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时众学生叫起来:不对,老师这样画是蜘蛛掉下来了。师:那该怎样画呢?生1:蜘蛛后面应拖着一根丝。师:那你来画给大家看看,好吗?生上黑板认真地画起来,大家都仔细地看着。师:那怎样才叫垂下来呢?生2:就是一头挂下来。师(马上追问):生活中你看到过垂下来的东西吗?学生纷纷举手。生3:柳枝是垂下来的。师:谁来背背贺知章的《咏柳》?学生不约而同地背起来。生4:长头发也能垂下来。生5:还有窗帘。……师:小朋友可真是有心人,东西的一头挂下来就叫——众学生接:垂下来。这样,学生对于“垂”的理解已不言而喻,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理解词语,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力求扎实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这样就一定能让文本中丰富的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扎根,使学生成为词语的“富翁”。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柴沟小学)

猜你喜欢

词法雪中送炭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雪中送炭
应用于词法分析器的算法分析优化
雪中送炭
谈对外汉语“词法词”教学
只为5‰的雪中送炭
一枚词语一门静
商务旅行
2010年高考英语“相似”考题例析